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汉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铁路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现状及应用策略分析研究
谢汉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计量工作是整个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完善计量器具的三级管理体系并将计量器具的配备落到实处,是企业有效组织生产活动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各个路局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行调研,系统掌握了各铁路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实际情况,同时为能源计量器具的具体设置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的依据。并通过铁路某站区计量器具配备实例,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改进方案。
铁路运输企业;计量器具配备;计量层级应用
健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是企业计量工作取得实效的保证,企业应对能源计量器具按规范要求合理配备,并根据企业实际,加强能源仪表的维护和管理。结合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加大对各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率的考核力度,将计量器具三级管理体系落到实处,把计量器具的全面配备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同时作为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技术支持[1]。
能源计量器具全面配备是提高铁路计量技术水平的前提。路局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路局用能实行全面计量,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路局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路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为掌握各铁路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实际情况,并为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奠定基础,本研究对全路十八个铁路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包括电能表、自来水表、热力表和燃气表的配备数量和检定率等情况。
通过各个路局的调研表填报和反馈工作,在统计中得到铁路运输企业计量表配备情况现状(图1)。
图1 铁路运输企业计量一级表配备率
图1所示电能表一级计量的配备率达到100%的路局占比约为2/3。通过对各个路局的电能计量表统计可以发现,电能表一级计量表的配备率普遍较高,但部分站段仍存在一级计量表缺失问题。同时,一、二级计量表混用等问题仍然存在。
自来水表一级计量的配备率达到100%的路局占比约为2/3。通过对各个路局的自来水计量表统计可以发现,一级计量表的配备率普遍较高,但仍存在使用二、三级计量表充当一级表使用和计费等许多问题。
热力表一级计量的配备率达到100%的路局占比约为1/3。通过对各个路局的热力计量表统计可以发现,一些路局或站段采用集中供暖,地方要求为按供暖面积计费,故不再安装热力计量表。部分站段只配备一台热力表,即作为一级表使用,出现一级表下不再设次级计量表的情况。
燃气表一级计量的配备率达到100%的路局占比约为1/2。通过对各个路局的燃气计量表统计可以发现,燃气表除车间切割用工业燃气表外,一般作为集体食堂燃气用表。在配备有燃气表的路局或站段中,多数站段一级表下不再设次级计量表,一些站段只有二、三级计量表,一级计量表缺失。
在铁路局的调研过程及数据统计分析中发现,计量一级表的配备率、使用率和安装到位率较高,均配备于进出主要用能单位的能源总线上。二级计量表只有部分能起到测量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耗能水平的作用,配备数量也并未达到国家标准。三级计量表的安装配备率和有效使用率也较高,均用于测量重点用能设备的耗能水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二、三级计量表用途混淆,部分计量表年久失修,计量层级分布不清晰。
能源计量是铁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铁路局节能环保主管部门统一管理。通过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可促进铁路企业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数据,实时有监测。同时,铁路生产部门可以依据能源计量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标准依据[2],并用该标准来考核用能状况,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
各级路局站段单位用能应落实层级计量管理,将三级计量表配备落实到位,实行全面计量制度,各种能耗(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的需要实行分别计量[3]。 能源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酌情增减三级计量器具,务必保证能源消耗去向清晰,能源使用情况实时可查。
在今后计量工作中,应改革计量设备配备和能源分配方法的管理思路。铁路局各个站段单位以自身单位范围内的楼宇、厂房、重点用能设备为计量单位,每年将本单位的能源消耗量与前一年的能源消耗量进行对比,形成简单化、集成化和更有可比性的计量数据。每个单位应落实计量表三级管理,关键是要加装一级收费计量表的备用表,并加装下设二、三级计量表。对于既有项目计量表配备不全的,应加装计量表,使用节能技改资金,加大计量表配备的资金投入;对于新建项目,应在节能评估中增加计量表层级配备内容,并将落实三级计量表作为基础性指标进行强制要求。在此基础上,规范各级计量器具的定期校验制度和要求,做好计量表的准确度和校验率这一关键环节的工作。
3.1 计量电能表配备现状
某站区按一站两场设计一次建成,综合楼建筑面积达到7×104m2。站内拥有高架候车室、贵宾室等现代化候车区。同时该站设置公交停车场、出租停车场、长途客运站和社会停车场。西广场设计了公交、出租和社会停车场点。动车段设置动车运用车间、动车检修车间和设备车间,由该站区配电所供电。
该站地区的水、电消耗填写能源消耗量统计报表后统一上报,水费和生产用电费用由该站独立承担。
该站电能计量表具体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该站所处地区的生产用电主要由供电段供电车间配电所负责配电并供电,分别向该站站区、动车段供电。动车段安装有两块电表,能够实现分级计量。动车段配电厅分11条输送线路,通过12个箱变,一处检查库变电站,分别供动车所各处所用电。动车段内有多家用电单位,主要有房产段的锅炉房和二级加压泵站、电务段的信号楼和道岔融冰除雪设备、通信段的相关设备等,这些用电单位都没有设置三级计量表。
图2 某站区供电示意图
该站用电主要包括站房用电、通信信号用电和道岔融冰除雪装置用电三部分。其中站房部分用电由站房内的4块电表(分别设置在东南厅和西南厅各2块)计量。但通信信号和道岔融冰除雪装置用电并无单独的计量表进行计量。
