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霞
陈嘉庚纪念馆,福建 厦门 361000
嘉庚精神与教育使命聚合的又一次强大迸发
——抗战时期集美学校内迁之启示
林东霞
陈嘉庚纪念馆,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集美学校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八个春秋,学校辗转播迁安溪、大田、南安等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弦歌不辍,在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的感召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集美学校内迁八年的历史有力证明了嘉庚精神的伟大,深刻诠释了教育使命的崇高。
关键词:集美学校;内迁办学;嘉庚精神;教育使命
嘉庚精神与教育使命永远紧紧联系在一起,嘉庚精神不朽,教育使命永恒,这是陈嘉庚研究的灵魂与特点之一。抗战时期集美学校内迁历程,是嘉庚精神与教育使命聚合的又一次强大迸发。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所属师范、中学、商业、农林和水产航海学校被迫从厦门集美海滨辗转迁徙到安溪、大田和南安等山区。广大师生身经颠簸流离之苦,心怀抗战必胜之念,克服校舍、经费、师资等重重困难,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几度分合,为国育才,弦歌不辍。在民族危难的抗日烽火中,广大师生同仇敌忾,不畏艰难,以兴教报国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方式,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的感召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集美学校内迁八年的历史有力证明了伟大的嘉庚精神,深刻诠释了崇高的教育使命。
一、内迁回望
(一)烽火燃起,被迫内迁
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神州大地满目焦土、尸骨遍野,全国大部分学校也难逃厄运。据统计,从抗战爆发到1937年8月底,我国108所高校,91所遭到破坏,10所遭完全毁坏,25所因战争而陷于停顿。国民政府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决定将高校内迁,并通令沿海危险地区中等以上学校迁徙到安全地带。当时很多学校被迫停办,其他学校或迁入四川、云南等西南几省,或迁往西北,还有部分大学则由城市迁往省内比较偏远的县镇。
当时,陈嘉庚从1913年起独立创办的集美学校已初具规模,学校已建立起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和专门学校在内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男女学兼备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当时全国学生数量最多的学校,以其设备先进、师资雄厚、教学质量高、体系完整而蜚声海内外,被誉为闽南教育之中心,东南文化之中枢,“为世界上最优良、最富活力的学校”,桃李满天下。然而,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即刻将集美学校置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
1937年9月3日,日军炮击厦门,集美学校危在旦夕。华侨领袖陈嘉庚一面在南洋领导千万华侨抗日图存、纾难救国,一面通过一封封信函、电报与新任校董陈村牧紧急谋划学校的出路。为保证学校教育不中断、保存闽南教育根本,学校决定迁往山区安全地带继续办学。经过慎重考虑,大家认为迁安溪较为理想并获得陈嘉庚本人同意。陈村牧校董毅然担负起领导学校内迁办学的重任,从1937年10月起陆续将集美学校所属各中等学校迁徙到安溪、大田和南安等山区地带,小学则迁往同安。学校历时多月,克服千难万险,全体师生徒步爬山涉水,全部安全抵达,学校十万册图书、千余件教学设备大部分靠肩挑背扛,完好无损搬到内迁地。学校顺利完成了搬迁,创造了一个奇迹。
(二)艰苦支撑,弦歌不辍
从设备精良的海滨学区迁到贫困、边远的山区,各方面条件的巨大反差使学校的教学和师生的生活遭遇极大困难。全校师生在陈村牧校董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在战争的苦难中,克服校舍、经费、师资等重重困难,坚持办学,顽强发展。
1937年10月至12月,师范中学、商业、农林、水产航海学校先后内迁至安溪县城及附近乡镇,中学安置在安溪文庙,其余则借用当地小学校舍。1938年1月,学校为方便集中管理,将各中等学校一律迁入安溪县城文庙校舍,合并办理,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联合中学”。小小的文庙容纳了一千多名学生,兼教室、宿舍、膳厅、办公室、习作室等各种功能,条件简陋、拥挤,但管理有方,秩序井然。之后,因时局日益紧张,多地学校停办,报考集美学校的学生日益增多,安溪校舍已容纳不下,学校于1939年1月将水产航海、商业和农林各科脱离联合中学,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辗转迁入大田县玉田村。师生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在玉田村建起一座整洁而又生机勃勃的校园。职业学校为应对日机的时常骚扰和轰炸,甚至在仙亭山上开辟森林课堂,坚持上课,其场景极为感人。