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开拓视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事业新发展
——第14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2-08 12:25杨凯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技史科学史教授

抓住机遇 开拓视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事业新发展
——第14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年11月24日至2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第14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130多位专家学者,收到论文百余篇。

会议特别邀请到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席艾夫斯莫斯·尼古拉迪斯(Efthymios Nikolaidis)、苏里南共和国驻华大使洛伊德·皮纳斯(Lloyd L.Pinas)、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赫尔曼(Konrad Herrmann)、秘鲁库斯科大学教授加马拉(Milton R. Gamarra)等外宾出席。

开幕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党委书记李廉水教授简要介绍了南信大的历史沿革、鲜明特色及学科建设的情况。南信大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气象人才摇篮”,有着悠久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传统。近年来,南信大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条“学科融合、文理交叉、协同创新”的科技史学科特色发展之路。此次会议在南信大主办,是科技史学界对南信大科技史学科建设的充分肯定,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研究的进程。

这是首次举办以“四大发明”为主题的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参会专家就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丝绸之路科学与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科学社会学视域下的中外科技发展历程,气候变化与科技文明等六个方面的议题,展开了广泛沟通交流。会议邀请了12位专家做主题报告,另设9个分会场,聚焦四大发明、交流史、气象史和天文史、技术史、学科史、计量史、综合史专题等多个领域,从历史、文化、气象学等多个角度开展交流。

1 “四大发明”研究的新突破

近年来,学界和社会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问题越来越重视,一些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问题,但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也产生了一些争议。

在中国造纸术起源的探究中,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李晓岑教授为核心的造纸史研究团队致力于破解“放马滩纸是否为真纸以及年代是否为西汉”难题。李晓岑教授通过考古材料的科学分析后指出“放马滩纸”应为“浇纸法”生产的麻质“西汉纸”,且经过初级加工。这一研究结论有助于回答“西汉纸出现的时代和工艺”这个问题,同时对认识中国造纸及其加工技术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指南针的发明,在过去90余年里围绕中国古代指南针研究的学术争论中,核心问题是:在磁性针状指南针出现之前,中国历史典籍上的司南究竟是什么?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和山西大学厚宇德教授对近一个世纪里中国古代指南针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回顾。在过去90余年中,王振铎、刘秉正、戴念祖等一批学者围绕磁性针状指南针出现之前中国历史典籍上记载的“司南”究竟是什么、勺形司南可行与否等核心问题进行了长期争论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周瀚光教授从古代堪舆学著作中发现了关于指南针的记载,证明堪舆学家们最晚至唐代就已经掌握了人工磁化技术,发明并应用指南针来确定南北方向并进而确定24个方位,发现了地磁偏角现象并掌握了使用指南针来纠正地磁偏差的方法。这一研究印证了沈括《梦溪笔谈》中指南针知识都来源于“方家”(即堪舆学家)的说法。

关于火药的发明,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容志毅教授从道教文献当中发现了最早的黑火药爆炸配方。公元364年的《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经》中记载了包括硝石、丹砂、雌黄、雄黄、乳香、青木香等古代黑火药的所有组成成分的炼丹方子,该丹方在现代实验室模拟试验中发生了剧烈的燃烧。说明至迟在公元364年,道士们就已经在炼丹时制造了多起火药爆炸事故,并初步掌握了防止爆炸发生的措施。

经过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李晓岑教授经过20多年的手工造纸技术实地调查和以“古纸”为对象的持续研究,发现了中国传统造纸中包括“浇纸法”和“抄纸法”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体系。一种为蔡伦系的造纸术,属于“抄纸法”;另一种“浇纸法”,产生的时间更早。两种造纸方法均起源于中国内地,造出的纸有明显不同的外形特征。浇纸法产生于西汉时代,是中国发明的最早的造纸方法;抄纸法可能是东汉以后发明的,为蔡伦系的造纸方法。这一发现在上述新突破中尤其引人瞩目。

2 更多科技手段和新方法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教授就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和机械史上集大成的世界第一的成就苏颂水运仪象台研究,报告了《苏颂为什么要建水运仪象台》,从古代科学追求的目标、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张力方面,解释了建造水运仪象台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就开始水运仪象台持续复原研究,这些工作能够深入理解其技术原理和细节,探究中国古代科技发明背后的技术传统与进路,逐步厘清真相,使中国古代传统技术重见天日,同时深化对现代科技的理解。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解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化凯教授报告了中国古代物理认识活动的特点,从各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物理认识活动从实践需求出发的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中国物理学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及发展缓慢的原因。胡教授指出:由于实践活动的需要以及研究兴趣的影响,古代不同的人群对于不同的物理现象各有特殊的关注,因而从不同的方面各自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将传统的造纸工艺和对古纸的检测分析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科学方法。以古代造纸研究为例,通过对现存古纸的科学研究,结合现存的文献资料和国内外手工造纸技术和纸的形态,可对古代的造纸技术以及纸张的性能等作出科学的分析。复旦大学陈刚教授通过系统的田野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地坑式纸槽的形制变化进行了探讨,认为原始的地坑式纸槽是与浇纸法相适应的一种形制,但随着抄纸法的出现和发展,地坑式抄纸槽发生了演变和发展。北京印刷学院施继龙教授,通过对大量样品进行科学测试分析,获得了丰富的印刷与书画材料物质组成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分结构及其呈色机制、填料、材料特征提取、材料测年断代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对考据与科学史的关系问题以及编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思考了有关科学史的方法论问题。刘兵教授的研究提示我们:科技史的研究一方面应重视考据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突破传统的局限,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包容的心态理解和应用更多来自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和其它学科等不同领域的新方法、新观念,推动中国科学史研究与国际接轨,实现新的发展。

