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季节划分方法及四季的历史变化特征

2016-02-09 11:25张德苏杨超黄先伦张莎莎
广东气象 2016年6期
关键词:阳江市阳江平均气温

张德苏,杨超,黄先伦,张莎莎

(阳江市气象局,广东阳江 529500)

阳江季节划分方法及四季的历史变化特征

张德苏,杨超,黄先伦,张莎莎

(阳江市气象局,广东阳江 529500)

利用阳江市气象站1953—2014年地面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确定阳江季节划分指标,并对气候特征进行简单分析,结果表明:以5 d滑动平均气温16和25℃作为划分阳江四季的指标,发现阳江市春季有81 d;夏季长达161 d,候平均最高气温28.3℃;秋季有72 d;冬季有51 d,候平均最低气温14.7℃。阳江4—9月是多雨季节,对应春季后期和夏季;阳江季风活动明显,9月至次年3月为偏北风控制,4—8月受偏南风影响为主。随着气候变暖,阳江夏季越来越长,冬季越来越短。

气候学;季节划分;气候特征;阳江

4季划分标准主要有天文法、节气法、物候法、农历法、公历法或称气象法等,1934年9月,张宝堃先生在《地理学报》创刊号上以《中国四季之分布》为题,首次对中国的4季划分提出了科学见解,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分季标准,以候平均温度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温度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这是目前从天气气候角度来划分的4季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一种4季划分的标准[1-10]。华南地区气候季节的划分应该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的情况[11]。业务上根据候平均气压和候平均气温给出了广东省自然天气季节划分的定量指标[12]。20世纪80年代,阳江气象部门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安排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利用当地气象观测资料,也制定了一份适应当地的农事季节四季划分指标[13-14],为当地农业生产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阳江四季划分方法

阳江市逐候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如图1a,逐旬降雨量变化情况如图1b。各月的风向频率(表略)。

图1 1953—2014年阳江市候平均气温(a)和旬雨量(b)

从图1a可以看到,常年候平均气温最低14.7℃,出现在第4候,最高28.3℃,出现在第38候,年平均气温22.5℃。历年候平均气温最低5.7℃,出现在1980年第8候,最高30.8℃,出现在2001年第47候;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4℃,出现在1955年1月12日,极端最高气温38.3℃,出现在2005年7月19日。阳江气温几个最低值出现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最高值出现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

从图1b可以看到,3月下旬开始,阳江降雨量逐渐增多,从3月下旬到4月下旬,旬降雨量由43.9 mm增加到85.7 mm,5月上旬至8月下旬,旬降雨量均在100 mm以上,6月上旬最多,达174 mm,旬降雨量分布呈双峰型,8月中旬为次高值,达131 mm,9月各旬降雨量略有减少,在94~78 mm。10月上旬到次年3月中旬,旬平均降雨量均在30 mm以下,其中11月下旬最少,只有6 mm。分析表明,阳江干湿季节明显,干季转为湿季出现在3月下旬,湿季转干季在10月上旬。

从阳江市各月的风向频率表(表1)上看到,东北风为阳江主导风向。从10月到次年1月,东北风(NNE,NE,ENE,3个方向)的频率占60%以上,2—3月占55%~56%,4和9月占40%~42%,5—8月少于30%,也就是说从9月到次年4月冬季风占主导地位。2—3月,东南风开始加强,4—5月,东南偏南风进一步加强,6—7月,偏南风(SE-SW,5个方向)达到最大,5—7月,偏南风频率达到50%以上,夏季风占主导地位。8月,主导风向不明显,但偏南风频率稍大于偏北风频率。9月,东北风频率明显增大,冬季风影响增多,由夏季风过渡到冬季风;10月东北风占主导,且由湿季转为干季,进入云淡天高的初秋时节。

表1 2004—2014年阳江市各月风向频率%

综合以上分析,根据阳江市日平均气温变化,同时参考降雨量和季风转换,阳江的4季划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阳江自然天气季节划分指标