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部分再次搬迁,回到安溪。内迁八年之中,学校反复筹备校舍、不停地搬迁,实际困难之巨大、师生意志之坚韧不可言喻。作为私立学校,集美学校经费全靠校主陈嘉庚在南洋经营实业所得,然而,当时陈嘉庚企业备受日本方面的暴力打击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于1934年被迫收盘。面对接踵而来的灾难,陈嘉庚始终抱定“一息尚存,此志不减”的意志,艰难筹集校费,并于1939年8月发布《复兴集美学校募捐启事》,发动集美校友捐款支持母校。1942年初,陈嘉庚不顾个人安危,紧紧抓住新加坡沦陷前夕尚能汇款的时刻,动员族亲陈六使等人共出资国币855万元,汇国民政府财政部转交集美学校(此款被耽搁年余遇币值猛跌损失巨大)。1942年2月,新加坡沦陷,侨汇中断,集美学校校费濒临山穷水尽的地步。内忧外患之际,陈村牧毅然于1943年用此款在省会永安创办集友银行,开创“以行养校”的盛举,为战时的集美学校提供了极大的支持。集美校友发起“校友养校”倡议,广大海内外校友热烈响应,大家饮水思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据1946年10月统计,各地校友分会捐献母校基金达国币3439万余元[9],散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很多校友毅然放弃优厚的薪俸和安逸的生活返校任教,以实际行动帮助母校度过难关。值得一提的是,内迁八年,全校师生通过紧衣缩食、义卖和捐款等方式认购救国公债、募购战机、捐献寒衣……义举不断,在克服自身巨大困难的同时积极参与抗建。以学校开展的“一日一分钱”节衣缩食运动为例,仅半年就节约捐献给国家13709元。1944年秋,学校发动“节食献金购机运动”,半月内募款国币六十万元,捐购“集美学校”号飞机三架。除此之外,学校通过广泛的抗日宣传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与抗战热潮,更有部分集美学校师生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延安、走上抗日前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难日亟,希激励员生,抱定牺牲苦干之精神,努力抗敌救国工作”。在陈嘉庚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集美学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以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援抗战,在凝聚海内外华人力量与自救图存中为民族团结和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内迁启示
(一)集美学校内迁史实通过嘉庚精神再次宣示了民族精神的光辉伟大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核心。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凭借其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自强不息地战胜无数次的困苦磨难,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正是中华民族强大精神力量的再次体现。陈嘉庚一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一生作为无不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无尚魅力。以“忠公诚毅”为核心的嘉庚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其中“忠”为爱国精神,“公”为奉献精神,“诚”为重德精神,“毅”为自强精神。抗战爆发,全国公立或私立学校纷纷停办,私立集美学校的校主成为日寇追捕目标而一度音信杳无、学校校舍屡遭日寇轰炸、校费濒临断绝,然而就是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和特殊环境中却傲霜独立、弦歌不辍并壮大发展。其时其景,嘉庚先生是集美师生的精神领袖,“嘉庚精神”是集美师生战胜一切困难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而实际上,嘉庚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宣示。
内迁八年的艰苦岁月中,华侨领袖陈嘉庚以惊人的凝聚力使千万海外华侨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以极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为维护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民抗日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他还要为保存民族教育殚精竭力、奔走呼号。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以李光前、陈六使等人为代表的海外华侨华人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给予集美学校巨大的经济支持,给予集美师生极大的鼓舞。以陈村牧为首的学校管理团队全权担负起校主的职责,以无畏、坚韧的精神和气魄在抗战时期为学校赴汤蹈火、力挽狂澜,他们英明做决策、千辛万苦筹校费、精打细算巧安排,引领学校度过了史上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书写集美学校最华美的篇章。