3.2 计量电能表配备改进策略
由铁路局计量器具配备措施,该站一级计量表配备合理,设置于该站区域与动车段区域用电总线之前,由该表数据可掌握该站站房用电、通信信号用电、道岔融冰除雪设施用电及动车段用电的总量。动车段前设置的计量电表由于其计量的数据为进出动车段,即次级用电单位的整体用电量,故视为电能二级计量表,使用该计量表可以计量进出该站整体区域用电。但该站供电片区共设有次级用电单位三个,分别为该站站房区域、通信信号部分、道岔融冰除雪设施部分,每个次级用电单位却并未安装二级计量电表。故应给每个次级用电单位安装二级计量电表。从路局得到的计量表设置图中并未显示三级计量电表的安装落实情况,重点用能设施应全面落实安装三级计量电表。
图3 某站供电建议措施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站计量电能表改进措施,该站的用电量可以通过站房内的4块电表计量,食堂的用电量可以通过在配电箱加装计量表计量。并建议在该站变电所加装电表计量通信信号及道岔热融装置用电电量。
动车段内的用电量可以通过已安装的两块电表计量。但动车段内其他单位用电都无计量分表。考虑到房产、电务等单位耗能设备多,电力消耗量大,为了加强管理,达到节能节支的目的,给各个用能单位加装计量分表非常必要。若供电段箱变已无空间安装计量分表,可以考虑在各单位配电箱内加装计量分表。
3.3 计量自来水表配备现状
图4 某站区供水示意图
图4所示为该站自来水计量表具体安装位置。自来水公司在该站总供水池前端安装有一条总表,向动车段的供水管线上安装有一块分表,管线水表自开站以来,始终处于故障状态,未能提供读数并且水井常年积水。
该站站房区域的送水管线上无单独计量水表。客车上水分表分别设在7个站台上,每个站台2块三级计量水表,共14块水表。多数水表存在读数不准或损坏,由于水表在线路间,非天窗时间无法检修。同时,客车上水和站房用水在同一管路上,并未安装分表,无法实现两种用水的分别计量。
3.4 计量自来水表配备改进策略
由铁路局计量器具配备措施,该站一级计量水表配备布局合理,位于该站总给水池的前端,计量进入该站区域的总水量。该站区域内共两个次级用能单位,分别为动车段和该站站房区域。进入动车段的计量水表由管线处迁移至供水泵房内,设置一块二级计量表。站房区域进水总管线泵房处也应加装二级计量水表,站房区域二级水表的读数与动车段二级水表读数相加应与该站总进水池处一级水表读数相符。从路局得到的计量表设置图中并未显示三级计量水表的安装落实情况,重点用能设施应全面落实安装三级计量水表。
图5 某站供水建议措施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站计量水表改进措施,建议采用在动车段供水管路泵房内加装水表,并在该站的供水泵房内加装水表。由于在泵房内,不需要防寒保温,任何时间都可以读取水表读数,且便于维护。动车段内设有给水池,只要加装水表前动车段内的給水池是满水状态就不会影响供水。加装水表后,动车段和该站站房区域的用水量可以直接通过读表读取。该站站房区域及客车上水部分同时应增设三级计量表若干。
目前,本研究对该铁路站区提出的计量电能表、自来水表配备的改进措施方案已纳入该站区所在路局的节能整改计划。通过本措施方案,全面落实了各层级的计量仪器配备,进出主要用能单位和次级用能单位做到一、二级计量,重点耗能设备上做到计量三级管理。本措施方案为该路局
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提供了重要策略依据,为实现该铁路站区能源计量三级管理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全路能源计量体系建设及设备管理进行调研,分析各路局站段配备的电能表、自来水表、热力表和燃气表的层级配备率情况,结合各路局提出的计量表管理及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完善铁路局计量器具配备的具体措施。并结合铁路某站区在能源计量方面面临的具体问题,给出了改进方案。
铁路在能源计量技术管理和设备配备方面,当前和今后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尽快完善能源计量分级和全面落实各层级的计量仪器配备,并使之升级换代。在有条件的用能单位及能耗量特别大的耗能设备上做到能源计量三级管理,同时,以完善管理机制为手段,全面提高计量管理工作水平。
[1] 魏顺生.铁路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铁道技术监督,2004(7):34-35.
[2] 杨玉艳.科学构建铁路供电段计量管理体系[J].铁道技术监督,2007(12):40-41.
[3]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S].
Current Situation of Railway Energy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Strategy
XIE Hanshe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Measurement is a basic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enterprise. It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improve the three level management system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put the equipped wi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into practice for the effectiv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rough research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of energy metering equipment for each railway administr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grasp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ailway administration energy metering equipment systema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specific setting and application of energy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meters. And through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s equipped in a station of north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gives the specific improvement program.
railway transport enterprise; measuring instrument; measurement hierarchy application
2095-1671(2016)02-0086-04
2015-12-03;
2015-12-24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铁路运输企业能源计量体系建设及技术管理》(2013Z002-F)
谢汉生(1976—),男,福建龙岩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方面的科研、咨询和试验等工作。
TK01+<8 class="emphasis_bold">8 文献标志码:B8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