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公共危机中公民责任教育的对策

2016-02-09 15:27王永明
知与行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公民危机

王永明,吴 超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教研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国情国策研究

·新形势下公共事业管理研究专题·

应对公共危机中公民责任教育的对策

王永明,吴 超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教研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阶段,社会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矛盾与新问题,而由此所引发的公共危机对公民责任意识及相关教育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助力危机事件的平息。因此,依靠高效的公民责任教育提升全体公民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和责任意识尤为必要。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更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存在的公民对公共危机教育的认知不足、对公共危机应对知识及辨析不足、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和责任意识欠缺等问题,积极建立政府、大众传媒以及学校三方互为补充和促进的协同教育体系。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常态化危机责任教育模式,依托媒体舆情引导优势加强公共危机及公民责任教育,将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等手段,增强公民应对公共危机的履责能力,提高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贡献力量。

公共危机;公民;责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领域的多种矛盾不断显现,各类公共危机事件频见报端。公共危机指的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大众正常的生活、工作以至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状态”[1]。自然与环境恶化、政治变动、信仰差异以及国际局势发展都是潜在诱发公共危机的因素。而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则指的是公民在公共危机爆发中表现出的应急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包括自我保护意识、救助他人意识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意识。随着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的接连发生,使我国公民在危机事件中的责任备受考验。这些公共危机事件一方面加重了社会的紧张与压力,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产生制约。由于公民在公共危机应对中责任的缺失,致使公共危机应对的实效性较低,仅依靠政府单向度的危机应对不足以迅速平息事件,更难以完全消除事件的消极后果。因此,依靠高效的公民责任教育提升全体公民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和责任意识尤为必要。

一、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的意义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共危机的迅速爆发将产生两种层面的影响,即线下影响与线上影响。线下影响指的是公共危机对真实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而线上影响则主要体现为关于公共危机的新媒体舆情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关联逻辑关系。同时也意味着相比于过去,新媒体时代中公共危机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所造成的后果更是难以估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考验我国公民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责任意识。因此,加强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意义重大。

(一)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

公共危机的发生,可以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期。一般说来,政府是通过建立有效的防范预警机制、快速应对机制以及恢复重建机制对公共危机发生的这三个阶段进行应对的。而这三个公共危机应对机制中如果能够有公民的加入,将会更为有效地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在公共危机的潜伏期,如果政府在防范预警机制中加强对公民相关公共危机认知与识别技巧的宣传、教育,建立公共危机举报奖励制度,提升公民应对公共危机的责任意识,则完全有可能将公共危机化解于无形,使其消除于潜伏期;在公共危机的爆发期,如果政府在快速应对机制中加强对公民进行公共危机的应对演练,制定相关的制度条例规范公民在公共危机发生时的权责,则会避免政府单向度的公共危机应对尴尬,进而形成官民合力,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在公共危机的恢复期,如果政府在恢复重建机制中能够制定相关政策有效吸引灾民以及其他公民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将会极大地增强灾民的重建信心以及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进而积极协助政府的工作,促进社会秩序的恢复。

(二)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

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有利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的提升。首先,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提高我国公民对应对公共危机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公民在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能力,掌握一些报警常识、急救知识,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其次,公共危机发生过程中,经过责任教育的公民,往往更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受灾群众,更容易激发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责任品质,积极协助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危机的应对,并在参与应对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公共精神的升华,有利于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最后,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使我国公民更为确切地了解在危机发生过程中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促进他们法律素养的提升。

(三)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首先,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在公共危机爆发时,使公民能够沉着应对,理性辨析,做到透过现象探索问题的本质,有助于缓解公共危机应对中的社会恐慌,促进公民自我身心的和谐。其次,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的承担,可以增加公民之间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再次,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使公民主动参与到政府的危机治理中来,协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促进公民与政府的和谐。最后,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的承担,可以是我国公民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界过度开发与破坏的后果,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存在的问题

2015年9月,笔者围绕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问题,对300名年龄在16到60周岁的公民展开了问卷调查以及开放式访谈。这300名受访者分别来自学校、医院、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组织机构。受访对象在年龄、性别、民族等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全面性。经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民公共危机责任的现状与相关教育情况。通过问卷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公民在公共危机的应对中的责任意识与所接受的责任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公共危机教育的认知不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次调查中有63.8%的受访者表示从没听说过公共危机教育,25.2%的公民对危机教育不太了解,只有11%的公民对此比较了解。其中,37.6%的人认为危机教育意义重大,16.9%认为危机教育没有学习价值,45.5%则认为是否参与学习危机责任相关知识“无所谓”。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公民对公共危机教育的认知严重不足,近九成公民不了解危机教育,六成以上的公民认为危机教育没有意义。此外,多数受访者表示从未接受过公共危机应对和责任教育,并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接受此类教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前公众对于公共危机教育的认知十分欠缺。

