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云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北京 100871)
死亡话语研究综述
王景云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北京 100871)
本文是语言学视角下死亡话语的研究综述。文章梳理了国内外死亡话语的语言学诸视角分析,总结了各研究视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探讨了死亡话语研究的未来前景。语言学研究视角涉及语用学分析、叙事研究、语类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及话语心理学等领域;研究内容既包括现实情境中的死亡话语阐释,也涉及死亡主题的文本呈现,主要涵盖死亡的意义建构和意义传递两个维度。最后,文章简要讨论了国内死亡话语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死亡话语;语用学分析;叙事研究;语类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委婉语;话语心理学
死亡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死亡成为人类一直探索的问题,对死亡话语的研究也见诸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语言学等各领域。文学作品中的死亡话语研究是文学分析的热点之一。心理学角度的研究探究过人类对于死亡或死亡过程的心理反应,并通过考察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对重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干预。死亡也成为社会学研究关注的问题,如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对“自杀”的分析和研究开创了社会学角度研究自杀的新视角。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够对死亡进行干预,延长生命期限;同时人文医学的发展也促使临终关怀、安乐死等问题的讨论。
近些年来,语言学领域对死亡话语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从语言学视角对死亡话语进行分析,透过语言解读死亡,能够更加深入地解释此类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话语。那么,语言学视角对死亡话语的研究有哪些?死亡话语研究涉及哪些研究内容?死亡话语分析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对语言学视角下的死亡话语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尝试为未来死亡话语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目前笔者还没有在语言学领域看到“死亡话语”这种提法,因此这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概念。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对这一提法进行界定。Fairclough较早对话语的概念做出界定,指出话语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是语言口头和书面形式的运用(Fairclough,1996:22)。因此,本文所考察的死亡话语出现在死亡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指谈论“死亡或濒死”(death or dying)事件的话语。此处,死亡话语既包括口语会话对死亡事件的叙事,也包括死亡的书面文本。
Carpentier和Van Brussel(2012)曾分析过西方死亡话语的核心元素;从语言发生学的视角(对死亡和好的死亡的表述随时间而变化)探究了死亡的条件性;通过对临终关怀和死亡权利运动的分析,讨论了死亡话语的政治特性。本文对于死亡话语未做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区分,把涉及死亡和濒死事件的话语都包括在内。同时,文中所提到的死亡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指丧失生命,生命终止,不继续生存。
本节将主要介绍国内外近 10年对死亡话语的语言学视角研究,主要涉及语用学分析、叙事研究、语类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的委婉语、及话语心理学等。
1 语用学分析
语用学分析涉及言语行为、礼貌和面子理论,这些理论视角可以用于探究特定语境中的死亡话语。死亡话语的语用学分析关注医生和患者交流情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包括对“死亡”话题的处理、告知病情以及死亡预期等,其中涉及到礼貌原则、面子理论、语用策略的使用等。
Tsai(2010)分析了医患交流中对“出生”和“死亡”话题的处理,考察了台湾医生和老年患者之间的49个即时交谈案例,其主要目的是收集病人的家族病史。研究发现医生使用的话语策略主要是通过只含主语的问句,如“您丈夫呢?”,或是对家庭成员还健在的肯定推测,如“您的父母多大年纪了?”。家庭成员死亡的信息表现为非显性和间接的信息。通过提供一个模糊的问题或假定家庭成员还健在,医生为病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样有助于平衡与死亡有关的面子威胁影响。Tsai指出其团队2008年的类似研究发现,医患沟通中老年患者和医生对死亡的词汇选择也表现出差异:老年患者会采用更直接的表达,如“死”(die),而医生会选择更委婉的说法,如离开(pass away)。这说明说话者的词汇选择与他们的职业以及其所接受的教育有关系,医生选择更正式的间接表达,反映了他们的职业角色以及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们相比患者拥有更好的教育背景。
