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家耀(上海)
最后一位末科秀才苏局仙
文 赵家耀(上海)
上海文史馆馆员苏局仙于1991年12月30日在上海仙逝,享年111岁。在他去世前不久,为拍摄一部有关上海的纪录片,我有幸采访了他。
苏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且擅长诗及书法。早年写柳、颜楷书,后专攻王羲之《兰亭序》。书法之外他还喜爱作诗。数十年里,他写下近一万首诗,可都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文革”后他不改初衷,日积月累又写下万余首,著有诗集、诗抄等数十册相继问世。
苏老屋内有不少社会知名人士如苏步青、程思远等人赠送的条幅。堂屋正前方高悬“水石居”墨宝。最醒目的还是端放在大八仙桌上当地政府赠送的祝贺他111岁高寿的大花篮。
我们的采访是从苏老何以如此长寿开始的。苏老虽说听力视力并不如前,但思路仍很有条理,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微笑着从容道来,说“心情愉快,起居有节,顺应自然,生死两忘”是他的健康十六字诀。我们还拍摄了苏老悬笔书写篆体大“寿”字时一气呵成的情景。苏老心追墨趣人未老,书写速度虽舒缓些,但执笔、运笔、结构、布局浑然天成,不减当年。1979年,苏老参加《书法》杂志举办的全国群众书法竞赛,以97岁高龄荣获一等奖,在书法界,登上了北孙(墨佛)南苏(局仙)的高峰。1985年,苏老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荣获“上海市第一老人”的称号。
苏老于1882年1月1日即光绪八年生于上海郊县南汇牛桥村。1904年春,寒窗苦读的苏局仙辞别爹娘,赴南汇县城参加县试。
当时清朝规定,考秀才必须经过县试、府试、道试。县试那天的凌晨,百余名考生集结在县衙门前,鸣炮三次,继而衙门洞开,点名认保之后,考生依次而入领取考卷(稿纸)对号入座。年轻的苏局仙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望,一举通过了县试,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是年秋,赴松江府应试,翌年夏天开始道试,地点仍在松江。道试既隆重又严格,监考官由京城派定。
道试要进行三次,前两场至关重要,若三考通过,秀才及第便成定局。9月,有专人手持大红报表前来家里道喜,苏老先生依然清晰地记得他是在100多名应试者中以第16名的好成绩考取末科秀才的。喜讯传出,父老乡亲纷纷前来贺喜,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苏老说,那个时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虽称极严,但士子为猎取功名仍不乏作假舞弊者。贿买、钻营、夹带、托替、割卷、传递、顶名、冒籍等科场舞弊现象屡见不鲜。或以重金、厚礼买通考官及阅卷人,或移花接木觅人捉笔代试,或在美其名曰“文场备用”上用蝇头小楷抄满“优秀制艺”(八股文)想方设法带入号舍。更有甚者干脆把作弊文章写在内衣上谓之“夹带衣”,或动歪脑筋夹带与答案有关的字条、布帛等。苏先生参加的这届科举考试是中国自隋唐至晚清设科举考试以来的最后一届,有着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于1905年被废除。
苏局仙老先生亲身经历清朝28年、民国前后38年,以及新中国在万众欢腾中的诞生与巨变,他可称得上是这三个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人。他深知唯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人丰衣足食的必由之路。1990年我国华东地区洪水肆虐,苏老情系灾区,省吃俭用,先后两次捐款赈灾。熟读诗书的苏老对《诗经》所言“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身体力行,他呕心沥血,精心培栽,为国造英才,嘱托年轻人报效祖国,造福桑梓。
1991年12月30日,这位历经两个世纪、三个朝代的历史见证人溘然辞世。临终前老人嘱咐,将其遗体献给医学院供研究用。
责编/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