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文婧
“晏子治东阿”于今的意义
■ 郭文婧
《晏子春秋》中曾记录这样一个故事:晏子受命治理东阿三年,“竟名声败坏,国人皆知”,齐景公责之应予严惩。晏子请求再宽限三年,若再治理不好,甘愿赴死。景公允诺。还没到三年,景公贺之。晏子请辞,景公连连道歉,保证不再干涉他对东阿的治理。再三年过后,晏子的好名声响于全国,景公非常欢喜,亲自迎接晏子。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晏子治东阿”无疑仍具启发借鉴意义。典故中,晏子是改革者的角色,景公是监管和组织的角色,中间还有利益既得者的角色和群众的角色,关键词“治”就是多方博弈的过程。可喜可贺的是,正是齐景公与晏子在“群众路线”上的共识,才造福了一方群众,也成就了历史美谈。于今,类似东阿之地、之领域、之现象,并不在少数;诸如晏子的改革者也是主流;当然,晏子的经历也可能重复着“惊人的相似”。
晏子治理了三年,为何名声败坏?因为晏子开辟交通,修筑道路,防遏盗贼,尚勤尚俭,公决讼案,不吃请,不纳贿,故而淫邪放逸之人厌恶,懒惰成性之人厌恶,强权贵族厌恶,左右近侍不悦,贵人不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但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既得利益者之悦,像攻击晏子一样企图弄臭改革者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种“名声败坏,国人皆知”呢?
晏子的第一个三年任期,在于夯实基础,政绩还没有完全显现。但池塘里的鱼都给贫穷的百姓谋生,百姓没有忍饥挨饿的,按理说也是可以接受的。但齐景公却没有去调查就偏信谣言,没有得到公正对待,晏子索性“复归旧制”。虽“民无积贮,百姓过半食不果腹”,但淫邪、懒惰、贵强、近侍等人喜悦了,居然“善名美誉”传于内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干部的评价考核,也一样,不能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就不能轻下结论。
晏子用第二个任期接近3年的时间,来证明了齐景公“偏听偏信”的错误,也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光阴,更是让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三年。幸运的是,齐景公还是敢于认错,给了晏子再三年的时间以完成改革、造福群众,尽管道歉的基础也不是在调研的基础之上。晏子以自身的遭遇告诫齐景公:“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则天下治平,百姓和集。”确实如此,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能否客观、公正、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干部,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解决改革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需要以“更多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就如“晏子治东阿”,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确定后,剩下就看干部。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好干部就是“不唯上,只唯实”,要敢于“激浊扬清”,心无百姓莫为“官”,“政绩之本,在于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评价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的德”,对干部的才,“要注重考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防止简单地把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
早在1989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他的著作《摆脱贫困》中说,“干部的基本功”,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十八大以来,党全面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 。“晏子治东阿”的典故,对当时的齐景公是一种告诫,对我们后人的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事关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事关干部如何对待政绩,事关如何考核评价干部,事关如何对待改革中的阻力,归根结底,所有的精髓都在于“群众路线”,都在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