Anderson et al.(2013)考察了美国医院情境中重症患者和住院医师之间有关死亡和濒死事件的沟通,研究了39位病人和23位住院医师的对话录音。研究发现告知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是一个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直接向病人交代病情的情况较少,但这也取决于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合作沟通情况。有利于沟通的情况包括病人表露自己的情绪;医生获知病人对自身疾病的理解和情绪困扰。公开告知患者病情后,伴随的临终事宜讨论包括:目标和价值观、对死亡和诊断的恐惧,缓和医疗的选择等。告知病情的过程可以作为及时和诚实探讨临终事宜的前期指导。
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等语用学理论为医患话语沟通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真实医患沟通情境中的死亡话语分析,不仅能够描述和展现“死亡”话题的具体处理过程,也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工作指导,帮助患者家属和患者更好地面对死亡。告知病情和生存期、讨论死亡等一些敏感话题,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其中也会涉及一些文化和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这类医患沟通研究需要大量的真实语料,涉及研究伦理,需要通过医学理论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也需要征得患者家属和患者的同意。同时,目前国内医疗纠纷比较严重,医患矛盾也比较突出,这也为语料收集提出了挑战。另外,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也需要增加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量。因此,由于涉及隐私、医院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一些社会因素,数据收集困难较大,所以死亡话语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2 叙事分析
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关注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它从讲述者的故事开始,以诠释故事为其主要任务,重在叙事材料和意义分析(Lieblich et al.,1998)。死亡话语的叙事分析主要包括医护人员职业经历的叙事、以及病人患病的经历和对死亡的阐释和解读。医护人员的叙事反映了这一经常和死亡进行近距离接触的特殊群体对死亡的认识、生命意义的反思以及对自身职业认同的理解;临终病人或重症患者则更多是从自身出发,阐述他们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认识和感受。
Borbasi等(2005)分析了澳大利亚社区和医院情境中医院护士对于提供给末期心衰患者的照顾和服务的解读。护理人员认为应该让病人经历“好的”死亡(good death),呼吁放弃毫无希望的治疗,让病人安静离去。病人后期治疗的选择,缓和医疗还是积极治疗,将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轨迹,因此缓和医疗团队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Österlind et al.(2011)对瑞典4家养老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了研究,数据收集来自 28位护理人员的 5次焦点小组谈论。研究结果发现:在谈论将要面临的死亡时,护理人员往往是沉默的;情感被压抑,成为谈话的背景;对死亡的关注在老人死后才出现。此类话语的结构表现为规避死亡和面对死亡之间的移动,而其主要表现为规避死亡。这种对死亡的沉默需要引起人们对死亡的关注以及对护理人员培训的思考。
Davis-Berman(2011)收集了17次与居住于养老院的老年人的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数据,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让老年人讲述自己与死亡相关的故事。数据分析呈现的主题包括:接受死亡、对来世的谈论、目前生活条件的影响以及对自杀的谈论。受访者并不害怕死亡,能够平静接受死亡,但对未来世界有不同的理解,强调目前生活条件的重要性,同时自杀也成为一个凸显问题。
Candrian(2014)采用了民族志研究方法,对经常接触死亡的临终关怀和急诊科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者采用“驾驭/驯服”(taming)来形容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描述,分析了医护人员谈论其工作和工作环境的方式,以及这些认识和感受对他们自身以及对临终病人护理产生的影响,如医护人员如何以特定的方式解读工作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如何维持特定的关系,话语如何影响临终护理的决定。
Semino et al.(2014)研究了13位英国的临终关怀机构管理者对好的死亡和坏的死亡干预的叙事,并对这些叙事的形式特点和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受访者的回答包括各种有关“成功的和不成功的死亡干预”的叙事,其话语行为的起始点和核心、人称和隐喻的选择、积极和消极评价的表达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形式特点。同时,他们的叙事也在表现和建构其职业观点、挑战和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叙事的功能特点。
