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有效性分析

2016-02-06 15:20邱俏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

邱俏峰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脊椎肿瘤患者治疗领域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脊椎肿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均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再选取以往采用常规放疗、化疗治疗的脊椎肿瘤患者45例进行对照(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生活质量改变,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骨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及治疗效果更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有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7例出现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用于脊柱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还能降低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脊柱肿瘤;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有效性研究

脊柱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的肿瘤骨转移性肿瘤,在所有癌症患者中约占5%~10%,且最常见的是胸椎肿瘤,约占70%。顽固性疼痛是脊柱肿瘤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以往临床主要采用放、化疗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患者的疼痛症状难以缓解。开放性手术往往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也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并且术后恢复期较长,继而耽误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时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手段,其是在影像学设备的指导下,经皮穿刺进入病变的椎体位置,并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继而缓解疼痛,稳定脊椎,并恢复椎体硬度,进一步防止椎体坍塌。此技术一经问世便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领域,并取得较好的反响,后广泛应用于椎体破坏性疾病。本院自2011年1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以来,治疗的45例脊柱肿瘤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脊椎肿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5~79岁,平均(61.0±5.9)岁,病变椎体部位:胸椎29例,腰椎11例,颈椎5例,原发肿瘤:结肠癌4例,乳腺癌16例,肺癌10例,前列腺癌4例,肝癌2例,宫颈癌2例,不明来源7例),均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再选取以往采用常规放疗、化疗治疗的脊椎肿瘤患者45例进行对照(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8~80岁,平均(62.5±6.5)岁,病变椎体部位:胸椎27例,腰椎14例,颈椎4例,原发肿瘤:结肠癌3例,乳腺癌19例,肺癌11例,前列腺癌2例,肝癌3例,宫颈癌2例,不明来源5例)。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病理性骨折以及神经脊髓压迫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等。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术前检查

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x线以及病变椎体部位CT扫描、MRI以及ECT全身骨扫描等检查,确定病变椎体的确切位置以及数量、椎体后壁的完整度以及脊柱受压程度。并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肝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以及肺部正侧位片,确定患者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并排除手术禁忌证。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局部放疗,全身化疗,并予以双膦盐酸以及口服止痛药等,并定期x线复查。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具体操作: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局麻,对于剧烈疼痛不能完成手術者,术中予以静脉麻醉。腰椎穿刺经椎弓根人路,胸椎还可经椎弓根旁入路,穿刺过程中调整穿刺角度直达病变椎体病灶内或者椎体前1/3处,将提前备好的骨水泥在CT指导下注入椎体,若操作中出现椎管内或椎间孔内渗漏骨水泥则立即停止。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注射量,骨水泥热效应凝固后拔出穿刺针,患者制动15min,送入病房观察。

1.4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以及脊柱稳定性,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疗效评价:(1)疼痛评价。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评价,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疼痛分值为5级,即0级:0分,无痛;I级:1~3分,轻度疼痛;Ⅱ级:4~6分,中度疼痛,用药第一阶梯止痛药;Ⅲ级:7~9分,严重疼痛,应用第二阶梯止痛药;Ⅳ级:10分,剧烈疼痛,应用第三阶梯止痛药。然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24h、3个月、6个月VAS评分结果。其中0~I级表示有效,Ⅱ~Ⅳ级表示无效。(2)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包括6项(进食、上厕所、穿衣、行走、梳洗、洗澡),每项有4级:1分:自行完成;2分:自行完成存在轻度困难;3分:需要帮助方可完成;4分:不能自主完成。(3)脊柱稳定性评价。经过治疗后6个月复查x线,并测量病椎的高度(包括椎体前、中、后缘),评价是否存在椎体塌陷。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手术情况

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手术在c臂透视下完成,未见患者发生穿刺副损伤、椎管内血肿、脊髓压迫症状、神经根压迫症状、肺栓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且手术无死亡病例。胸椎注入骨水泥为2~4mL,平均(2.91±1.03)mL;腰椎注入骨水泥量在3~5mL,平均(4.12±1.95)mL。且术后未见明显神经症状,不予处理,23例患者出现下肢憋胀感,停止骨水泥注入后缓解或消失。

2.2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6个月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1.11%(32/45),对照组为15.56%(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8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各自治疗后24h内两组疼痛症状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疼痛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质量后,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5.56%,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脊柱稳定性分析

研究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椎体发生移位现象,也就是本组患者原来存在的生理曲度的改变以及成角和滑脱等现象未见进展,没有发生进一步压缩,也未见神经、脊髓压迫以及截瘫等。对照组中有7例出现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脊柱肿瘤是临床中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发生的部位,转移处的肿瘤细胞生长,继而破坏骨组织,骨质进一步吸收造成骨质破坏。肿瘤转移灶对椎体及其周围浸润导致患者出现腰背部剧烈疼痛,严重者还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并且极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长时间疼痛、脊髓以及神经压迫,往往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还可导致抑郁等精神疾病。疼痛是脊柱肿瘤患者最先出现的,也是最为主要的症状,早期可通过口服镇痛药缓解,但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后期药物难以控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治疗不断改进,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已经成为脊柱肿瘤患者治疗的重点。临床用于治疗脊柱肿瘤的主要方法有化疗、放疗、同位素治疗、手术治疗、双磷酸盐以及直通和姑息治疗等,通常情况下外科手术适用于神经、脊髓受累者,但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恢复时间也较长,并且不适合多发跳跃性转移瘤。化疗治疗一般时间较长,且副作用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饮食。

经皮椎体成形术首次报道是在1989年,用于治疗脊柱转移瘤,随着临床不断研究,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脊柱肿瘤的治疗。其是在影像学设备的指导下,将配置好的骨水泥注入病变的椎体内,继而达到止痛和支撑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术后患者创伤小,瘢痕小,并且并发症少,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据相关文献报道,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脊柱肿瘤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率高达75%-94%。但其止痛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者表示为以下几个方面:(1)热效应及毒副作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聚集时会产生热力及细胞毒性,并作用于椎体痛觉神经末梢,或直接作用于椎体内细胞组织,导致其坏死;(2)机械性效应:经骨水泥注入后,其在病灶均匀分布,能够起到一定的机械性支撑作用,继而预防椎体内细小的活动导致的疼痛;(3)血管性效应: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后,椎体内血管的供血被阻断,继而导致椎体痛觉神经末梢和椎体内肿瘤组织发生坏死。

本研究显示所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且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与传统的保守治疗相比,其对于患者的疼痛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患者,术后24h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最佳,术后6个月有效率高达71.11%,而保守治疗仅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可见,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說明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适应证广,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方法,并且还能与放化疗同时应用,其对于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参考应用。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