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勤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南阳 473000
导管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措施探讨
王荣勤
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导管室是医院比较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不利,该研究主要针对导管室里容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方法对导管室的卫生标准、工作环境、消毒隔离、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感染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相关管理之后,有效的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在导管室发生感染的几率。结论通过对医院导管室容易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克服医院感染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危险因素进行改进,有助于提高术后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
[关键词]导管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措施
导管室作为现代医院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很多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任务。对导管室的安全管理也成为了医院的重点内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院的各项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把医院导管室作为重点管理科室,从各方面制定和遵循相关感染制度,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有助于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有助于保障医疗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人生安全,有助于和谐医院环境。该院自从遵循了医院感染制度以来,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几率,提高了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医务人员无菌意识不强
在导管手术室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介入手术师、护理人员和技师。介入手术师主要是从放射科、内科等临床医师而来,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培训,通常对无菌技术没有强烈的意识。再加上工作繁忙、接触的人多、观念放松,无法真正做到严格执行导管室的无菌操作,从而容易导致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1]。
1.2导管引起的污染
导管作为导管室里最重要的一种手术器械,在导管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导管,也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导管室存在导管多次使用的情况,这样就无形提高了交叉感染的几率。即使没有将一个导管重复使用,但是一次性导管长时间留置在患者体内,加上导管需要的手术时间长、创口大、留置时间长,也容易提高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概率[2]。手术结束后,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导管,则会对医务人员造成一定的危险因素。比如医务人员在整理清理导管时,难免不会接触,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对医务人员形成感染。
1.3导管室隔离条件差
在我国,导管室的起步较晚,而且一般医院都是由旧建筑改造过来,并没有真正地从功能上把导管室进行合理分区。按道理来说,要想预防导管室医院感染,就必须从建筑布局上达到要求,一般的导管室布局应该分为清洁区、无菌区和污染区,每个区进行不同的设置,配备不同的设备,行使不同的操作[3]。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导管室的预防感染。
1.4通道不完善
因为建筑布局不合理,因此相应的导管室的通道建设也不完善,存在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清洁通道、污染通道相互交叉,大大增高了医院中导管室交叉感染的几率。这也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1构建合理的工作布局
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工作布局不合理,对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也存在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合理地构建导管室以及导管室周围的工作布局。首先,导管室要设立在安静、清洁,离病房近的地方。这样方便患者手术和运送。其次,对于导管室的室内的布局,必须做到严格的洁污分离,减少交叉感染。清洁区包含操作间、造影间、仪器设备间、无菌敷料间和洗手间等,这些地区要严格控制感染,空气环境和细菌含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环境卫生要求[4]。清洁区不仅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也减少了患者接触感染源的机会。其次就是污染区,污染区主要是手术后的各类废弃物和废弃的导管,对于污染区的垃圾要进行分类,相应的区域明确区分并进行显著标记,便于医务人员处理。对于造影室,也应该按照相关要求建设,不要堆放与手术无关的用品,尽量只摆放必须的医疗器材。治疗过程中,无菌台和护士的治疗台都应放在患者的右侧,导管柜、急救车、壁柜也应该离治疗台不远,既便于护士取用物品,也缩短了无菌物品的传递距离,从而减少发生感染的几率[5]。导管室的空气必须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可以加装空气净化器或者紫外线灯等设备,加强对空气的净化消毒。对于医疗器械也必须配备相应的消毒设备,一定要时刻牢记无菌。
2.2严格遵循正规的工作流程
要想做到使导管室保持高度的无菌状态,就要注意每一个细节,来切断导管室的感染源。导管室在进行手术之前,护士必须按要求做好各项医疗器械的准备和检测工作,虽然大部分无菌包都已经做过消毒,但是在使用前,护士还是要仔细核对灭菌日期、是否有破损等,杜绝因器械造成的医院感染[6]。由于资金和场地的缺乏,目前很多医院还无法配备专门的数字化血管造影机,从而无法为患者提供专用的造影机,这样就不得不迫使不同疾病的患者共用一个导管室进行治疗,如果每次手术之后做不到彻底消毒,容易使患者出现交叉感染。所以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建议合理配置导管室,最好把有感染和无感染的患者分开手术,从而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如果实在没有这个条件,尽量合理安排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如尽量把无感染疾病的手术排在有感染疾病手术的前面,先做无感染的患者,后面再做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每一个患者做完手术之后要做到彻底消毒一次,前一个手术患者的手术用品分类处理,每一次使用前都严格检查。一天的手术做完之后,再将相关具有感染性的废弃物统一封装,并贴上“感染性垃圾”的提醒标签,送到固定的地方集中销毁。
2.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医院在工作人员的培训方面也不能放松,要请专业人员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导管室医院感染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无菌意识。鼓励工作人员加强业务练习,增强业务水平,并在实际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建立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无菌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定时的考核考察。对于新增工作人员,统一进行岗前培训,通过考核内容后准予进入导管室,并安排指定的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业务教学。医院要成立专门的导管室感染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在工作中要齐心协力,严格按照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对导管室的消毒隔离、细菌监测、废物处理等进行督促和检查。护理人员要从接诊开始,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并签署手术同意书,仔细查看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手术时,在门口由专门的护士用内推车将患者送到手术台,手术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换衣换鞋,并做好手的清洗和消毒,并带好口罩、帽子,方可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要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7]。手术后也不可掉以轻心,仍然要时刻牢记防止感染。由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转送的过程中尽量少接触其他的人,少走弯路。
