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倩,葛 倩,唐 林,杨振弢,孟静岩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浅析明清时期从脾胃养生的思想*
何倩,葛倩,唐林,杨振弢,孟静岩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摘要:明清时期是医学发展的集大成阶段,更是中医养生文化的鼎盛阶段。文章对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医家从脾胃养生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初步探讨。
关键词:明清时期;脾胃养生;思想
明清时期,是医学发展的集大成阶段,既总结了前人的医学经验,又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医籍,对于养生思想的研究也更加全面和具体,进一步扩展和总结了前代从脾胃方面养生的思想和内容。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五脏整体,故为养生之关键,亦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明清时期的养生,多侧重于脾胃,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1养元健脾元气为生命活动的泉源,是人体最重要的健康因素。元气的盛衰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脾胃是产生元气的场所,其强弱取决于元气的盛衰,故明代医家多注重保养元气,运健脾胃。明·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养生益寿“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只有六气调和,才能各司其职,正气不足,则容易致虚,进而导致疾病。因此必须注意保养元气和起居饮食。明·王文禄在《医先》中云“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寡欲以保元气”,可见养生的根本在于元气的保养,使得“形强而神不罢”[1]。明·蒋学成在《尊生要旨》中云“人身之神与气一而已。气散则神夺,故养气正所以养神,神损则气亦损,故存神正所以养气”、“长生之要,以养气为先”。蒋学成认为精气为人生之本,精能生气,气亦生精,气聚精盈则神王,气散精衰则神去;神凝则可气和,三者关系密切,若三宫自然升降,百脉自然流通[2]。明·李时珍认为脾乃元气之母,在《本草纲目》中云:“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阐述了健脾以养元气的思想。明·张景岳指出人以水谷为本,则脾胃为养生之本,故其在《景岳全书·论脾胃》中曰:“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张景岳认为人的寿命长短不仅取决于先天禀赋的多少,更主要取决于后天调慎是否得当。无论是食疗还是药补,都需要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正常才能起作用,若脾胃亏虚,不进水谷,则机体终将亏虚而影响寿命。张景岳还提出了“中兴”的养生方法,即加强中年时期的养生,以恢复元气,对于防止早衰、强身延寿具有积极的意义[3]。
1.2顺应四时《内经》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重视养生对疾病的预防作用,强调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来调摄。明·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阐释了饮食与四时的关系,谓:“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在内,煖食尤宜,不欲苦饱,饱则筋脉横解。”[4]明·高濂对于顺应自然以达延年益寿提出“四时顺摄,晨昏护持,可以延年;三光知敬,雷雨知畏,可以延年;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寒温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5]。
清·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提到:“冬月将起时,拥被披衣坐少倾;先进热饮,如乳酪、莲子圆枣汤之属以益脾,或饮醇酒以鼓舞胃气。”在长夏季节,他言“长夏晨兴,勿辄进食以实胃……”,暑热当盛易伤津液,宜进米饮,健脾以润肺。“饮食”篇有:“食物之冷热,当顺乎时之自然。”[6]曹庭栋认为四时阴阳为生命的根本,宜顺从天地间四时阴阳的变化,反对违逆四时阴阳的行为,其在“燕居”篇中明言“阴阳俱不可违时”,由此可见顺从四时阴阳养生的重要性。曹庭栋认为夏至以后,秋分以前是最适宜调理脾胃之时,不宜吃肥甘味浓之食,告诫人们四时调养,当顺应脾胃在不同季节的功能差异。
1.3淡养脾胃明·万全认为,饮食五味“稍薄,则能养人”,而药养则以脾胃为要。明·李梴重视药饵保健,认为用药当平和、中和、温和,补虚当扶培、缓补、调补,反对峻补峻攻,其《医学入门·茹淡论》载:“能甘淡薄,则五味之本足以补五脏,养老慈幼皆然。”[7]
清·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主张淡养脾胃,以无寒热之偏、性平淡味之品,淡渗水湿,合脾脏喜燥恶湿之性。结合酸甘化阴、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等法益脾胃之阴[8]。
1.4饮食得宜饮食调摄要注意饮食的质与量的合理调配,做到饥饱适宜,因人适量,寒温得宜。明·龚廷贤认为要得脾胃健运,首先要克服饮食偏嗜,“食物无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和而遂颐养也”;其次要寒热适度,“饮温暖而戒寒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应时时顾护,若不重视调理脾胃,膏粱厚味虽味美在口,而实伤脾胃,反使形气衰惫,加速衰老。明·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提及“由饮食以资气,生气以益精,生精以养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四脏之气皆禀于脾,四时以胃气为本”[9],强调了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更是却病养生、延年益寿的根本。他提倡:熟食优于生食,饮食宜少,勿要不饥强食、不渴强饮,应先饥而食,食不过饱;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具体体现为“凡食,先欲得食热食,次食温暖食,次冷食。