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红,纪 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心身医学与中医“形神合一”论
颜红,纪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的基本理念,其与西方心身医学看待疾病基本属于同一视角。现代心身医学秉持“心身同治”之原则,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情志病学因其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契合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亦在心身疾病防治中尽显优势。两种医学相互参照,为诊疗疾病开拓了更广阔的思路。
形神合一;心身医学;心身疾病
中医学特别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并且指出情绪刺激过强,超越了身心的调节能力,就会使阴阳失衡,脏腑气血功能失调,从而诱发生命体机体内存在的某种疾病或者加剧机体自身存在的已有疾病[1]。《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都表明了脏腑功能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一旦失衡,将引发心身疾病。所谓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包括了高血压、消化道溃疡、偏头痛、支气管哮喘、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常见病[2]。中医学的“形神合一”论和现代心身医学的观点有颇多的异曲同工之处,两者相互参照,使笔者对心身疾病的防治有更多启发。
“形神合一”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不仅有着朴素的唯物思辨意义,同时还具有现实的医学理论意义[3]。《管子·内业篇》云:“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以此为人。”他还提出:“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灵气在心,一来一逝。”“灵气”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精气。管子学说虽有唯物论成分,但他认为精气是独立于客体而存在的,并没有把形与神统一起来。
《荀子·天沦篇》讲“形具而神生”,最先强调了神对于形的依赖关系,即人的精神活动由躯体所产生[4]。荀子这一观点影响了中国后来二千余年形神观的发展。南朝齐梁思想家范缜发展了荀子的形神观,进而提出“形质神用”的心身学说,把形神合一的观点论述得较为完善。
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形神”的唯物思辨孕育了中医学基础理论“形神合一”的观点[5]。当代,亦有学者在古代形神合一论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医心身医学”的主张[6]。
“形”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形”指一切物质实体,诚如《庄子·天地》中讲的:“物成生理谓之形”;狭义的形,单指人的形体,《孝经·开宗明义》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里讲的“身体”就是狭义的“形”,是人存在的物质实体。“神”的概念,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神”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神”指精神心理活动。
从“气一元论”的观点来看,气是人体的形与神之根本。《灵枢·决气》曰:“精气精液血脉,余以为一气而。”张景岳在《类经附翼》说:“形以精成,而精生于气。”即形由精所生,精由气所生。《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说明了元神的滋养需要后天之气。
关于形与神的关系,古人多持“形神合一”的观点[7]。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讲“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尤利之于刃,形之于用,尤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合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范缜把形比作刀刃的本体,神比作刀刃的功用,这一比喻精辟揭示了形与神辨证统一的关系。张介宾在《类经》中则更总结得更加清晰:“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主。”这句话表明了形神两者之间的哲学关系,形,为第一性;神,为第二性;但同时,两者又相互依赖,即“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
形与神两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8]。《灵枢·邪容》中有云:“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亦云:“形体不敝,精神不散。”这些观点都是讲人的精神活动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精神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是以形体健康为前提的。不仅形对神有作用,神对形还存在反作用。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五脏不伤则人智慧;五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痴愚矣。”《内经》中也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可见神病则形伤。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概念有狭义的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心身医学指研究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心理和社会3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医学分支[9]。狭义心身医学指研究心身疾病病因、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心身疾病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第二,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第三,单纯生物学治疗,效果不理想。
心身疾病广泛存在于各个生理系统中。心血管系统:冠心病,高血压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或贪食,神经性呕吐等;泌尿生殖系统:月经失调,阳痿,经前期紧张症等;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症等;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银屑病等;风湿免疫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神经系统:睡眠障碍,痉挛性斜颈,紧张性头痛等;当然也包括肿瘤在内。因此,心身医学与多学科存在着交叉。
心身(psychosomatic)一词最早由德国医生Heinroth在1818年论述睡眠障碍时使用。1935年,Dunbar在美国创办了《心身医学》杂志,标志着心身医学的诞生。1944年,美国心身医学会成立。1950年,Weiss和English出版了名为《心身医学》的专著。1950年以后,心身医学研究分为两派:心理动力学派和心理生理学派。前者以Alexander为代表,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观点研究心身疾病,认为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情结是心身疾病的根源;后者以Wolff为代表,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压力和情绪对人生理功能的影响。目前,心理生理学派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了心身医学的主流。比如生物化学家Selye提出了著名的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描述了人在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变化;Feldman等人研究发现生活事件的压力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心身医学秉持“心身相关”“心身同治”原则[10],重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三重因素在致病中的交互作用,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从而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对生命活动整体性的重要认识,是对生理与心理统一性最精辟的概括总结,数千年来指导着中国人的疾病防治与养生保健[11]。神与形的辨证统一关系,促使了人体生命有机统一体的形成。《灵枢·天年》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具有活体生命力表现的人必须具备的表现是:血气畅通,五脏良好、精神状态正常,这样才是一个生命活体的具体表现。反之,“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即神不存在了,生命也就灭亡了。张介宾的《类经》阐述“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他说:“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气周流于其中以成其神,形神俱备,乃为全体。”