叙事研究是目前死亡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医护人员的死亡话语叙事研究,帮助医护人员梳理其接触重症患者或濒死病人的工作经历,分析其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反思未来工作实践。老年人、临终或重症患者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也促使人们对临终关怀、尊严死问题的关注。不同群体的叙事和他们的身份认同息息相关,对死亡叙事的关注,能够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中更好地认识和解读死亡。
3 语类研究
语言学中“语类”的概念由genre(通常译为“语类”或“体裁”,本文采用语类的概念) 这个词而来。不同的语言学家对genre也有不同的定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 Hasan(1985)认为语类是指语篇的类型,由结构的必要成分来定义。Martin和Rose(2008)将语类定义为“分阶段的、有目标取向的社会性过程”以及“不断重现的可促成特定文化中社会实践的意义构型”。美国新修辞学以 Miller(1984,1994)和Bazerman(2003)为代表,将语类定义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侧重研究语类生成、流通和接受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语境所承载的社会目的。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如Swales(1990)和Bhatia(1993),重视交际目的,强调话语社团的概念。本文将语类定义为实现不同的社会目的和作用的各种语篇类型,死亡话语的语类研究涵盖涉及死亡话语的各种语类,如与死亡相关的新闻报道、个人故事、以及讣告等。
Duncan(2011)研究了“突发死亡新闻故事”这类个人故事的叙事类型,并采用Labov和Waletzky的个人叙事模型,分析了失去亲人的人如何讲述他们的悲伤以及报道者如何解读他们的经历。研究发现在报道家庭悲剧时,尽管后期会采用较为积极的情绪,但是整个叙事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极度的悲痛和永远的失去。
Krishnatray和Gadekar(2014)分析了2009年《印度时报》中的69篇H1N1死亡报道。研究发现了四个主要框架:害怕-恐慌、责任归属、行动和人情味。报纸将H1N1塑造为一种致命疾病,新闻报道以这种方式呈现死亡,让读者产生了害怕和恐慌的情绪。
Al-Ali(2005)从约旦的两大主流报纸中随机选取了200篇讣告,将讣告进行分类,通过讣告的九个“话步”来考察阿拉伯社会中讣告的结构成分,并分析各个语类成分传达的交际功能。Askildson(2007)则考察了美国军队讣告这一语类,对其语体特征和语言功能进行了分析。Berns(2009)讨论了死刑修辞中的终结陈词和情感。Rizza(2015)从仪式情境中的嬉戏语言(ludic language)的视角分析了死刑判决声明。判刑可以被视为一种社区仪式,具有仪式的特点;同时运用Cook语言游戏(Language Play)概念,分析了处决声明嬉戏语言的形式、语义和语用特征。
国内对讣告的研究既有对语篇特征的分析,也有对社会因素的考察。张菊芬、魏跃衡(2008)分析了讣告的语篇特征,探讨了其及物系统、组篇、功能结构等方面的语篇特征,并分析了所选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GSP),讨论了讣告语篇的必要成分和任意成分。批评话语分析也是讣告研究的一种分析视角,傅恒(2011)根据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分析模式,对《纽约时报》关于本拉登的讣闻报道从描述、阐释、解释三个维度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同时与其他三家媒体的讣闻作相关对比,挖掘了其隐含意识形态。
语类研究对语篇特征的概括,为在不同的语境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的死亡话语提供了一种描述和研究的方法,能够从细致的语言学角度对死亡话语进行呈现。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部分研究关注语言结构,但对话语的意义和力量重视不够。
4 多模态话语分析
Kress和Van Leeuween(1996)认为,多模态语篇是一种融合多种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形象等)来传递信息的语篇。多模态话语分析将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从单模式的语篇分析法扩展到多模态分析,涵盖文字、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多模态话语分析吸收了符号学理论,其主要理论基础是 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死亡话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涵盖传递文字、图片和网络短片视频等,涉及了传达死亡信息的多种形式。
Ayodeji(2013)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基督教妇女镜报》涉及审判和死亡的文章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对文章主题所涉及的语义指示语、以及视觉元素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基督徒认为死亡是在天堂或地域的另一种生活的继续。
