新疆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对策思考

2016-02-11 07:27:51朱丽颖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疆师范大学势力新疆

朱丽颖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7)

新疆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对策思考

朱丽颖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7)

[内容提要]“三股势力”将新疆高校师生作为宗教渗透的主要对象,不仅破坏了高校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使新疆开展“去极端化”工作难度加大。为此,高校进行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工作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新疆高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活动的方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已经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对策思考。

新疆高校宗教极端思想对策

近一个时期,全国个别地区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暴恐事件,譬如巴楚“4.23”事件、北京“10.23”事件,以及昆明火车站“3.01”事件等,“三股势力”①“三股势力”指境内外敌对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破坏社会稳定的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和渗透。而如今,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活动正将新疆高校作为其渗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试图用异端邪说蒙蔽广大师生。2015年9月10日,新疆师范大学举办了新疆高校“去极端化”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新疆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去极端化”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宗教极端思想危害新疆高校的安全及稳定的丑恶行径。学者厉声曾在其著作《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中指出:“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②厉声:《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年版因此,必须将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工作作为新疆高校的首要工作。

一、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方式及特点概述

宗教极端思想假借宣传宗教教义的名义,宣传所谓的“神权政治论”、“宗教至上论”,“异教徒论”以及“圣战论”,欺骗煽动信教群众,加深了民族隔阂,目的就是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破坏正常宗教领域的稳定发展,危害新疆特别是全国的社会安全及稳定。

当宗教极端思想逐渐向高校渗透时,其手段方式不断变换翻新,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种:(一)利用某些学习平台煸动宗教极端思想。“三股势力”借助某些平台煸动宗教极端思想,例如借助学术交流和资金资助对部分极少数思想警惕性不高,政治觉悟低,

近年来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去极端化”工作,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工作已卓有成效,但“三股势力”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向高校广大师生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在渗透过程中也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对高校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政治色彩日益强烈。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活动本质是一种打着宗教名义试图分裂国家的政治行为,而非简单的正常的宗教传播活动。“三股势力”将宗教内容与国家政治生拼硬凑,将暴力恐怖活动伪装成宗教信仰传播活动,借以迷惑各方面发展上尚未稳定的大学生;(二)利用宗教渗透日益隐蔽。渗透活动的隐蔽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主体身份更加隐蔽,高校的的极少数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本身政治警惕性不高,易被发展成为宗教极端思想的信仰者和传播者,由于身份特殊,很难被怀疑;其二是联系渠道更加隐蔽,“三股势力”借助高校学术自由、思想自由这一发展理念,假借学术交流之名,利用工作之便,将宗教渗透活动伪装成正常的生活工作,隐蔽性极强;(三)专业水平日益提高。在反渗透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三股势力”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表现在其组织结构,参与成员,渗透手段三个方面。“三股势力”有较严密的组织结构,每位成员都有明确分工,在正当职业的掩护下相互协作,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渗透,利用多种手段向高校进行渗透活动,其专业性水平不断提高。

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对高校的影响

长期以来,“三股势力”试图对新疆高校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也蒙蔽和哄骗了极少数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内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严重侵蚀大学生意识形态认知,削弱认同感

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但是由于极少数学生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欠缺,容易被宗教极端思想蒙蔽和欺骗,背弃自己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否认“五个认同”,削弱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使自身无法准确客观的认知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事物,甚至走上歧途。这对高校进行反渗透工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严重破坏校园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损害各族大学生身心健康

宗教极端思想的狂热分子将划分民族的唯一标准奉为宗教信仰,不断通过进行宗教意识和归属感的传播,强化宗教极端思想的认同感,形成民族隔阂,造成民族对立,破坏民族团结。而极少部分受到蒙蔽的师生,无视长期以来的受到的民族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认知,以宗教、民族为界限撇清与其他师生的正常联系,为校园内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留下不和谐的隐患,令人堪忧。另外也由于暴恐案件的频发和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少部分同学对少数民族同学产生误解,导致各民族同学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三)严重影响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危害校园的安全稳定

宗教极端思想是暴力恐怖活动滋生的温床,“三股势力”在扰乱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同时也将罪恶的双手伸向纯洁的校园,试图将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借学术交流,团体活动之名在广大师生中有计划、有目标的传播,严重破坏了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使高校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传播受到阻碍,增加了校园不安全的风险。

