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2016-02-07 06:50王娇娇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师工匠培育

王娇娇

(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王娇娇

(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产物.而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工匠”,高职院校作为开展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必须融入工匠精神,以院校为主导,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创新为理念,搭建创业园平台;以教师为媒介,建设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课程为载体,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等方面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1 概念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将“职业”解释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可以说,职业是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活动.而素养一词出现较早,《汉书•李寻传》记载:“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1],其中素养具有“修习涵养”之义.现代有学者将素养解释为“素质”,也有将其解释为“修养”,这两种的解释都带有片面性.素养不只是内化的、固有的精神体现,也表现为成长发展的态势.

如何定义职业素养呢?目前公认的职业素养有两种解释:一是学术界认为职业素养包含四个层次: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2];二是心理学界“素质冰山”理论,见图1,认为职业素养包含显性素养与隐性素养,认为1/8可看见的显性素养通过外在的形式进行量化,如职业资格证书、学位证书等,在职业教育领域中,体现于职业技能,而7/8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素养是内化于人,具有强大的内驱力,是一种精神的表征,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

工匠精神可说是“工匠”与“精神”的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对“工匠”的解释是“手艺工人”,“精神”更体现为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工匠精神体现为职业技术的文化,是在对职业技能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追求和坚守,简单说是主体所拥有的素养,体现为专业意识、操守、专业态度,与隐性职业素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工匠精神做职业素养,成为当今时代立足于职业教育长远的改革与发展[3].总之,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应一以贯之的实施对“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培养.结合当前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大背景,职业素养定义为以职业人为主体,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目标,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

图1 素质冰山示意图

2 工匠精神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形成的职业认识、理解、情感与态度[4].体现在职业认识、理解与情感层面上.高职院校学生也不例外,应形成专业性的职业意识,通过对职业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准备,为以后的择业、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4].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将工匠精神提至意识层面,思想发生改变,深层次理解工匠精神,内化于头脑中,对职业产生某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情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于无形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2.2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的范围内形成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惯传统[1].实际而言职业道德侧重于行为规范,即行为准则.高职院校通过圈定职业道德的范围,切入具体层面即行业或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协调责任与义务关系,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学生严格以工匠精神对待职业活动,遵守职业中的规则与程序,明确责任体现,履行职责,形成强烈的责任心,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做到精益求精,实现自身价值,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荣誉,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2.3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5].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在职业选择之初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秉承工匠精神理念,端正职业态度,提升职业认同感;在职业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形成敬业奉献、勤于业务、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态度,最终提升职业素养.无论在职业选择之初还是在职业工作之中都应时刻谨记工匠精神,利于高职院校学生保持升华的职业态度,也能保证优秀学生热情饱满地走向未来的职业和生活[6].

3 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途径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7],显然与市场职业需求是密不可分.而职业素养的培育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核心要素.因此,高职院校应呼吁工匠精神,探索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实现人才与市场的匹配化.

3.1 以院校为主导,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以就业为导向,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实施校企合作时,高职院校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始终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不应将责任与工作全部推给企业,片面地认为只要企业深入参与,便能取得预想的效果,未能明白合作的真正意义.尤其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高职院校仍应与企业共同管理、合作育人[8],对学生从选拔到评价反馈都全过程、渗透式的参与进去;二是将企业文化精髓与校园文化相融合,高职院校多汲取企业优秀的文化,企业中无时不体现工匠精神,学生努力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积累工作经验[9],感悟职业的价值,提升职业认同感,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三是高职院校须读懂企业要求,以企业量化行为规范与操作规程严格培育学生,使学生端正职业态度,学会责任内化于心,拥有高度责任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努力拼搏的特性,培育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工匠来源于一线,来源于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必须融于企业之中,以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培养优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3.2 以创新为理念,搭建创业园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聚焦于职业教育,创新仍是不可忽略的.高职院校在搭建创业实践平台需做到:一是高职院校学生内化创新意识,以创新理念为行动导向.学校在大力宣传创新,烘托创新氛围时,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使心中存有创新的火苗,在浓郁的创新环境中点燃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如最近央视推出的《创新之路》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或在学校举办实践性的技能大赛,从观念、策划到实施整个流程中都追求创新,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二是创业实训实践基地的搭建,建立高职院校创业园,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平台.创业园是一个群体组织,学生在仿真的实训基地中接受各方面的训练,学会学习交流,使高职院校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如创业指导、创业资金等,努力将学生汇聚的创新创业想法付诸实际行动中,也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保障机制.工匠精神是在恪尽职守基础上的创新.以创新为理念,在创业实训实践平台上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正是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3.3 以教师为媒介,建设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既应具备专业知识,也应拥有职业素养,以双重角色指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建设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双师型”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观念.对“双师型”教师而言,需拥有适时性的职业素养,即具有在企业的实践经验,能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将企业文化素养与学校理论知识教学紧密结合于教学过程中[10].教师以此观念为导向,努力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二是“双师型”教师努力学习参加职业教育相关理论的培训[11],在遵循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律的同时,于培训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争取成为表现优秀、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为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做好中坚力量;三是“双师型”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注重体验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置相应的情境,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其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中“双师型”教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可切实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是代代传承的,离不开师傅细心的指导与带领,当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则是传统师傅的现代化表征.因此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对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3.4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多重复杂的时代使各行各业充满着竞争,单一型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观,做好职业选择.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进行价值观教育,贯穿于课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在课堂上,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职业就业指导,形成职业观着力点.在活动中,主要是职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通过举办各类不同主题的职业活动周,展示一系列特色活动;二是高职院校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管理是保障,管理不仅保证职业基本素养的正常开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规范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行为养成,实现管理育人目的[8].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性,高职院校应建立规章制度,实施质量管理,硬性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此外学生需进行自我管理、自我陶冶,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使自己成为职业中受欢迎的人[12].通过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共同实施,在被动与主动双管齐下的学习中完成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工匠精神是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是培育应用型、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力资源附加值的体现.因此,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使学生走向社会的成功法宝.