Wildfeuer et al.(2015)运用批评话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年志愿者与临终病人和其家属进行交流的短片和志愿者在网络上有关个人经历的分享。该研究通过从短片中截取的反映年轻人与临终病人及家属交流的图片,以及他们在网络上的文字文本,探究了死亡过程和死亡的概念在这些语篇中如何被重新和多样化建构,以及语义内容如何产出、新的社会文化实践如何变得可见。
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不仅可以发现语言系统在意义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而且可以看到诸如图像、音乐、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 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对死亡话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将更直观的呈现死亡的景象纳入分析,关注了语言文字和图像的联系和互动,为死亡话语研究开拓了更宽阔的道路。但是,多模态话语分析通常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同时各种模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较复杂,加之多模态涉及多学科的结合,多模态的综合分析也为研究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5 社会语言学中的委婉语
委婉语源于语言禁忌,是指对一些敏感话题、禁忌之事如死亡、疾病等,采用模糊或间接的方式表达。委婉语是社会语言学中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带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由于“死亡”是禁忌话题,这就催生了大量和死亡相关的委婉语和隐喻表达,委婉语分析也成为了死亡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Holder(2007)编纂的《牛津委婉语词典》中列举的和死亡相关的委婉语就有七百多个,其中包括死亡、濒死和杀死。
Weisman(1984)的研究发现晚期癌症患者在谈到他们的病情时,会避免直接提及“癌症”这个词,而是采用“肿块”或“生长”,这些词语暗含疾病可以被治愈的意思。Allan和 Burridge(1991)认为否认死亡是医生和患者的典型心理反应。相比患者,医生可能具有更大的恐惧,一方面承认死亡意味着他们专业能力的失败,另一方面与临终患者的沟通也存在挑战。因此死亡委婉语和医学术语成为医生这一群体否认死亡以及隔断具有压力和使人痛苦的事情的一种方式;同时对于病人来说,死亡委婉语也是一种否认工具。
Fernandez(2006)分析了 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讣告中的委婉语,并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探究讣告委婉语的形成机制。Camus(2009)分析了新闻报道中癌症的隐喻,通过对《英国卫报》中37篇文章的分析,发现了15个概念隐喻,其中“癌症是一场战争”是最明显的概念隐喻,隐喻也成为人类认识死亡以及与死亡作斗争的一种语言手段。Stadler (2006)研究了恐怖主义条件下对死亡的解读,在此情况下,死亡已经变成一种公众关注,打破原来的私人话语范畴,因此死亡禁忌在一定程度上也被打破。Lee(2008)对现代社会中的死亡禁忌语进行了再探究,并从现代性的角度重新考察了死亡。
国内对死亡委婉语的讨论也比较多,既有中西文化的对比,也有对死亡委婉语形成机制的探索研究。田贵森(1989)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中外禁忌语和避讳语,提到在汉语中,人们提到“死”,一般都会采用比较委婉的表达。不同的阶层、不同信仰者、不同年龄、以及死的场所不同,对死的表述都有不同。“对死采用描述、引申、比喻、隐讳的方法来表述,使得死的同义形式增至200多个”,这也说明语言形成和发展受到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心理的影响。在汉语中,与“死”相关的委婉语达200 多个。(孙汝建,1996)
李思国和姜焱(2001)对英汉“死亡”代用语进行了跨文化分析,探讨了“死亡”代用语的起源,以及英汉“死亡”代用语与中西方文化的联系。黎昌抱和吴锋针(2005)从社会地位、年龄和性别特征、宗教信仰、价值取向以及发展变化五个方面对英汉“死亡”委婉语作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差异是由两种语言民族各自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所决定的。张妍妍(2009)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英死亡委婉表达在宗教信仰、等级观念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的不同。
包丽虹(2000)从语言的灵物崇拜、汉民族传统价值观、宗教、丧葬习俗、一定历史时期独特的人文景观五个方面入手,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力图揭示出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成因。马雯(2013)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及本质,分析发现转喻模型及隐喻模型为委婉语的生成提供了认知基础。
死亡委婉语是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视角,死亡话语的特殊性也促使中外学者对该分析视角的关注。但是这种传统的分析,不论是对某种文化中的死亡委婉语的考察,还是死亡话语的跨文化分析,都不能停留在过去单一的分析角度,与其他分析视角的结合能够开拓新的视角,如隐喻理论为研究死亡委婉语背后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另外,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社会禁忌是否仍旧维持还是被打破,或许也能够成为颇具意义的分析角度。