三、新疆高校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对策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高举各民族团结的大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互相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④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要点解读[EB/OL].新华网.2014.05.30

(一)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对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高校要认识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为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带领广大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从根本上提高政治觉悟性和思想警惕性。

(二)坚持践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5年修正)第三十六条要求“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2015年修正这项公民义务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不被干扰,其更深层次的作用是保障广大青少年不信仰宗教自由的权利。在宗教极端分子将高校作为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主要阵地,试图将高校师生拉拢至“三股势力”阵营,高校必须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依法依规处理校园宗教问题,通过教育和管理促使广大师生提高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侵袭的警惕性。

(三)运用现代文化引领师生抵御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高校必须做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在学校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坚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多样文化、各民族间相互欣赏,大力发展一体多元,做到融合开放,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是其在广大师生心中深深扎根,并成为日常工作学习的行为指导规范。通过将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去极端化”工作有机结合,辅助以“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教育学习,引导各民族师生自觉摒弃宗教极端思想,营造校园崇尚科学,拒绝暴力,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高校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相关工作

高校必须将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对待,提高警惕性,完善相关机制,与宗教极端分子的渗透行为做好斗争的准备。其一,完善校内师生管理制度,做到切实把握师生思想动向,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审查,细化相关规定,做到有规可依;其二,与公安相关部门协同提高校园网络监控力度,断绝网络传播途径;严格审核校内流通的刊物杂志,加强对非法书籍音像资料的管理控制;其三,设置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激励机制,调动校内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到抵御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积极性。

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对高校的渗透,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迫切任务,我们必须认识到,做好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工作是保证新疆高校的教育事业安全稳定快速的发展的前提,必须从思想上、文化上、工作中,生活中等多个方面着手,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责任编辑:李先荣]

[1]马凤强.高校抵御“三股势力”渗透维护安全稳定的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9)

[2]厉声.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

[3]梁炜昊.宗教极端思想对新疆高校的渗透与防范[J].法治与社会.2014(8)

[4]汪国培.全球化视域中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5]刘成.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因素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3)

[6]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要点解读[EB/OL].新华网,2014-05-30.

[7]宋清伟.西北边疆民族地区抵御宗教向学校渗透的相关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12)

[8]李玲.宋清伟.新疆高校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渗透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3)

[9]孙云飞.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南疆高校渗透的对策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2014.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2015年修正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6287.2016.04.09

F129

A

1674-6287(2016)04-0036-03

2016-08-15

朱丽颖(1992~),女,甘肃平凉人,汉族,新疆师范大学2014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北边疆政治发展。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师范大学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生创新基金招标课题新疆高校社区‘去极端化’工作路径研究——以乌鲁木齐高校社区为例”(项目批准号:040314D08)的阶段研究成果。或是态度暧昧师生进行宗教极端思想宣传;(二)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向高校渗透。开放包容是高校的学习的特点,“三股势力”利用这个特点借助日新月异的新兴媒体,向广大师生传播宗教极端主义性质的,包含有暴力恐怖活动的书籍音像资料,向高校传播宗教极端思想,进行非法渗透活动;(三)通过服饰、食品的“泛清真化”煸动宗教极端思想。“泛清真化”是目前“三股势力”在新疆发起的又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所谓泛清真化,就是一切物品都要是清真的。③刘成.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因素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3)虽然佩戴或是穿着任何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服饰仅仅表明有宗教信仰,但这些并不应当出现在要求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的高校中,“三股势力”很有可能对此大加利用;另外,“三股势力”通过要求食物必须做到彻底清真,否则就是对信仰的亵渎,借清真食品向广大师生进行宗教极端思想传播。

猜你喜欢
新疆师范大学势力新疆
UP!00后新势力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5:47
批评新势力 桫椤
雨花(2017年18期)2017-12-18 02:29:30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雨花(2017年18期)2017-12-18 02:29:29
吕蓓佳作品
屈慧作品
冬日“水润”新势力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51:27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美术界(2013年6期)2013-04-29 13:52:30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美术界(2013年8期)2013-04-29 00:44:03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