2 不同四季划分法结果比较

2.1 全国气候季节划分

根据QX/T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标准,以5 d滑动平均气温<10℃作为冬季,≥22℃为夏季。阳江市日平均气温常年最低14.4℃,这样阳江属于无冬季。用5 d滑动平均气温计算,春季起始日为1月1日,夏季起始日为4月 17日,秋季起始日为11月11日,这样春季有116 d,夏季有208 d,秋季有51 d。

通过普查1953—2014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可以看到,仅1953、1997、2001、2007年没有出现日平均气温<10℃,其余年份出现日平均气温<10℃的有430 d,年平均7 d。滑动平均气温连续5 d<10℃的,有15年,平均起始日为2月1日,终止日是2月8日,年平均8 d。初日最早出现在1975年12月13日,终日最迟出现在1964和1996年的2月28日。维持时间最长19 d,出现在2008年1月28日至2月15日。采用这种划分标准,阳江的冬天大多数出现在2月份的低温阴冷天气过程,并不出现在气温最低的1月份。

2.2 广东省气候季节划分

按照《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中对广东省自然天气季节划分,以候平均气温15和23℃为指标划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将候平均气温≥15℃且<23℃为春季、≥23℃且<28℃为初夏、从≥28℃下降到27℃为盛夏、<27℃且>23℃为夏末、≤23℃且≥15℃为秋季、<15℃为冬季。根据上述标准,由图1a可知,阳江春季时间是从第8候到21候,即2月6日到4月15日有69 d。

第22—34候为初夏,即从4月16日到6月20日有66 d;第35—51候为盛夏,即从6月21日到9月15日有87 d;第52—59候为夏末,即从9月16日到10月25日有40 d;从4月16日到10月25日,夏季193 d,比全国的划分标准少15 d。第60—1候为秋季,即从10月26日到次年1月5日有72 d。第2—7候为冬季,即从1月6日至2月5日有31 d。一年四季的过程是冬春夏秋。

2.3 阳江市气候季节划分

20世纪80年代初,阳江县气象局、阳春县气象局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提出以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条件,结合气温、降雨量的条件,以早稻安全播种期作为春季开始日,以早稻安全齐穗期作为夏季开始日,以晚稻安全齐穗日作为秋季开始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2℃作为冬季开始日。即以日平均气温≥12℃,且保证率>80%和日平均气温≥23℃,且保证率>80%作为划分指标。通过计算≥12℃,且保证率>80%的日期出现在3月1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为16℃;日平均气温≥23℃,且保证率>80%出现的日期是5月9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为25℃;而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2℃,发现冬季开始的日期为12月12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为16℃;根据上述指标划定春季从3月1日到5月8日有69 d,夏季从5月9日到10月7日有152 d,秋季从10月8日到12月11日有65 d,冬季从12月12日至2月28日有79 d。

比较上述3种划分方法,各有优点,用全国统一标准划分,具有可比性。采用阳江市的划分方法,比较适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农业生产安排。

3 阳江四季持续时间的历史变化

根据QX/T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标准,将10、22℃调整为16、25℃作为阳江市4季划分的指标,计算阳江市1953—2014年逐日平均气温,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得到常年气候季节起始日:春季从2月15日到5月6日有81 d,夏季从5月7日到10月14日有161 d,秋季从10月15日到12月25日有72 d,冬季从12月26日至次年2月14日有51 d。阳江市1953—2014年逐年四季持续时间变化可看到(图2),冬季持续时间变化幅度比较大,1982年持续时间103 d,1986年只有6 d。夏季持续时间变化幅度比较小,持续时间最长是1999年有191 d,持续时间最少的1976年有129 d。春季最长持续时间124 d,出现在1981年,最少的是1956年有33 d;秋季最长持续时间是1986年有116 d,最少的是1987年有40 d。

