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引领区域科技产业新发展

2016-02-09 00:51杨云帆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校地华南理工大学专利申请

◎ 本刊记者 杨云帆

华南理工大学: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引领区域科技产业新发展

◎ 本刊记者 杨云帆

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学校创新源头作用,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近年来,学校承担企业横向委托课题4500余项,超过1500项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为相关产业解决了近万个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有力支撑了包括广汽、华为、珠江啤酒等一大批高科技或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目前,学校转变思维模式,融入新常态下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站在学科最前沿,积极自主创新,发挥华工科研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一是集中学校力量,围绕新常态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突破单一学科束缚,在已有的13个国家级、90个部省级科研平台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交叉学科科研平台组建和科研平台联动机制建设,突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争取在校内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化工、新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五个自主创新研发体系,全面覆盖广东省战略性主导产业,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市的重大科研项目,更加有效的推动科技成果原始性创新积累、集成性创新突破和交叉性再创新,为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提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坚持以转化促保护,充分发挥学校专利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作为一所以工见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南理工技术储备雄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一直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2014年学校专利申请量为2214件,接近广州市其他高校专利申请数总和,2009年以来,学校专利工作成果突出,共获中国专利奖16项,居全国高校第一。1997年,华南理工大学是广东第一个获得国家专利金奖的单位,时隔17年的2014年,华南理工再获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2项,并且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首位。《2015中国大学评价》中华南理工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指标排名全国高校第一。站在已有的成绩上,学校将坚持通过专利转让促进保护的路子,通过制定加大专利申请、转让激励措施力度,积极推动校内专利成果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让楼阁中专利实实在在的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将学校的发展积极融入地方的发展,以机制创新为先导,全面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以及高校科研工作与地方产业技术发展互动双赢的“点线面”长效产学研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特派员建设、通过特派员积极建设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为“点”,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学校加大力度联合产业力量组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产学研创新联盟为“线”,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为基础,引导企业和学校科研团队从单纯的项目合作转向长期的战略合作,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加大力度推动校地共建创新平台为“面”,将研究的重点向下、向产业的前端推进,实现学校科技成果和相关产业全方面对接,积极推动广东省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是通过与广州、东莞、珠海等地合作共建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布局校地产学研合作,将形成以学校为源头、广州为中心、东莞、珠海为东西两翼、辐射支撑全省的产学研合作战略布局和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到科技成果转化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校地协同创新体系,预计每年有超过500项的优秀科技成果依托于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在广东省内进行转化,为社会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

猜你喜欢
校地华南理工大学专利申请
基于校地共建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探析——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经纬图书馆为例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梁文峻、巫金隆、黄靖鸿、吴国杰作品
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智军
专利申请三步曲
药品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