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16年10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王培安在参加活动时讲话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4亿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卫生计生部门多年来一直重视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以健康教育和促进为优先策略,实施五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增进新市民的健康福祉。
当日上午,以“关注流动人口健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为主题的“新市民健康城市行”全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北京在行动”宣传活动在京举行。
王培安表示,关注关心和维护流动人口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未来将通过部门间合作、地区间接力、以中国计生协为代表的群众团体的协同以及各界社会力量的动员和广泛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在流动人口中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新市民健康素养和主动利用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意识。
据了解,国家卫计委近期下发系列文件,在全国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五年行动计划,并将自2016年开始在全国创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示范企业、示范学校及健康家庭活动。今后一段时间,以北京市为首站的各城市将接力举办主题活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耿玉田向社会发出倡议,表示做好流动人口教育必须“政府做统筹、部门共携手、社会齐协同、人人来参与”,从源头为群众健身防病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卫计委在流动人口中全面落实11类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计划到2020年,全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达到95%,流动人口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达到100%,流动人口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日前,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
此次“乐享健康生活”开创性地提出了“5125”理念,即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按照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同时,“5125”的谐音“我要爱我”,方便记忆。这一理念强调公众应当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失眠、易怒、暴饮暴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非常普遍。在启动仪式上,情绪管理专家、国际教练联合会专业教练吴涛表示,长期的不良情绪状态将产生很多健康隐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甚至癌症等。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会对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为此,吴涛建议,公众应该首先学习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掌握一些实用技巧,以便有效管理情绪。当自己能够对情绪掌控自如时,可以将压力等看似负面的情绪化解,变成积极的动力。
(来源:《北京晨报》)
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表示,医疗行业需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动健康医疗信息化。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健康医疗信息化对优化健康医疗资源配置、创新健康医疗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建设健康中国,我们要抓住健康医疗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健康医疗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和便捷化,开展个人全面健康管理,推动精准医学研究,创新健康医疗服务业态,提升卫生监管与决策能力。
具体来看,健康医疗信息化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处在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突破期
随着近年来健康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在科学研究、健康医疗服务和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其采集、存储、组织、整合、挖掘、协同与互操作等技术正在酝酿突破。主要包括:基于多感知器和智能终端的健康医疗数据采集,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存储与并行计算、动态大数据的实时处理及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多元异构数据的深度整合,海量动态数据的学习、推理、预测与知识发现等。这些新技术的突破,将为健康医疗信息化驱动的创新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临床决策和精准医学研究提供支持
健康医疗信息化不仅把医疗服务推向智能化时代,更为临床决策和精准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效果比较研究精准分析包括患者体征、疗效和费用等在内的大型数据集,可帮助医生确定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
同时,利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有效拓宽临床医生的知识,减少人为疏忽,帮助医生提高诊治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集成分析诊治操作与绩效数据集,创建可视化流程图和绩效图,识别医疗过程中的异常,可以为流程优化提供临床决策依据。
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技术,能获得海量个体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数据,研究遗传性疾病和罕见病的发生机理,发现疾病治疗相关的靶标,以健康医疗大数据驱动精准医学研究,实现个性化治疗。
推动个人健康管理“三化”
精细化、一体化、便捷化是个人健康电子档案的优化目标。随着健康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汇聚个人全面健康信息、覆盖全体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云平台,能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份标准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并能及时方便地获取健康医疗数据。
电子健康档案云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推动慢性病、传染病、疑难复杂疾病等在线病情跟踪与咨询,减少重复检查带来的时间和经济负担,使个人健康管理更加精细化。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开发的疫苗接种提醒、处方遵从性提醒、药物相互作用提醒等功能,将有助于实现集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于一体的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同时,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分析全人群健康状况、发病和患病情况,将获取异常公共卫生事件情况,提高公共卫生监控的覆盖面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速度。
服务模式向个性化和智能化转变
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是创新健康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技术支撑。比如,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等收集个人健康数据,分析个体体征数据、诊治数据、行为数据等,应用自身量化算法、高维分析方法等大数据处理技术,预测个体的疾病易感性、药物敏感性等,实现对个体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个性化用药、个性化护理。