(二)对公共危机应对知识及辨析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频繁爆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围绕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迅速发展并形成较大范围的影响力。从新媒体平台的舆情反应来看,很大一部分受众在公共危机中缺乏信息的辨析和应对能力。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地震应对的态度调查环节,问卷提出了情景假设,“如您通过微博、微信等非官方平台发现一条几点几分某地将发生地震的信息,您是否会选择相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7%的受调查人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不相信,是地震谣言”。一部分受访对象表示,由于缺少地震等灾害的应对知识,因此并不具备完整的灾难危机信息辨识能力。在网络新媒体谣言的煽动下会产生心理恐惧,并会采取转发等形式通知其他亲友。另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在此类危机事件面前,自己由于缺少相关的知识和辨别能力,因此会信赖政府或权威报刊的信息发布。由于受众对公共危机辨析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危机爆发时网络谣言的喧嚣尘起与肆意泛滥。

(三)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和责任意识欠缺

在调查中,问及“您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是否了解”“您对天津塘沽爆炸事件是否了解”“您对招远麦当劳案是否了解”时,可以发现62.9%的受访者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较高,但同时也表示如果自己遭遇此类事件,并没有冷静应对和自救的能力。在应对地震灾害的避震安全知识调查中,有27.2%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在媒体中看到地震中自我保护常识的教育视频,但自己从未认真学习和演练,并不完全了解在地震中的自救方法。由此可见,尚有很大一部分公民缺少公共危机应对意识和相关知识。这也凸显出加强公民公共危机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当前来看,我国公民尚且“缺乏危机发生之前的积极预警意识”[2]。很多公民在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看到危机发生时,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存在较强的侥幸心理,因而对公共危机应对持冷漠态度,无法意识到自己作为现代公民在公共危机中的责任。不仅无法在危机爆发时进行自救,更无力对他人施救,甚至在公共危机事件出现时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而为事件的处置增添负担。

三、优化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的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应对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应从政府、大众传媒以及学校三方主体出发,进一步优化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的模式,建立多位一体的危机责任教育体系。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常态化危机责任教育模式

在突发公共危机时,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正是对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真实考验。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的重视,充分认识公民责任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关键作用。树立危机教育的人本化理念,在政府工作中有计划地融入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公民责任教育,并形成严谨、明确的规章制度,将责任逐层落实到底。从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说,在日常公务中,政府应加强公共危机的预防,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并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危机公民责任教育机制。同时,应严格执行重大事故领导与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其次,进一步加大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教育投入。成立专门的公共危机研究与预警机构,重点开展公共危机的预防及措施研究。对从事危机应对的专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面对危机时的决策能力和对公民的教育引导能力。再次,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到公共危机责任教育中来。“民间力量是对政府工作的极大补充”[3],应广泛联合公益组织、教育团体等民间力量,通过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让他们成为公民公共危机责任教育的主力军,扩大公民责任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最后,应当建立常态的培训演练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民众应对公共危机的技能,有效地预防公共危机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二)依托媒体舆情引导优势加强公共危机及公民责任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历了诸如非典、禽流感、上海外滩踩踏案、天津塘沽爆炸、昆明暴恐案等公共危机事件,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危机爆发的过程中,围绕事件的媒体消极舆情对社会成员的身心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此,大众传媒应积极承担起舆情引导和公民责任教育的任务,依托媒体在舆情引导和教育宣传方面的信息交互优势,开展高效的公民责任教育。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大众传媒应通过加倍的努力,准确、迅速、及时地向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对公共危机舆论建立正确合理的导向,稳定社会公众的情绪,树立政府危机管理的良好形象,引导公众配合政府共同应对危机。同时,在日常的宣传报道中,媒体应加强与公民责任教育相关的公共危机应对信息推送。例如媒体应定期发布灾难自救紧急避险常识。呼吁民众树立危机意识,倡导民众学会应对危机。使公民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政务平台的如实播报,不断提高危机防范和责任意识,增强危机应对能力。

(三)将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教育在公民责任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系统性优势,这决定着学校必然是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责任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学校应将公共危机与公民责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体系当中,贯穿于小学、中学与大学生的整体教育过程。各个学校应定期开展危机模拟演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救与救人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最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相关知识,例如了解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自然灾害等应对方式,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保障自身人身安全的方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公共危机责任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危机面前能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加强自我保护的同时兼顾他人,而且也可以使他们在危机事件面前做到不造谣、不传谣,自觉维护社会的稳定。此外,学校应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教育讲座,邀请社会专家和危机亲历者到校与学生交流互动,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总之,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努力,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社会的稳定,助力危机事件的平息。为此,政府、大众传媒与学校等教育主体,应积极承担起公民责任教育的神圣职责,积极建立互为补充和促进的协同教育体系。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增强公民应对公共危机的履责能力,从而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贡献力量。

[1] 黎桦林.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239.

[2] [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2.

[3] 李红艳.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新思考——以“4·20”雅安地震为例[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2):88.

〔责任编辑:张 毫〕

2016-10-19

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对策研究”(12542311)

王永明(1972-),女,主任,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D90

A

1000-8284(2016)12-0030-04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公民危机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危机”中的自信
十二公民
制度建设: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石——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