图2 阳江市1953—2014年逐年4季持续时间变化

将1953—2014年分为前后31年比较,发现后31年比前31年,春季时间增加4 d,夏季时间增加8 d,秋季时间增加2 d,冬季时间减少14 d。这也说明,随着气候的变暖,阳江夏季越来越长,而冬季越来越短。

4 结论

1)阳江自然天气季节以5 d滑动平均气温为划分指标:春季≥16℃且<25℃,夏季≥25℃,秋季<25℃且≥16℃,冬季<16℃。

2)夏长冬暖。从5月7日到10月14日,夏季长达161 d。而冬季候平均气温最低14.7℃。

3)雨热同季,干湿明显。4—9月是多雨季节,对应的是温度较高的春季后期和夏季。

4)季风活动明显。9月至次年3月由东北风控制。4—8月,受偏南风影响。

5)阳江夏季最长持续时间高达191 d,冬季最长持续时间为103 d,随着气候逐渐变暖,阳江夏季越来越长,冬季越来越短。

[1]郑伟杰,徐碧裕,黄晓东.江门四季长度的变化[J].广东气象,2015,37(5):48-51.

[2]杨诗芳,毛裕定.浙江近50气温变化及四季划分[J].浙江气象,2008,29(4):1-6.

[3]赵国永,韩艳,闫军辉,等.信阳市城区四季变化特征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4):529-532.

[4]张世轩,张璐,孙树鹏,等.全球变暖情况下中国季节的变化[J].高原气象,2011,30(3):659-667.

[5]徐晓,肖天贵,麻素红.西南地区气候季节划分及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0,30(1):35-40.

[6]郁珍艳,范广洲,华维,等.近47年我国四季长度的变化研究[J].高原气象,2011,30(1):182-190.

[7]吴昊旻,陈惠芬,何凯玲.丽水市1953-2010年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2,35(3):76-80.

[8]张静,吕军,项瑛,等.江苏省四季变化的分析[J].气象科学,2008,28(5):568-572.

[9]张磊,宋莹华,潘婕,等.1962—2013年山东临沂四季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7):228 -235.

[10]钟保粦.用天滑动平均气温作深圳市的四季划分气象[J].1995,21(6):22-23.

[11]简茂球.华南地区气候季节的划分[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3(2):131-133.

[12]林良勋,冯业荣,黄忠,等.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13]阳江县气象局.阳江县农业气候资源调查报告[R].阳江县农业区划办公室,1983.

[14]阳春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阳春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A Seasonal Division Method and Seasonal H istoric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Yangjiang

ZHANGDe-su,YANGChao,HUANG Xian-lun,ZHANG Sha-sha

(Yangjiang Meteorological Office of Guangdong Province,Yangjiang 529500)

By themethod ofmathematical statistics,a seasonal division standard is determined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by using Yangjiang station’s observation data from 1953 to 2014.The results show thatwhen 5-d average temperatures of 16℃and 25℃in Yangjiang are applied for seasonal division,there are 81 d in spring,161 d in summer,72 d in autumn and 51 d in winter.Themaximum 5-d average temperature is28.3℃in summer and theminimum 5-d average temperature is14.7℃in winter.April to September is the rainy season in Yangjiang that corresponds to late spring and summer.In Yangjiang,monsoon activity is significant,with a northerly in September to next March and a southerly in April to August.Summer is getting longer and winter is getting shorter as the climate gets warmer in Yangjiang.Research provides perfect information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climate resources in Yangjiang.

Yangjiang;seasonal division;climate characteristics

P46

A

10.3969/j.issn.1007-6190.2016.06.011

2016-09-15

张德苏(1957年生),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业务管理和气象服务工作。E-mail:2608189303@qq.com

张德苏,杨超,黄先伦,等.阳江季节划分方法及四季的历史变化特征[J].广东气象,2016,38(6):47-50.

猜你喜欢
阳江市阳江平均气温
明确试题选择方向 努力提升复习效果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阳江开放大学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乌兰县近3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对大赛作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