同时,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将催生健康服务新业态,使居家养老、居家护理、医养结合等健康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而基于社交网络的患者交流与医患沟通将更加普及,健康医疗机构可以更多地借助社交网络平台等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需求推送更适宜的服务。
努力实现数据开放共享与隐私安全保护的平衡
数据开放共享是健康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大数据应用价值的迅速显现,一些国家开始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以促进社会应用创新。
自2009年开始,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国家统一数据开放平台。但数据开放共享也对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在开放共享的同时必须强化健康医疗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
一要加强健康医疗行业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二要建立信息安全认证审查机制、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影响评估体系,以流程化、制度化确保信息安全;三要从技术上采取数据封装、数据分离、去除个人标识信息等措施以保护个人隐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 来源:《 人民日报》)
“除了挂号等一些大众所熟知的运用,‘互联网+医疗’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苗艳青。
“首先是诊断方面的运用,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检查,如拍片子,上级医院可以协助诊断,并且这个诊断是实时的,在5分钟内就可以给出结果。这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交流。”苗艳青向记者介绍,利用终端系统,患者在检查时,基层医生有读不懂的地方,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指导其检查结果以及如何治疗。利用终端,医生之间实现相互间支持、交流、指导。
苗艳青表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大陆于2010年开始建设医疗卫生信息网,并且选了一些省份做试点,如江苏省连云港市作为卫生试点市,利用网络提供医疗指导的相关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之间的服务,苗艳青解释说,通过网络化管理居民的健康档案,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可以看到病人的体检信息;病人做检查时,检查医生可以看到该病人在医疗机构的治疗过程。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诊断,尤其对皮肤病而言,将拍的片子传过去,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上诊断”,苗艳青表示,这是最容易实现“互联网+医疗”的专业。“比较高端、复杂的内科,暂时还没办法通过互联网实现”。因此苗艳青认为,“互联网+医疗”目前在大陆只能部分发力,而不能全部发力。
苗艳青指出,目前大陆发展“互联网+医疗”主要内容是信息的互联互通。她指出,互联互通包括病人、药品、医疗、收费、供应、保障等方面的信息。“但是在大陆,很多信息还未实现互联互通,如在基层医疗机构,网络有些还没有搭建起来,有些可能时断时续,没有稳定性。”
苗艳青表示,“我们也在探索服务提供过程中怎么去监管它,如‘互联网+健康管理’,这属于行政部门、医疗服务提供部门、患者、居民之间的互联互通。”
针对如何利用相关信息做一些分析与治疗,苗艳青认为,目前在大陆,大数据还没有利用起来,还未集成。相对台湾,大陆游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十几亿人生活在不同区域内,经济、文化、生活差异很大,因此目前在大陆实现大数据不太可能,这是目前遇到的挑战。
苗艳青介绍,为因应老龄化,“大陆目前正在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发展民营养老机构,以及让一级、二级的医疗机构做养老”,以推进医养结合。
她表示,“社区养老,老人住在家里,政府部门在社区内提供医疗服务,老人不出家就可以做。对失能率较高的老人,一是由专业的养老机构养老,派一些医疗机构人员定期或一直驻点在养老机构,对老人做一些量血压之类的照护。二是利用医疗机构做养老。现在很多人小病去社区、大病去三甲,一些一级、二级的养老机构在提供医疗方面较为困难,可以将它们转成养老机构。”
“在农村,有乡镇卫生院,作为医疗机构,它可以让失能老人住到这边来。一些老年病的护理、失能照护都可以在一级医疗机构内解决。”苗艳青说。
2016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30日上午在北京盛大开幕。论坛以“共享两岸+平台,网聚健康新生活”为主题,聚医养结合与健康产业之力、集互联网创新之智,构建智慧健康养老新生态。两岸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两岸互联网助力医养结合”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等热点话题交流经验,共享智慧。
全国2.2亿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近1.5亿患有慢性病,这使得中国老人的健康程度堪忧。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31日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精神高层论坛上透露了上述数字。他表示,中国下一步要加强老年健康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医养结合工作,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王培安介绍,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看,老年抚养比超过17.5%后,老年抚养比每升高一%,人均GDP的下降会0.2%。2020年左右我国老年抚养比将超过17.5%,那时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除了经济方面,从长远看,老龄化的影响还包括给养老、医疗事业带来长期压力,冲击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由于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与城镇化和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并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照料者缺失的问题。
当前我国居民预期寿命为76.3岁,居民健康总体处于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佳已经成为养老挑战中最严峻的一面。
根据卫计委的调查,慢性病患病率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2.22亿老年人中近1.5亿患有慢性病,多病共存现象普遍,91.2%的已故老人死于慢性病,老年痴呆患者700多万,约占全世界总病例的四分之一。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万,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000万人,预计2050年失能老人将达到9750万。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的心理疾病。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巨大,家庭照料负担严重。
今年第32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此后,医养结合成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王培安认为,从实际工作来看,目前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四大问题。首先是法律制度和制度支持有待完善。目前中国亟需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地方试点基础上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保护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在内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其次,需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其三是医保政策有待进一步衔接。其四是专业护理人员缺口较大,亟待加快培养。
据了解,目前卫计委已联合民政部在全国确定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的试点城市,力求通过先行先试产出一批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措施和创新成果,探索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模式。
(来源: 第一财经·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