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分析

2016-02-08 03:11王春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胃癌营养实验组

王春艳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ICU室,江苏 无锡 214062)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分析

王春艳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ICU室,江苏 无锡 214062)

目的 探究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实验组应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评估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BMI、ALB、TLC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实验组患者BMI、ALB、TLC及A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显著高于实验组的8.00%(P<0.05)。结论 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早期营养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早期营养护理;胃癌;术后;营养;效果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切除治疗,但临床发现,较多患者在术后易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这十分不利于手术切口愈合及患者预后,因此,为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1-2]。我院为了探究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对该类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手术指征,且在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放化疗,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存在严重合并症、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实验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2.42±3.22)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52.38±3.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普通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按照主治医师的吩咐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结合患者的喜好为其提供相关的饮食干预,向其简单讲解胃癌的相关知识,为其布置温馨、安静、舒适的养病环境,手术后48 h对患者实施营养护理等。

1.2.2 实验组

应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参照对照组患者,具体干预措施为:术前,将鼻饲管以及胃肠减压管一起插入患者的胃中,手术过程中,将鼻饲管置于距屈氏韧带20 cm远端空肠处,确保鼻饲管通畅。术后第1天,经鼻饲管将肠内营养混悬液注入,注入速度为30 ml/h,总量为500 mL,若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现象,第2天可加至1000 mL,注入速度为60 ml/h,第3~6天可加至1500 mL,注入速度为100 ml/h。同时,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肠外营养,主要经深静脉导管向其匀速注入静脉营养混合液,时间约为1周,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对患者实施静脉输注前,护理人员应主动和主治医师沟通,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实施营养输注,合理控制输注速度,使营养液的温度保持在38℃~42℃,为避免堵管,应使用温生理盐水对管壁进行冲洗。在对患者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指标,若发现患者存在有咽喉不适、腹痛、腹泻等现象时,应立即控制输注液的温度及速度,若发现患者存在发热现象,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并作出相关的处理措施,避免引发感染。

1.3 评价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评估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营养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上臂围(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及淋巴细胞总数(TLC)。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营养评估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BMI、ALB、TLC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BMI、ALB、TLC及A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营养评估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营养评估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BMI(kg/m2) AC(cm) TSF(cm) AMC(cm)实验组 干预前 19.18±4.21 20.43±4.56 0.94±0.31 19.46±3.88干预后 22.32±4.89*# 22.58±4.92* 1.05±0.34 20.58±4.21对照组 干预前 19.24±4.26 20.47±4.60 0.95±0.29 19.50±3.86干预后 20.30±4.35# 20.58±4.66 1.02±0.30 20.55±4.23

表2 两组患者的营养评估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营养评估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ALB(g/L) TLC(×109/L)实验组 干预前 29.69±3.68 1.23±0.41干预后 35.52±4.25*# 1.58±0.43*#对照组 干预前 29.70±3.71 1.25±0.39干预后 32.41±4.12# 1.34±0.4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显著高于实验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随着近些年人群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胃癌的患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人群的身心健康[3],临床发现[4],大部分胃癌患者由于常存在吞咽困难、恶性呕吐、进食难度大等现象,加上身体代谢增加,因此,该类患者较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

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治疗胃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手术的创伤较大,且加上围术期间患者需禁水、禁食,易导致患者的营养障碍加重,为保证患者营养,对其实施营养干预十分必要[5]。本研究为探究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对该类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研究发现,对患者实施早期营养干预,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促使消化道分泌激素,促进肠蠕动,且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比于普通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有助于患者预后。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组胃癌术后患者的BMI、ALB、TLC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患者BMI、ALB、TLC及A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显著高于实验组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早期营养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1] 闫平平,路培霞,席金川,等.个体化营养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5,21(12):188-189.

[2] 史亚丽,李彦平,吴爱须,等.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0):1199-1200.

[3] 郭丽丽.观察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J].心理医生,2016,22(11):181-182.

[4] 应佩秀.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9-670.

[5] 林桂兰.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供给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 34(33):7050.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6.10.161.02

猜你喜欢
胃癌营养实验组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