2.4加强对导管室的环境管理
对于导管室的环境,一定要做到高度的重视。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对室内的清洁与消毒。只有守好了这一道防线,就能够大大降低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机会。首先,对室内的空气,最好由空气净化或者紫外线定时消毒,目前使用最多的有紫外线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这种方法不受时间约束,对人体、物品无腐蚀作用,最重要的是消毒无死角,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次就是对物体表面的消毒,对导管室的地面、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都必须做到严格清洁。门窗、墙面、天花板做到每周彻底清洁一次,并进行彻底消毒。地面和台面必须做到每天清洁,每日术前术后都要清洗彻底清扫,术前进行紫外线照射,术中要及时清理血迹等污物,术后用0.1%含氯消毒液全面擦拭导管室内的操作台、治疗台、监护仪、急救车等室内设备。空调滤网和紫外线灯管也要做到每周清洁一次。每月要对导管室内的空气、室内设备表面、无菌台面、医护人员的手作细菌培养,每个季度都要对紫外线灯管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细菌检测不合格时,及时查找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必须做到各项检测结果均达到规定的标准。
2.5规范术后垃圾的管理制度
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垃圾。对于垃圾的处理也要严格按照规定。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在使用时必须做到专人管理、三证齐全、严格查对,严格禁止一次性用品重复使用[8]。术后废品按照材料的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并设立专用通道。由工作人员按类别分袋包装,并贴上标签,然后密闭运出,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具有传染性质的废弃物都单独包装,及时送往垃圾清理处特殊处理。可以重复使用的导管,在上一患者使用完后,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去污和消毒灭菌,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再次使用。对无法使用的导管消毒后进行统一销毁。在每次手术之前,工作人员对取用的物品都要仔细核对,尤其是灭菌日期和使用有效期,并检查是否过期、有无破损、是否受潮等情况,对于不确定的物品坚决不用。使用前后都尽量把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以免交叉感染。
总之,导管室在医院感染中属于薄弱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从各个方面加强注意,考虑周全,加强对设备和人员的管理,严格按照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办事,一定可以减少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发生,规避感染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荆丽敏,严莲珍,邱雪梅,等.介入操作时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3):3213-3214.
[2]章一寅.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导管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236-237.
[3]卢丽敏,李雅立.浅谈导管室院内感染与控制措施[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4):266-267.
[4]何旗群,齐辉,梁海英. PDCA循环在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4(4):335-337.
[5]王秋赛,刘正旺,廖梅,等.强化院感培训对导管室控制医院感染能力及效果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24):165-168.
[6]杨兰菊,贾秀华,康爱民,等.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33):287-288.
[7]张雪梅,李国华.持续质量改进在综合导管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4):5597.
[8]关艳霞,张静,孟祥华,等.综合性介入导管室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与体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33):6546-6549.
Analysis and Measures of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Catheter Room
WANG Rong-qin
Nany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Radiology,Nanyang,Henan Province,47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catheter room of a hospital is easier occurred infection and restore the patient's illness is very adverse,this paper mainly for catheter room prone to the risk factors were analysis,and to put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Methods Health standards,work environment,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personnel management,equipment management,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fection of the catheter room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detail,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Results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was improved,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was improved,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the catheter room was reduced. Conclusion Through of nosocomial catheter room prone to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fection of detailed analysis,and to overcome the weak link in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to improve on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help to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curative effect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effective preven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
[Key words]Catheter Room;Nosocomial infection;Risk factor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2(a)-0155-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4.155
[作者简介]王荣勤(1970.9-),女,河南南阳人,本科,副主管护师,从事导管室护理管理。
收稿日期:(201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