6 话语心理学
话语心理学是话语分析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心理学话语转向的标志。话语心理学以话语分析为分析方法,关注人们的沟通、互动和争论,以及这些实践在不同场景中的组织(Edwards & Potter,1992)。话语心理学认为许多心理现象可以被解释成话语的特性,话语现象也不是隐匿的主体性心理现象的显现,话语现象就是心理现象(邵迎生,2000)。死亡话语分析的实践价值可以体现在话语心理学方面。通过分析人们在谈论死亡时的语言,探究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可以用于分析临终患者的心理问题。
O’ Leary和Nieuwstraten(2001)通过分析老年病人谈论死亡的语言,发现了死亡认识的三个阶段以及在谈论死亡时会出现的心理变化。死亡认识的三个阶段包括:否认、沮丧(消沉)、接受三个阶段,老年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涉及:害怕被忘记、沮丧、能够讨论死亡的应对机制(情感偏移、利用歌曲、祷告和幽默等)。话语心理学以话语分析为基础,能够用于心理治疗,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经历死亡的人们。
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借鉴,催生了跨学科的研究。作为死亡话语分析和心理学的结合界面,话语心理学能够通过文本和言谈的结构来考察人们的认知和心理,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自然语言进行分析能够观察到人类的内心世界,可以实现对“人”的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此类研究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上述死亡话语研究的回顾,我们发现此类研究的话题涉及医疗情境中的死亡话语,如医患沟通、医护人员的叙事话语和患者的话语;以及和死亡相关的文本,即死亡是如何以文字的形式被呈现。内容主要涵盖死亡的意义建构和死亡的意义传递两个维度,即如何通过话语建构死亡的意义,以及如何向他人传递死亡的意义。从话语分析角度研究死亡话语,“死亡”更多的是一种话语建构,一种意义建构。
虽然死亡是人们规避谈论的话题,但是受到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的影响,这一问题却变得日益公众化,直接呈现在大众面前。对死亡话语的分析也逐渐从文学作品的神坛,走向社会现实,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中的死亡话语,如自杀、癌症等,并催生了更多实证性研究。医学的发展,特别生物医学的人文和社会转向,也促使人们关注死亡以及对死亡话语的分析。
而目前国内对死亡话语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文学作品分析以及社会学研究,如人们对死亡的整体认识和态度;医学领域对死亡相关的问题的讨论,如目前缓和医疗、尊严死等,以及对死亡委婉语的分析等。国内对实际情境中的死亡话语研究仍旧比较少,这或许和国内整体的医疗环境和氛围有关系,医疗纠纷和医患沟通依然比较敏感,收集数据比较困难,加之中国目前的医疗环境的复杂性,也对我们客观分析这种特殊的机构话语提出了挑战。
语言学分析为死亡话语研究提供了一种细致的描述工具,透过话语去关注“人”和人的生死;死亡话语的语言学视角分析深入到此类话语在宏大叙事中的微观层面,进行了细致入微和深刻的考察。不同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和视角也为死亡话语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如语用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语类分析等,推动了话语分析研究的发展和理论建设。
死亡话语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提供了社会生活特定领域的语言描述,丰富了对“人”的理解和研究,通过对死亡话语的研究,加深对死亡的认识,从“死”中解读和理解“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价值。此类话语分析的意义也体现在其应用价值和实践操作上。探究医患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或许能够为建构更加和谐的医患沟通模式提供参考;死亡话语分析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能够为医护人员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跨学科的发展催生了交叉学科领域研究,话语分析和心理学结合发展了话语心理学,医学和语言学的结合或将催生医学语言学,或临床语言学,学科之间相互借鉴,促进共同发展。死亡话语未来研究不仅需要跨学科的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也需要加强对语言社会生活中特定领域的关注,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使语言学更多地干预现实问题,用于解决与语言相关的问题和任务。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对真实口语文本语料进行分析,或许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如关注语用的情感方面等,对语言学理论提供补充。死亡话语研究有待在未来获得更大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包括语言与身份认同的建构。人们在死亡话语沟通和死亡话语的叙事中,通过话语建构其身份认同。对于国内的学者来说,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具体情境中的死亡话语的研究,增加更多实证性研究。死亡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命题,相信死亡话语研究在未来也将获得较大发展,出现更多跨学科、超学科研究,这也需要语言学者、医护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高一虹教授和两位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提出了宝贵意见,谨致谢忱。
