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 林建国 杨玉波
内河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更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中,许多内河成了生活污水的排污管道,也有部分小企业偷排偷放,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水环境污染给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城市水环境治理也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污染水体的治理技术主要有三类[2]:一是物理方法,通过工程措施进行疏挖底泥、引水稀释等,但往往治标不治本;二是化学方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去除污染物,但花费大,并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生态修复,利用培育的高等植物或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富集、转化、吸收及降解而使水体净化的技术,具有效果好、低耗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以及不形成二次污染,景观欣赏等特点。近年来,生态修复也成为污染水环境治理的热点。
莆田市城区内河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内河总长400km,水面面积2.8万亩[3]。丰富的水资源不但为人们提供了舟楫之便,灌溉之利,还孕育了灿烂的莆田文化。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对滞后,大量工业污水、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达标处理直接排放,使莆田市的内河水系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水质状况堪忧。
根据莆田市城区内河分布情况,在市区范围内的河网设置了10个采样点,分别于2014年4月份、7月份和10月份进行了采样监测,测定了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6项化学指标,并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V类进行水质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法。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莆田内河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
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莆田城区内河水质污染严重,10个内河断面水质均超标,为劣V类水质,水质功能达标率为0。水质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10个断面均超标;10个断面水质的总氮浓度为2.69~13.62mg/L,其中3#浓度最高,超标倍数为12.6倍。其次,除4#,其他点位的氨氮浓度均超标,浓度范围为 0.50~10.51 mg/L,8#浓度最高,超标倍数为9.51倍。
因此,莆田城区内河水质富营养化状况严重,伴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河水体遭到污染,水质不断退化,已失去其使用功能,对市民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危害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危害了城市居民健康。
“荔林水乡”是莆田引以自豪的一大特色,抓紧内河整治,还“荔林水乡”美景,成为多年来大家关注的问题。内河污染会导致城市水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减弱,甚至丧失,进而破坏城市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恢复能力,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4]。
近年来,莆田市政府有关部门也进一步加大了城区内河水质的治理工作力度,通过采取清淤、清障、拓宽、护岸、截污、连通、引清补水、疏浚等措施,促进水系连通、水体循环流动,实现动水冲污[5]。经过治理,城区内河水质和沿岸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内河仍出现阶段性的河水混浊、散发异味和水浮莲疯长的现象。
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为物理措施,虽然能加快内河水体的交换和更新,对内河污染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河的污染状况,还会造成中下游的污染加剧。内河水流入木兰溪,最终注入兴化湾,也成为木兰溪污染和兴化湾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果不尽快修复城区内河的水环境,城市将面临资源性缺水的困境,也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浮床技术是一项成本低、效果好、生物安全性高的水环境生物修复的新技术[6]。该技术的原理是将陆生植物种植在漂浮于水面的浮床上,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矿物质和其他污染物,逐渐改善水质,通过收割植物将这些物质从水环境中移除。另外,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水变清[7];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系统能高效降解有机质,减轻有机污染[8];一些植物还能分泌对赤潮生物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抑藻物质,降低赤潮发生的几率[9]。
生态修复技术遵循河流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在治理河流污染的同时增强河流自身净化能力,更有利于河流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首先,生物生态修复适用于半封闭污染水体的治理。莆田市城区内河属于木兰溪北洋河网,河道弯曲、坡降较小,且受木兰溪河道闸门控制,整个城区内河属于半封闭水体,河道内水流缓慢,不利于水体交换更新,导致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较差,部分河段为“死水塘”或“断头河”。
其次,氮磷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容易被水生植物吸收和同化,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生态和环境改善。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城区内河主要污染源为各类生活污水和小型手工业、食品加工业、养殖场等家庭小作坊的生产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和总磷。
生态浮床修复技术在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的同时,又能营造赏心悦目的水上生态景观,是符合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技术。利用生态浮床修复技术,在内河中建立水上花园,与两岸的荔枝林带交相呼应,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干净、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
[1] PPP模式在城市内河整治中的应用[N]. 中国建设报, 2015-10-30(6).
[2] 王健胜,刘沛松,杨风岭,文祯中. 中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2, 40(20): 10554-10556.
[3] 人民网:莆田市长翁玉耀的经验之谈: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三结合”[EB/OL].http://www.fjwater.gov.cn/jhtml/ct/ct_3383_246582.
[4] 刘翔.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给水排水,2015(5):1-5.
[5]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城区内河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http://xxgk.putian.gov.cn/Depart_142/PublicItemView_62775.aspx.
[6] 戴青松,韩锡荣,黄浩,周大众,曹文平. 生态浮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水处理技术,2014(7): 7-11.
[7] 陈桂珠,马曼杰,蓝崇钮,等. 香蒲植物净化塘生态系统调查研究[J]. 生态学杂志, 1999 , 9 (4) :11-15.
[8] 桑伟莲,孔繁翔.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9(3):40-44.
[9] 杨小茹,苏建强,郑天凌. 化感作用在赤潮调控中的意义及前景[J]. 环境科学学报,2008, 28(2):2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