与会学者一致同意,科学史是介乎自然科学和历史学之间的一种交叉学科,因此需要兼用两种学科的研究方法。科技史既要注重考据的研究传统,又要结合实地调查采访、科技分析和模拟实验等新方法。争论和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可以通过对文献考证、考古出土文物研究、传统工艺技术的调查等进行分析并找到明确证据,也有必要通过现代科技分析和模拟复原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3 全球视野下考察中国科学史

研究中国科学史,必须站在全球高度,从东西方比较、交流来看问题。各个地区的科学发展存在相互的交流和相互的影响,而不是彼此隔绝,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科学的传播理论,这有助于了解中国,也有助于了解外国,以及促进中外相互了解。

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艾夫斯莫斯·尼古拉迪斯教授探讨了东南欧的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苏里南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洛伊德·皮纳斯博士报告了技术教化与苏里南部落社区的知识战略;秘鲁库斯科大学加马拉教授报告了印加哲学与天文历法的关系;希腊雅典大学艾西玛克普鲁(Foteini Assimakopoulou)副教授探讨了巴尔干半岛和古代中国的联系;香港大学冯锦荣教授以丁先生、利玛窦和罗明坚为中心,论述了以科因布拉耶稣会学院和罗马学院等主要耶稣会学院所呈现的“耶稣会科学”(Jesuit Science)的出现及其与16世纪晚期意大利天文、计时及测绘仪器之制作事业的相互关系;来自台湾的刘昭民先生在历史气候变迁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五千年来的寒暖期周期性变化情形,讨论了西汉时代、唐朝时代以及南宋之暖期期间陆上丝绸的兴盛以及冷期期间陆上丝绸之路衰弱的因果关系。

赫尔曼教授对中国和西方(欧洲及其文化起源地埃及和巴比伦)的计量史进行了细致的比较,比较了发展进程中社会组织、计量学家的出身、计量技术领域、文化思想背景及计量本身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分析其相互作用之关系。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的计量的变迁历程,比较其发展过程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探讨了西学东渐过程中东西方计量的碰撞与融合,证明了中国计量史具有独特性,值得深入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纪志刚教授认为在中外科学知识传播和交流的研究中,对不同文明文本的审慎解读以及跨越文化空间的历史视角。通过对经典问题在不同文明中的表现形式,可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揭示科学知识传播与交流的历史意义与世界意义。

此外,聂馥玲教授对已经解密的几份日本地质调查报告进行研究,将白云鄂博矿的品质、矿量放在国际环境中对比,突出了白云鄂博矿在世界矿产资源中的地位。刘晓副教授对英国皇家学会与中国科学院的人员交流、高层互访、留学生派遣等多种合作形式,以及对中国科学特别是与发展尖端武器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尹晓东副教授根据美国宾利档案馆新近查阅到巴伯奖学金档案,梳理八位中国女性在密歇根大学物理系留学这一历史事件,分析了巴伯奖学金对培养我国女物理学家所起的作用。

上述研究有助于学界对中外科技交流的紧密程度有更深入的认识。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古代天文气象仪器展览,共展出了水运仪象台、擒纵器水钟、地平经纬仪等30种中国古代天文气象仪器,这是天文气象仪器首次展现在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上。同时,会议现场还演示了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技术。本次会议还将最新成果以科普的形式推广出去,《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江苏卫视、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造纸、火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和传播,提高了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李晓岑教授在会议学术总结中表示:科学技术史研究既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又质朴诚实,脚踏实地。他指出:未来全球最大的机遇在东方国家,东方的机会随之而来;中国是一个负有远大民族使命的国家,科技史工作者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民族使命;科技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尽最大的努力,把中国科技史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为中国科学技术文明的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会议从筹备到圆满闭幕得到了各个单位和与会者的大力支持。在大会闭幕式上,关增建教授和胡化凯教授进行了会议工作总结。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届会议是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高质量的大会,中华民族的科技文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值得我们科技史研究者继续深入研究。

最后,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当继续提高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的学术水平,引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史成长为一门国际性学科,力争使本系列会议成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杨 凯)

猜你喜欢
科技史科学史教授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刘排教授简介
“细胞呼吸”科学史的分析及教学建议
例谈科学史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一)
科技史引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可行性探微
中国瓷器凝结的科技思想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