3.5 以课程为载体,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思维定势是最为可怕的.由于传统高职院校没有准确定位,出现了众多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13].学生要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方位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狭义上讲,人文素养教育是学校对学生有关人文素质培养的活动[14],是修养的体现.实施人文素养教育要做到以下两点:其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并不是单纯地讲述党的思想与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事的原则.虽然各高校目前已将其设为公共课程,但并没有强有力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应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使课程生活化,针对性、实效性地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角色.其二,高职院校在课程方面开设专业知识课程,也应选择人文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多一些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的课程[13].“现代礼仪”“艺术导论”“沟通心理学”等课程都能帮助学生更多地认识世界.其中“现代礼仪”是让学生懂得并学会人际交往,提升自己的修养与气质;“艺术导论”是培养学生在掌握艺术常识的基础上,增强人文素质;“沟通心理学”则是实用性极强的课程,一般以案例式进行课程的讲授.这些具有明显人文素质特征的选修课对开启学生学习之旅,激发学生创造力,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有着毋庸置疑的效果.工匠精神的落实首先是进入课堂,但最为重要的是课程开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须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实实在在的开设课程.

4 结语

职业素养的培育不是单纯“为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人生作准备”[15].高职院校应在社会大力号召工匠精神的背景下,采取恰当措施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使其成为学生个人的行为方式导向,努力向“工匠”迈进.

[1] 杨千朴.职业素养基础[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 江欣怡.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3] 袁源.阐发“工匠精神”走向融合共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15(3):1-4.

[4] 陈向阳.强化高职生职业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职教论坛.2009(29):60-61.

[5] 艾建勇.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6] 陈宏武,陈鑫.全人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3(11):95-96.

[7] 罗忠实.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7):93-94.

[8] 张金磊.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J].教育评论,2013(3):66-68.

[9] 袁小利.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现状与教育优化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0] 倪凌.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的必要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01-104.

[11] 潘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初探[J].教育探索,2014(12):134-135.

[12] 毛建梁.在自我管理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36-37.

[13] 李月波.高职生职业素养养成中加强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92-93.

[14] 石菲菲.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5] 刘秀峰.简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2(34):74-76.

(责任编辑:李 平)

Fost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dvocating Craftsmanship

WANG Jiao-jiao
(School of Vocat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Craftsmanship is the product of the times and the initial aspiration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to produce craftsmen. As the entities to carry forward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lead in adopting craftsmanship in explor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schooling; they should set up platforms for entrepreneurship in light of innovation;they should cultivate competent teachers of integrity with double professional tittles; they should ensure correct professional concepts are formed and fxed on students; they should take the curricula as carriers to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ncluding humanities and culture.

craftsmanship;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ies

G718.5

A

1008-5475(2016)04-0069-04

10.16219/j.cnki.szxbzk.2016.04.016

2016-08-11;

2016-09-10

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资助项目(VTNE052)

王娇娇(1991-),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王娇娇.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4):69-72.

猜你喜欢
双师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