[1] Al-Ali, M. 2005. Communicating Messages of Solidarity, Promotion and Pride in Death Announcements Genre in Jordanian Newspapers[J]. Discourse and Society, 16(1): 5-31.
[2] Allan, K. & K. Burridge.1991. Euphemism & Dysphemism: Language Used As Shield and Weap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Anderson, W., S. Kools & A. Lyndon. 2013. Dancing around Death: Hospitalist-patient Communication about Serious Illness[J].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3(1): 3-13.
[4] Askildson, L. 2007. Discourse and Generic Features of US Army Obituaries: A Mini-corpus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Military Death Announcements[J]. Language, Meaning and Society, (1): 108-121.
[5] Ayodeji, O. 2013. Christians’ Perception of the Concepts of Death and Judgment: A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tical Study of Selected Editions of Christian Women Mirror Magazine International[J]. Journal of English and Literature,(10): 508-515.
[6] Bazerman, C. 2003. Speech Acts, Genre, and Activity Systems: How Texts Organize Activity and People[A]. In Bazerman, C. & P. Prior (eds.) What Writing Does and How It Does It [C]. London: Erlbaum.
[7] Berns, N. 2009. Contesting the Victim Card: Closure Discourse and Emotion in Death Penalty Rhetoric[J].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50): 383-406.
[8] Bhatia, V. 1993. Analys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M]. London: Longman.
[9] Borbasi, S. et al. 2005. Letting Go: A Qualitative Study of Acute Care and Community Nurses’ Perceptions of a“Good” versus a “Bad” Death[J]. Austrilian Critical Care, (18): 104-113
[10] Camus, J. 2009. Metaphors of Cancer in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Articles in the British Press[J]. Discourse Studies,(4): 465-495.
[11] Candrian, C. 2014. Taming Death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Discourse[J]. Human Relations, (1): 53-69.
[12] Carpentier, N. & L. Van Brussel. 2012. On the Contingency of Death: ADiscourse-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ath[J].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2): 99-115.
[13] Davis-Berman, J. 2011. Conversations about Death: Talking to Residents in Independent Assistedand Long-term Care Settings[J].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3): 353-369.
[14] Duncan, S. 2011. Sadly Missed: The Death Knock News Story as a Personal Narrative of Grief[J]. Journalism, (5): 589-603.
[15] Edwards, D. & J. Potter. 1992.Discursive Psychology[M]. London: Sage.
[16] Fairclough, N. 1996. Language and Power[M]. New York: Longman.