凡食欲得恒温暖,宜入易消,胜于习冷”[10]。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阐述了饮食入胃,脾胃运化正常,则可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官窍的观点[11]。明·张景岳在《杂证漠·脾胃》中将调养脾胃主要概括为饮食勿偏、饥饱适宜、饮酒适量三个方面。张景岳认为,饮食偏嗜是导致脾胃伤于寒凉生冷者最主要的原因,故“凡治病养生者,又当于素案中,察其嗜好偏盛之弊”以治之;饮食不节,饥饱无度皆能伤人,要却病养生,必须做到“饥时不可临病,不可劳形,不可受寒,不可任性,不可伤精,不可酬应”;适量饮酒可以散塞滞、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过量则伤脾败胃。明·胡文焕曰:“一身全是脾为主,脾若一伤无计处。”突出了脾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胡文焕还在歌诀中建议少食多餐,饭后行走百步,手搓脐腹以便消食。
清·曹庭栋在其著作《老老恒言》中云:“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者更宜将调理脾胃作为首要,他推崇《抱朴子》中“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少食以安脾”的主张。对于老年人的养生,曹庭栋认为老年人脏腑功能日渐衰退,应特别注意调节饮食、有所节制,切忌饮食饥饱失常,偏嗜成性,午后宜少食、勿过热过凉等。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在于脾胃,脾胃功能健运则诸脏之气得水谷精微之滋养而神气自旺,反之,饥饱无度,伤伐脾胃则损寿。慎起居,节饮食为其养生之道。他在《老老恒言》云:“古人养老调脾之法,服食即当药饵。”[6]他提倡“次第分顿食之”,即少食多餐,不仅可以避免饮食太杂所导致的五味相扰,损伤脾胃,又可以保证营养的均衡[8]。对于老年人夜间进食,他指出“坐久腹空,似可进食,亦勿辄食,以扰胃气”。他极推崇食粥,认为粥能养人,卷五收有百首粥方,阐述其功用主治,对食粥强调择米、择水、火候、食候等,用以“备老年之颐养”。他在书中指导人们:“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人近暮年,脾胃运化能力明显减弱,粥糜易于消化,含有丰富营养,有助于固护老年人脾胃之气。清·尤乘认为:“饮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将饮与食分开而论,主张两者均宜适量。清·石成金在《长生秘诀》中,指出:“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盖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养五脏,一也;脾胃易于消化,二也;不致吞食噎咳,三也。”清·沈子复在《养病庸言》中亦指出,饮食需细嚼慢咽,云:“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
1.5药膳补养药膳,在脾胃养生方面亦有重要的作用。明·龚廷贤认为健脾胃能培其本,订立了“四时宜制健脾理气补养之药”。并以补益立论,创建了许多益寿延年方,如山药粥、阳春白雪糕、延寿丹、八仙长寿丸、白术膏等,所用药物多为山药、白茯苓、白术等。尤喜用阳春白雪糕,“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每日三餐,不可缺此糕也,王道之品”。体现了药食结合的指导思想,使得脾胃和、元气固、虚损补、五脏安、百病消。明·李时珍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通过补养脾胃的药膳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关养生延寿的药物里,调补脾胃的方药有70余种,如人参、白术、甘草、灵芝等,方有参术膏、人参膏、白术膏等。原文中“治脾胃虚冷不下食。以鲫鱼半斤切碎,用沸豉汁投之,入胡椒、莳萝、干姜、橘皮等末,空心食之。”[12]即是用散寒药与补虚食物结合以补虚散寒,达养生延年之功效。
清·张锡纯重视顾护脾胃,临证常选用补脾健胃之山药、黄芪、鸡内金等,并称此三味为“不可挪移之品”。他十分推崇食补,擅用汤剂、粥剂、饼剂,谓其“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喜以粥剂调摄,“借其稠黏留滞之力,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药力之施行”,防药性速去[13]。
1.6运动导引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饮食调摄外,还需辅以适当的锻炼,导引吐纳都是运动养生的方法,能够使气机调畅,促进脾胃运化,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明·冷谦在《修龄要指》提出“食饱徐行,摩脐擦背,使食下舒,方可久坐。饱食发痔,食后曲身而坐,必病中满。怒后勿食,食后勿怒”[14],在“四时调摄”篇中还明确介绍了四时之末“治脾用呼字导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去脾家积聚风邪毒气,还能消食。明·龚廷贤在《呼吸静功妙诀》中曰:“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食后以手摩腹数百遍,缓行数百步,……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提出了食后的各种注意事宜。明·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云“脾脏导引法,六月行之,……能去脾家积聚风邪毒气,又能消食”[15],以导引运动术来达到健脾之目的。清·方开所著的《摩腹运动气功》,指出“摩腹之法,以动化静,以静运动……应用此法,可以勿药延年”。认为此法可动静结合,充实五脏,驱外感之邪,消内生之百病。清·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云:“胃方纳食,脾未及化,不可食而即卧……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提醒人们饭后散步切忌急行,急行则气机上逆,不但食物难以消化,还易导致壅塞。他认为老年人应起居有常,养静为要,辅以导引。主张动静结合,创气功养生法。介绍了五种卧功、五种立功和十种坐功导引方法,以宣畅气血、舒展筋骸[16]。老年人的适度运动可以活动筋骨,疏通脉络,强身健体。
