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建中央
关于促进产教融合、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提案
◎ 民建中央
提案内容摘编:
职业教育作为支撑我国人力资源优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其与产业行业企业互动中形成的“共生性”关系,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成败。近年来我国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职普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足;二是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开放性;三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活,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不足,学校管理制度落后;四是职业教育的统筹保障和监管力度不够。
建议:1.巩固和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继续优化职普结构,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比例,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2.全方位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3.创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4.落实政府统筹管理和保障责任;5.改革和完善教师选聘和培养制度。
教育部复文: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巩固职业教育规模,优化职普结构;(二)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三)积极拓展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途径;(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五)强化和规范师资管理。
下一步,将积极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一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继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企业参与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督导企业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机制,指导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积极面向企业职工开展职业培训,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四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推行“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健全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积极研究制订职业院校学生升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形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五是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人才队伍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引导各地加大对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切实发挥好兼职教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