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凤波,李秀荣,窦槐香
(怀柔区中医院,北京 101400)
通过互联网+调研偏远山区居家护理的需求
田凤波,李秀荣,窦槐香
(怀柔区中医院,北京 101400)
利用互联网+对北京市北部山区某乡镇的15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居民对居家护理的需求。调查显示,有85%的居民对居家护理有需求,主要集中在输液、打针、导尿、鼻饲和康复等方面。
居家护理;需求;互联网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对北京市北部山区某乡镇长期居住的1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偏远山区老百姓对居家护理的需求。该乡镇距城区65公里,是北京市满族乡之一,以农业经济为主,有24个行政村11000人口,大部分行政村分布于山区,距乡镇卫生院20公里左右。大部分农民靠农作物生活,体力劳动较重。每个行政村到卫生院的交通不方便,就医不方便,以“养病”为主。
1.1 调查对象
借助于互联网对1500名常驻居民进行数据收集,进行数据分析。此数据均来自该乡镇村民,故数据可靠性高,有较强的说服力。
1.2 调查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2015年10月,利用1个月的时间走访24个行政村1500名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填写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对体检数据运用进行分析、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人数统计1500名,遍布24个行政村。其中男性38.5%,女性61.5%;年龄35~85岁,60岁以上老年人占70%。
2.1 常见病
以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管关节病、腰间盘突出以及颈椎病、癌症等,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呈高发态势,癌症也正在逐年增多。见表1。
表1 常见疾病
2.2 居家护理需求
在1500人中,有85%的居民有居家护理需求主要集中在上门输液、打针、导尿、换药、更换鼻饲管以及康复指导,对不同的护理需求相关数据,经状态分布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护理需求数据符合正态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居家护理需求
3.1 居家护理需求量大
(1)就医理念陈旧。该乡镇居民长期生活在深山区,又是以农作物生产为主,因此养成了小病靠“养”,大病靠“拖”的就医理念。
(2)知识缺乏。在治疗上,存在长久、不规范的问题。对于骨关节病、腰间盘突出的病人,有80%的人早期忍耐,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采取外敷膏药,服用止痛药,中成药治疗,效果一般,仅有10%的人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接受手术治疗,后期的康复受到影响,复发率高。同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能长期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服药不能规律。
(3)交通不方便。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在家里需要得到治疗和护理。调查显示,有85%的要求,特别集中在输液、打针上。
3.2 护理工作现状
卫生院4名护理人员全是中专毕业,在护校读2年专业基础课、到二级医院实习1年,就到卫生院工作。基本功不扎实,体温单绘制不标准、重病人抢救时不知所措、记录护理记录单语言不通、专业术语不懂。另外,最主要的是缺乏专科护理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懂得护理专业的职业内涵、不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
3.3 居家护理工作开展难度大
社区护士到底要做什么?怎样做?入户护理的流程、职责、标准和权限。还有,入户输液看护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投诉作为主体的医疗机构改如何应对、社区护士是执行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治疗后的延伸护理还是遵照们本医疗机构的医生医嘱,哪个是参照物?种种问题让医护人员难以开展工作。
3.4 应对措施
(1)开发新工具,形成“环”形护理。如何能够让社区的医疗机构了解和感知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就要通过互联网+研发出新的工具,使市级的三级医院、区级的二级医院和乡镇的医疗机构共同使用,做到患者信息、医疗救治情况、在医院护理互联互通。要以人为中心,继续延续上级医院的药物、饮食、功能锻炼等的护理工作,还要就患者的居住环境、家庭以及心理因素由基层的医疗机构做深层的指导。笔者认为,居家护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家“养病”的慢性病患者的护理[1],二是经过二级或者三级医院诊断治疗的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2-3],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显著的特点是用药、康复护理的依从性相对较好,而在家“养病”的患者,依从性较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健康教育方面,所以居家护理的侧重点不同[4]。这样通过互联网+,利用统一的技术手段,做到互通互联,形成一个“环”型,进行运转。
(2)居家护理的主体是护士和患者。护理工作由医院转到患者的家里,护理人员和患者是主体,护士要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同样,还要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基本的护理技巧来延续居家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社区护士直接到患者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长期疗养的慢性病人、残障人、精神病患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居家护理看似是没有医院护理那么重要,其实居家护理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医院护理。医院护理只是一个阶段,一个短时间的护理,而居家护理是对一个人、一家人、一个社区的整体护理状况的进行和延续,是一个非常大的护理工作范围。因此,需要有大量的、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才。
(3)机制体制是关键。各地政府要出台整套的机制体制作保障,使互联网+确实能发挥作用。例如:护理人员待遇、工作时间、出行方式、居家护理流程等。
总之,目前开展居家护理存在着人、才、物以及制度保障。其中人才最关键,有了人,一切技术都能够应用。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以及留住护理人才,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现实而又长远的问题。笔者建议:将一个地区的护理人员看成一个整体,做统一安排。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专科护理人员经过在医院的专业培训,具有知识、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35岁以后转到到基层工作,提高居家护理水平。护校毕业的新生,应统一安排在二级或三级医院工作,进行专科知识培训。
[1]花莲英,廖四照,王文娟,等.建立模拟家庭病房培训社区护士以提高居家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 456-458.
[2]张 玲,郭 红.老年人的居家护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5): 1290-1292.
[3]翟晓晴,李卉青,黄 敏,等.居家护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3870-3872.
[4]张 焱,季兰芳.长期居家老年人压疮发生风险与自理能力研究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2):1072-1075.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3.2
A
ISSN.2096-2479.2016.09.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