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性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6-02-08 08:56:02李春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预见性预防性出血量

李春丽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性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李春丽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产后出血;预防性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一种主要原因[1]。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是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2],分娩过程中损耗过多血液,机体功能会变差,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应做好产后出血的预见性护理。为此,笔者随机选择在我院采取阴道分娩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近年来在我院采取阴道分娩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存在胎盘存留、凝血功能障碍等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研究对象的年龄在21~38岁,中位年龄28岁;孕37~42周,中位数为39周;孕1~3次,中位数为2次;产1~3次,中位数为2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孕周、孕次和产次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做好产前常规护理和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3],并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产后出血预防性护理[4],包括产前和产后预防性护理。

产前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①护士在产前1周对产妇进行护理评估,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存在的健康问题;②根据产妇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情况和心理状态,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其情绪和心理的异常变化,尽心心理疏导。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态度要和蔼可亲,语气温和,排解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③要为产妇讲解分娩方式、过程、所需时间、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注意事项等,使其深入了解分娩,克服心理恐惧感。④对于身体状况不佳的产妇,要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提高身体素质,指导运动锻炼。对合并高血压、贫血的产妇,要预测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①严密观察产后2 h身体状况,并测量出血量。②每15 min给予按摩子宫,挤出宫腔积血,注意子宫高度及膀胱充盈等情况,及时督促产妇排空膀胱,以免膀胱膨胀影响子宫收缩。③注意产妇情绪,提高焦躁和面色苍白者的关注程度,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出血量。

1.3 观察项目:准确测量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运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护理满意度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两组产妇护理满意情况和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的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推断,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的比较:对照组产妇中,产后2 h出血量为(147.2±26.3)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52.7±25.9)mL;观察组产妇中,产后2 h出血量为(87.4±25.7)mL,产后24 h出血量为(143.8±26.1)mL,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的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产妇的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之间的差异均由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对照组产妇的总满意度为70.9%,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度为94.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秩和检验表明,两组产妇护理满意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Zc=2.09,P<0.05);卡方检验表明,两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0.75,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和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 h内。其发病原因较多,如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和胎盘因素等。这些因素可以互为因果,也可以并列存在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可减弱肌纤维有效压迫血管而出血。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并存时,更易发生产后出血。

阴道流血、继发性贫血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为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果出血过多,可能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产后出血可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甚或威胁生命安全,护士应做好预防性护理工作。

为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可在产前和产后进行预防性护理,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好应急预案和措施,避免或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监测并及时了解产妇身体功能的变化情况,评估并排解产妇心理问题,开展分娩和预防产后出血的有关知识,使之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并顺利渡过分娩过程,避免和降低产后出血和大出血的发生机会。

笔者随机选择近年来在我院采取阴道分娩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产妇中,产后2 h出血量为(147.2±26.3)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52.7± 25.9)mL,护理满意度为70.9%;观察组产妇中,产后2 h出血量为(87.4±25.7)mL,产后24 h出血量为(143.8±26.1)mL,护理总满意度为94.5%,两组产妇的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和总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均由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和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预防产后出血意义远远优于最好的治疗。做好阴道分娩产妇产前产后预防性护理,要求护士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可以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显著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新敏.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97-198.

[2] 陆月娥,甘锦爱,周结芬,等.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317-318.

[3] 胡晓鹰,叶彩眉.实施预见性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63-65.

[4] 王琦伟,孙进亚.实施临床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14-15.

R473.71

B

1671-8194(2016)36-0266-02

猜你喜欢
预见性预防性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2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