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赵根武
强化统一调配 严格双控管理全力保障首都水安全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赵根武
北京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视频会议精神,积极学习借鉴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
在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强“智慧水务”建设,完善水资源统一调度和水质信息共享两个信息化平台,强化“新水、再生水、雨洪水”三水联调,有力保障首都供水安全。
1.坚持优先利用江水、涵养地下水,科学调度新水资源
按照“节、喝、引、存、补”原则,扎实做好南水北调相关工作,努力实现江水利用安全有保证、覆盖范围广、效益最大化。持续推进地下水压采、回补和城区自备井置换工作,有效促进地下水涵养,提升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
2.坚持把再生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不断扩大其利用规模
深入推进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确保再生水主要水质指标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标准。进一步优化全市用水结构,将再生水作为工业、市政、环境等领域的主要水源,确保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2亿m3。
3.坚持把雨洪水蓄起来,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继续加大蓄滞洪区、湿地、下凹式绿地等集雨工程建设力度,提高雨洪水控制与利用能力。认真贯彻“渗、滞、蓄、净、用、排”理念,科学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力创建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区,确保到“十三五”期末,20%以上城市建成区完成海绵体建设,70%的雨水实现就地消纳和利用。
北京市将按照“农业用新水负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生活用水控制性增长、生态用水适度增长”原则,进一步严格用水管控,强化节水管理,确保到“十三五”期末,全市水资源消耗总量不超过43亿m3,严格控制在国家要求的46亿m3范围内;确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强度指标达到控制标准,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
1.坚持量水发展,以节水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疏功能
在管控工业用水方面,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按照《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退出高耗水、高污染和高耗能企业;积极促进企业内部水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15%。
在管控农业用水方面,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总体思路,按照“细定地、严管井、上设施、增农艺、统收费、节有奖”的原则,加快推进高效节水试点工作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确保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
在管控生活用水方面,以创建节水型社区为抓手,持续推进节水型家庭、单位、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积极营造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到2020年居民生活用水控制在18.2亿m3以内。
在管控生态用水方面,结合中小河道治理、河湖水系连通、绿化造林等工作,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再生水利用量,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适度增长,全力打造林水相依的城市生态景观。
2.健全制度体系,把用水管控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充分发挥水资源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引导和服务保障作用,将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贯穿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作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抓手。突出“以水为魂”,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全面落实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节水设施方案审查等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水总量;加强督察考核管理,进一步落实各区政府节水、护水和水资源管理主体责任,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
大会结束后,北京市将立即召开会议,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并就进一步做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用最严格的制度、最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首都水安全,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韦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