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口号”蕴藏着中共成功的密码

2016-02-09 07:28:15
新传奇 2016年48期
关键词:纪律军队革命

“我们的口号”蕴藏着中共成功的密码

1948年,毛泽东写了一首五言诗“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毛泽东将其称为“我们的口号”。该“口号”深刻揭示了军队、生产、纪律与革命胜利的关系,蕴藏着中共成功的密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之所以能抗击一半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根据地特别是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军队向前进”,体现对开展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

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但是,对武装斗争和在哪里搞武装斗争的认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血的代价换来的。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从内部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党的领导人没有重视抓军队、搞武装斗争。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于三次“左”倾路线导致的失败,毛泽东认为,主要是盲目夺取大城市脱离了实际,他提出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不断扩大人民武装力量,以求红色政权发展波浪式地向前扩大。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武装斗争和在哪里搞武装斗争的认识,进一步成熟起来。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凶残的日本侵略者,毛泽东指出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真理。

1946年是国共两党在和平谈判和武装斗争两个方面胶着较量的一年。当毛泽东看到国民党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时,就指示各地必须抓紧练兵。6月,全面内战爆发。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毛泽东指示各部不惜放弃一些城市和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求争取达到敌我力量的平衡并超过它。到1947年12月,毛泽东在杨家沟会议上兴奋地说:“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可以说,抗战胜利至1947年底是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期。

“生产长一寸”,体现对生产斗争和经济技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武装斗争需要物质基础,离不开生产斗争和经济技术工作。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认为“经济问题相当的解决,实在值得每个党员注意”。他将“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作为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之一。

抗日战争更是需要物质基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之所以能抗击一半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之所以能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根据地特别是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通过劳动解决了吃的、穿的问题,还通过发展机器工业生产,增强了对工业、技术和管理的认识,增强了对整个经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对不久的将来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认识。

大生产运动还对革除轻视生产劳动、轻视经济技术工作、轻视劳动者的错误的旧观念,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人民至上、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新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延安有些干部也存在着愿做党政军学工作,不愿做经济技术工作的问题,甚至有的女同志不愿嫁经济工作者,似乎认为他们是不大有名誉的人。毛泽东批评这些观点都是错得很的。

可以说,至1947年7月解放军所以能转到优势力量的一方,与全党全军重视生产和经济工作密不可分。

“加强纪律性”,体现了对党的纪律和军队纪律的重视

一个没有铁的纪律的党是不可能有领导力的,一个没有铁的纪律的军队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加强纪律教育,严明纪律,无疑是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

毛泽东、朱德在带领红军第四军自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发布的布告中就提出:“平买平卖,事实为证,乱烧乱杀,在所必禁。”他们为红军规定了三大纪律:一、不拿工人、农民、小商人一点东西;二、打土豪归公;三、一切行动听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严肃地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

毛泽东认为军队要有统一领导和纪律,才能战胜敌人。党也需要统一领导和纪律。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说:“一个军队,要有统一纪律,要听号令:立正、稍息、向左看、向右看、开步走、瞄准放。不然敌人在前面,一个往东放,一个往西放,是要被敌人消灭的。党这个军队也是一样,没有统一纪律,没有民主集中制,没有民主或者没有集中都不行。”

解放战争开始后,为防止部队进城后在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上出现偏差,毛泽东要求向全军施行政策与纪律教育,指示:“我军到任何地方,原则上不许没收任何商店及向任何商人捐款。官僚资本,在该地成为根据地时,亦只许由民主政府接收经营,不许军队没收或破坏。”

“革命无不胜”,体现了对革命必胜的强大信心

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关注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有三点:重视军事工作,走符合中国实际的武装斗争的道路;重视生产和经济技术工作,既增加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又减轻其负担,夯实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重视加强党和军队的纪律,增强党的领导力和军队的战斗力。毛泽东这首五言诗所体现的重要思想,发端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于解放战争中。最终,“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以口号的形式于1948年11月正式产生了。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进一步丰富了这首诗的思想。面临夺取全国胜利的新形势,军队怎样向前进?毛泽东指出:“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时,党和军队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面临夺取全国胜利的新形势,生产怎样长一寸?毛泽东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面临夺取全国胜利的新形势,怎样加强纪律性?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们的口号”揭示的真理对今天仍有重要启示

“我们的口号”对今天的重要启示至少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人民军队只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前进,才能发挥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钢铁长城的作用。没有一个与时代同步伐的过得硬的人民军队,霸权主义及其追随者总是要欺负中国的。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指出的,把“力量”二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都没有用。

其二,生产和经济技术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此条件下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才能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力量”就是空的。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重视这个基础把革命搞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也一定能够通过重视这个基础,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搞成功。

其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只有自觉地加强纪律性,才能在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发挥其领导力和战斗力。一个纪律松懈的党是不可能有领导力的,一个纪律松懈的军队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严明纪律、步调一致,这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搞成功的可靠保证。

(《北京日报》2016.11.21)

猜你喜欢
纪律军队革命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4:00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纪律
故事大王(2016年6期)2016-07-21 17:42:08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24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