现代心身医学的基本观点是心身相关,即人在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下致病。中医学“形神合一”论和心身医学看待疾病基本上采取的是同一视角,前者是古代医学中的思想表现,后者是现代医学的具体体现。从唯物辨证的角度来看,“形神合一”实质上与现代的“心身医学”的观点基本吻合[12]。“形神合一”奠定了中医学心理生理统一观,并对疾病发生规律做具体指导[13]。比如“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这些都说明了人的情绪变化能够引发自身潜在的病原体的发生,从而导致人体阴阳失调,使疾病发生。
中医情志病学的重要理念是“形神合一,形与神俱”,即形体和精神的相统一[14]。《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人的这种养神法是摄生的有效手段,也非常符合西方心身医学的预防观,更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异曲同工之妙[15]。
一切生命活动体的具体表现都是:神为形主。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以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相互协调来维持生命体自身的平衡,从而又促使脏腑等器官组织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这也就是“内外协调统一”。形神合一论告诉我们,健康的生命体的前提就是要养好神,《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提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养生不仅要对形体的进行保养,更要对精神进行调摄,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形体的健康,能促使精神的旺盛,从而是精神和身体两者之间的协调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从而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使生命体延年益寿[16]。
最近几年,心身疾病发病率在逐渐增高。这种情况大多是跟人们的生存环境、工作方式、生活节奏有着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这也就是社会因素以及人自身心理等因素造成的。中医情志病学,因其强调人体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很好的契合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而在心身疾病的防治中尽显独特优势[17]。
[1]王昊,杜渐,张振华,等.“形神合一”中医学的生命整体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3):239-240.
[2]殷忠勇.科学性困境下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内涵及现代价值[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32(2):97-101.
[3]韦永红,郭遂,张登本.从形神合一浅谈养生之道[J].陕西中医,2004,25(12):1147-1148.
[4]刘慧成,于睿.养生之道与心身健康[J].医学与哲学,1995,16(5): 237.
[5]王永强,陈以国.中医的整体治疗观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4-25.
[6]王克勤.再论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7):497-499.
[7]杜渐,王昊,王克勤,等.“心主神明”中医学的身心一元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6):606-607,644.
[8]常静玲,高颖,孙塑伦.“形神合一”理论指导下的脑卒中后失语康复治疗与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9):2523-2527.
[9]赵永厚,赵玉萍,柴剑波,等.论神志病中医诊察法的特色与优势[J].中医杂志,2013,54(20):1739-1741.
[10]王阶,汤艳莉.试论中医学健康观[J].中医杂志,2011,52(12): 995-997.
[11]刘燕平,黄岑汉.论治未病与神形共养的养生之道[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766-768.
[12]吕凌,陆秀兰,谭素娟.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J].中医杂志,2006,47(5):326-328.
[13]郭刚,王琦.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内涵析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6):2017-2019.
[14]黄健,郭丽娃.张景岳中医心身医学思想辨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153-155.
[15]张慧,柳红良,赵志付.古代情志致病理论在中医心身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652-654.
[16]李秀,杜文东.我国传统心理治疗思想在哀伤辅导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4,35(3):42-43.
[17]王强.试析中医思维模式的本质特点和多元复杂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301-305.
(本文编辑:张震之,于春泉)
Psychosomatic medicine and“the integra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spirit”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 Hong,JI Yu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spirit”is the basic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has the same connotation of modern psychosomatic medicine.Modern psychosomatic medicine“combined with drug and psychological”,and obtain a more favorable therapeutic effect.Chinese medicine emotional diseases emphasize the unity of body and spirit,which have the inherent consistency of 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medical model.The cross-reference of moder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and Chinese emotional create a new way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spirit;psychosomatic medicine;psychosomatic disease
R2-03
A
1672-1519(2016)05-0285-03
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5.07
颜红(1955-),女,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心身医学的临床工作。
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