[17] Fernandez, E. 2006. The Language of Death: Euphemism and Conceptual Metaphorization in Victorian Obituaries[J]. SKY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 101-130.
[18] Hasan, R. 1985. The Structure of a Text[A]. In M. A. K. Halliday & R. Hasan (eds.)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C].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 Holder, R. 2007. Oxford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 Kress G. & T. Van Leeuwen. 1996.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 London: Edward Arnold.
[21] Krishnatray, P. & R. Gadekar. 2014. Construction of Death in H1N1 News in The Times of India[J]. Journalism, (6): 731-753.
[22] Lee, R. 2008. Modernity, Mortality and Re-enchantment: The Death Taboo Revisited[J]. Sociology, (4): 745-759.
[23] Lieblich, A., R. Tuval-Mashiach & T. Zilber.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M].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24] Martin, J. & D. Rose. 2008. Genre Relations: Mapping Culture[M].Londres: Equinox.
[25] Miller, C. 1984. Genre as Social Ac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70): 151-167.
[26] Miller, C. 1994. Rhetorical Community: The Cultural Basis of Genre[A]. In A. Freedman & P. Medway (eds.) Genre and the New Rhetoric[C].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27] O’Leary, E. & I. Nieuwstraten. 2001. Emerging Psychological Issues in Talking about Death and Dying:A Discourse Analytic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ling, (23): 179-199.
[28] Österlind, J. et al. 2011. A Discourse of Silence: Professional Carers Reasoning about Death and Dying in Nursing Homes[J].Ageing & Society, (31): 529-544.
[29] Rizza, C. 2015. Death Row Statements: A Discourse of Play[J].Discourse Society, 26(1): 95-112.
[30] Semino, E., Z. Demjen & V. Koller. 2014. “Good” and “Bad” Deaths: Narratives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in Interviewswith Hospice Managers[J].Discourse Studies, (5): 667-685.
[31] Stadler, N. 2006. Terror, Corpse Symbolism, and Taboo Violation: The Haredi 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 Team in Israel (Zaka) [J].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4): 837-858.
[32] Swales, J. 1990. Genre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3] Tsai, M. 2010. Managing Topics of Birth and Death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J]. Journal of Pragmatics,(42):1350-1363.
[34] Weisman, A. 1984. Denial and Middle Knowledge[A]. In E. Schneidman (ed.) Death: Current Perspectives[C]. London: Mayfield Publication.
[35] Wildfeuer, J., M. Schnell & C. Schulz. 2015. Talking about Dying and Death: On New Discursive Constructions of a Formerly Postulated Taboo[J]. Discourse and Society, (3): 366-390.
[36] 包丽虹. 2000. 汉语死亡委婉语之文化成因探[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1): 77-80.
[37] 傅恒. 2011. 英文讣闻的意识形态——《纽约时报》及其他三英文媒体中本拉登讣闻的批评话语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137-139.
[38] 黎昌抱, 吴锋针. 2005. 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1): 16-19.
[39] 李思国, 姜焱. 2001. 英汉“死亡”代用语跨文化对比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1): 52-54.
[40] 马雯. 2013. 汉语死亡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转喻与隐喻视角[D]. 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41] 邵迎生. 2000. 话语心理学的发生及基本视域[J]. 南京大学学报, (5): 109-115.
[42] 孙汝建. 1996. 委婉的社会心理分析[J]. 修辞学习, (5): 17-19.
[43] 田贵森. 1989.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中外禁忌语和避讳语[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 108-112.
[44] 张菊芬, 魏跃衡. 2008. 讣告的语篇特征: 从话语分析角度探讨[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3): 18-21.
[45] 张妍妍. 2009. 关于中英“死亡”委婉语的对比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 144-145.
(责任编辑:吕红周)
H030
A
1008-665X(2016)2-0001-07
2015-12-19;
2016-02-17
王景云,女,博士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