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韧辉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200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邰韧辉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200
文章研究了医院中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方式,以此实现药物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利用查阅文献等形式,主要分析了高危药品管理的背景、种类以及管理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利用相应的管理方式与规范减少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当前,我国的各大医疗机构均相应的提出针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条例以及制度,建议各大医疗机构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升高危药物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的水平。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理论;实践
为了对患者的医疗安全进行保证,医疗机构在开展治疗之前对高危药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与欧美等一些地区中医疗卫生行业中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提升医疗工作人员对于药品安全与风险的认识,并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建立规范用药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升给药程序的标准化,提升医院药学的服务质量[1]。近年来,一些国家及地区已经先后制定了对于医院中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的相应措施。经过实践证明,一些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只是涉及到少数药物,只要强化这一部分药品的管理力度,便可以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进而杜绝高危药品的不良事件。尽管我国也存在高危药品,然而众多医疗机构中还没有建立高危药品的相关理念,对于高危药品的认识也不够深入,为此,在管理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中针对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早在20世纪末,美国的相关医疗机构在对药物错误使用的案例进行分析时,发现由于药物使用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是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最为普遍的原因之一。所以,美国的药物安全使用协会在当时进行了药物对人体危害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从中得知多数造成患者死亡、使患者遭受严重健康问题的药物使用错误现象,只是与小部分的药物有关。为此,ISMP便将能够对患者身体健康造化影响的药品划分为高危药品的行列,并首次提出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药品的概念,即因为使用出现失误而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的药物。尽管该药物的错误使用常见性并不会大于其他药物,然而其造成的后果却极为严重。ISMP最初所明确的5类高危药品分别是胰岛素制剂、安眠药、麻醉剂、注射用浓氯化钾(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肝素)以及高浓度氯化钠注射五种。现阶段,美国与台湾的相关医疗机构中均已经设立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各个医院也具备与医院相符合的高危药品目录。在我国的内地,一些医疗机构仍然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其中部分医院尽管具备高危药品的概念,但是医院之间的概念缺乏一致性,例如有些医疗机构认为高危药品本身的毒性较大,会导致人体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也有医疗机构认为高危药品主要是因为药理作用导致人体面临危害的药物[2];甚至还有医疗机构认为注射剂便是高危药品,由于给药形式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当中,吸收较快,且作用发挥迅速,并且用药量较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21世纪初,ISMP便已经针对高危药品确定了5类药品种类,随后在2003年末又发布了包括19个种类在内的几种高危药品,即肾上腺素、多巴胺、钙剂、化疗药物以及地高辛等,并且通过高危药品的形式希望医药工作者能够提高警惕,避免因为药品的使用对患者造成影响。2008年,在近800名专业人员的分析与打分的基础上,ISMP颁布了全新的高危药品种类名单,除此之外,还提出了秋水仙碱注射液以及注射用依前列醇在内的13种药品。尽管环境与用药习惯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些药品从个人的角度分析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然而ISMP仍然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1 结合高危药品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管理组织与高危药品目录
自医院中开始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以来,医院中的相关科室已经针对高危药品进行全面的管理,利用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体,医院可以建立专门的高危药品管理机构,由医院中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并负责,及时协调组织,制定高危药品使用预防措施,针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统筹规划,将高危药品的相关资料进行及时的宣传,全面落实好管理制度执行、监督工作[3]。
针对ISMP所发布的高危药品含义,与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医院中的相关部门根据平时的用药需求制定高危药品目录。2008年,该院护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便已经针对高危药品进行了常识的调查,并且在调查的基础上将治疗时存在风险较大的药品进行了整理并排序,以此确定了需要强化管理力度的几类高危药品,其中包括抗凝剂、高渗注射液以及胰岛素制剂等8种。通过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首先便可以明确使用中效用快、血中浓度值窄的相关药品,并将其纳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主要管理对象。
3.2 明确高危药品风险与注意事项,优化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针对高危药品本身使用的高风险,再结合医院中平时的用药情况,可以列举较为常见的高危药品存在的风险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4]。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让医生与护士等医疗人员能够清楚地掌握高危药品潜在的风险与注意事项,提高对于药物风险控制的重视,将用药风险遏制于危害出现之前。
结合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将医院中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优化,其主要内容如下:①在ISMP所提供高危药品分类的基础上,与医院中的实际操作需求相结合,并且由医院中的各个医疗部门合作制定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的高危药品名单目录;②建立高危药品目录,对高危药品的摆放、库存准则、管理准则以及操作流程的标准化进行详细的规定,与此同时,进行医院中高危药品的教育工作;③在医院中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不要和其他种类的药品混放,并在高危药品存放区域的药架上放置醒目的提示识;④医院中高危药品的调配与发放要多人进行审核,务必保证药品发放的准确无误;⑤使用高危药品时,务必要严格执行用药5R准则,也就是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药品名称与剂量以及药品途径进行调查;⑥医生开具高危药品的同时,要在电脑系统中将字体倾斜、放大、加粗显示,以此进行提醒,以免出现错误;⑦全面强化医院中高危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力度,保证高危药品的定期记录,保证药品数量准确无误;⑧对医院中与高危药品相似的药品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免出现因为读音、外观混淆而导致的用药错误现象,进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5];⑨医院中的临床医生要定期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全面强化医院中高危药品用药不良反应的监督力度,并且定期进行反馈,将其及时报告给医院的医护人员。
3.3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的落实
当前阶段,医院中因为之前明确的高危药品种类较多,为此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其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于针对医院中用量较大且风险较高的高危药品种类进行管理。利用高危药品管理的相关措施,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认识已经出现显著的提升,多数的医护人员也具备了应对高危药品风险的措施,以此将高危药品带来的危险降到最低。
该文针对医院中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通过该文分析,使我国的医疗工作者能够充分认识到高危药品本身所存在的危害,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小因为高危药品的使用而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1]张幸国,饶跃峰,张国兵,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J].中国药房,2009(22):1690-1692.
[2]李娟,魏安华,刘璇,等.医疗机构中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实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9):735-736,743.
[3]胡兰兰.浅议医院高危药品临床管理策略的实践[J].中南药学,2015(6):666-668.
[4]高燕,范慧霞,努尔江·肉孜.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321-322.
[5]江亮,杨杰,林小小.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探讨[J].药品评价,2014(10):8-10,13.
Study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ospital High-risk Drug Management System
TAI Ren-hui
Jint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zhou,Jiangsu Province,213200 China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high-risk drug management method in the hospital thus realizing the improvement of drug safety management level,main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species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gh-risk drug management by looking up the literatures and reduces the utilization risks of high-risk drugs by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andards,currently,various big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s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nd systems of high-risk drug accordingly,and various big medical institutions are suggested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above and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and risk prevention levels of high-risk drugs.
Hospital;High-risk drug management system;Theory;Practice
R95
A
1672-5654(2016)10(c)-015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0.150
2016-07-26)
邰韧辉(1981.6-),男,江苏金坛人,本科,主管药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