1.7调畅情志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脾胃有着密切的联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亦可升降斡旋气机,是情志之气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情志属肝,在生理上,肝脾之间以其气机相调,营血互养而相互为用,生机互助,肝脾共荣,病则易于相互传变累及,而致肝脾相兼病证[17]。明·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把养生之道归纳为“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十一条,其中多是克戒之法[18]。明·张景岳认为,怒则气逆,伤肝损脾,导致中气受损,影响脾胃功能;思则气结,虽然气结于心,但根本损伤在脾,所谓“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19]。因此,调畅情志也是保护脾胃的一种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文化渊远流长,秦汉时期雏形初见,晋唐时期得以丰富,完善于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则将其推至鼎盛阶段。与此同时,老年养生保健也得到重视而再度兴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人体气机之枢纽。饮食物的纳化、谷物精微等的化生,机体功能的维系,均离不开脾胃,脾胃功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五脏整体,故为饮食养生的关键所在,亦是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条件。故此时期的医家除强调保养元气,补养脾胃外,更注重饮食的合理,如少食、勿偏,缓嚼等。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药膳则成为养生之法的最佳选择,且剂型多以粥为主。此外,导引之术加之顺应四时,调畅情志,使得阴阳平衡,动静有常,最大程度的保证机体不被邪气侵害,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程德怀.中医的元气及其保养方法探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700-701.
[2]罗宝珍,傅建忠.明代养生著作《尊生要旨》考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8):1032.
[3]张岚,邹纯朴.中医养生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概要[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255.
[4]龚廷贤.寿世保元·乙集二卷·饮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2.
[5]明·高濂.雅尚斋遵生八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281.
[6]清·曹庭栋.老老恒言·卷一·饮食[M].北京:中华书局,2011:47.
[7]齐南,吴晓莉,等.明清时期中医养生学发展概略[J].中医文献杂志,2007,52(4):5.
[8]曲卫玲,刘焕兰.从《老老恒言》探讨老年养生之精要[J].环球中医药,2013,6(11):830.
[9]高濂.遵生八笺·饮撰服食笺·上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87.
[10]高濂.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下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8.
[11]林丽丽.从脾胃论“治未病”[J].江苏中医药,2012,44(7):6.
[12]邓小英,黎汉津.《本草纲目》养生延寿方药初探[J],江苏中医,2000,21(6):38-39.
[13]汪洋.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谈养生[J].河南中医,2014,34(3):404.
[14]冷谦撰,郑红斌,刘苏娅评注.修龄要指[M],北京:中华书局,2011:68.
[15]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夏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2.
[16]赵德贵,曹庭栋.“老老恒言”养生导引法[J].现代养生,2008,24(7):12.
[17]李花,蔡光先.中医“肝脾相关”理论阐微[J].天津中医药,2010,27(3):210.
[18]李董男.中国传统情志养生道法[J].中医杂志,2013,54(4):359-360.
[19]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7.
(本文编辑:张震之,马英)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health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E Qian,GE Qian,TANG Lin,YANG Zhen-tao,MENG Jing-y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not only the golden stage of medicine development phase,but also the peak s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culture. This article teases and preliminary studies about all doctors' health ideas i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Key words: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spleen and stomach health;thought
收稿日期:(2015-12-24)
通讯作者:孟静岩,E-mail:mengjy@163.com。
作者简介:何倩(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脾主运化、统血”等脏象理论的继承创新研究(2013CB531701)。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4.06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519(2016)04-02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