广大教师在山区简陋而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与学校同甘苦共患难,他们精诚团结、安贫守道、勉力履职,校舍破烂动手修、教材缺乏自己编、校费不够减薪来节省、清贫生活中还不忘捐资救国、认养侨生、帮助贫困学生,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引领学生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以抗日救亡为己任,为国勤学本领、为民族舍生取义。身居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广大集美校友挺身而出共护门墙,报答校主恩,以实际行动践行诚毅校训,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校友养校”共护民族教育的乐章。正是集美学校教师的苦苦坚守、诚毅学子们的努力苦干与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援保证了集美学校办学的延续与发展,他们是这一支强大的民族教育守护大军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守护集美学校的还有一股来至安溪、大田等内迁地的民间力量。淳朴的安溪和大田等地的乡绅、民众和学校教师以其宽广的胸怀接纳了集美学校。他们以极大的热情为学校提供一切便利,他们协助选址,慷慨腾出民宅、校舍,收起祖宗牌位让出宗祠和庙宇安顿师生,参与校舍建设,借出土地帮助学校生产,缝补浆洗、照顾师生,甚至有开明士绅开仓济粮,与学校师生携手护航教育,结下鱼水深情,感人至深。善良的当地民众以其质朴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信任与厚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乐观与坚定信念。
可见,支持集美学校顽强抗争的是海外华侨华人、集美学校师生以及社会大众三股重要力量,他们在陈嘉庚及其团队的统领下,从四面八方集聚,不论国籍、不论老幼,不管身居何处、不管贫富贵贱,海内外共举,参与的人数巨大,影响巨大……展现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永恒向心力,展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力。集美学校八年内迁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一曲曲赞歌,一座座丰碑,是我们民族精神又一次光辉写照,将永载史册。
(二)集美学校内迁史实再次诠释了教育事业历史使命的崇高和永恒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教育发展状况,从来都在考验和衡量一个民族智慧和耐心。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古老而恒久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表现,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始终在教育中传承延续,中华民族也因此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化没有断层的国家。就以晚清为例,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日益深重,洋务、维新和新政三个时期的当局都在教育改革方面的积极投入和有效尝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挑战和危机非但没有让我们民族低头屈服,反而进一步催生了民族自觉、自强。陈嘉庚就是这个时期中华英才的杰出代表,他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又极具国际视野,他纵观古今中外,对教育事业的永恒使命及其对民族复兴的巨大意义有过深刻思考和体会。他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他说:“将来世界如何变动……须保留我国文化,乃能维持民族精神,盖今日一人能保存文化,即他日千万人之文化,赖以保存,而传播于无穷也,故际此千钧一发之时机,我辈对固有文化,岂可不思保存,对教育前途,岂可不思维护乎?”[10]他的言论再次强调了教育之于国家民族命运的重要意义,他的思想理念与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规律完全契合。的确,教育的使命归根结底就是灵魂的教育,教育事业就是塑造灵魂的事业。
集美学校艰难内迁并在内迁八年中取得骄人成绩,学校在校生数从1937年春季的1192人发展到1946年秋季的1879人,一度超过2000人。作为一所私立学校,在烽火岁月中不仅没有停办而且越办越好,学生人数不减少反而增加,堪称奇迹。集美学校在内迁八年书写了另一光辉篇章就是为抗战输送大批将士,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如黄永玉、李尚大、李陆大、黄金城、林志群、黄柏龄等等社会英才都是这个时期的集美学校学生,叶维奏、庄纾等大批内迁时期的集美职校师生为战后台湾的光复接收与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是抗战期间全国唯一没有停办的水产航海专业学校,培养的几百名航海英才,成为战后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各航运公司的骨干和万吨远洋轮船的船长,避免了我国航海人才的断层,为我国“振兴航业,巩固海权”奠定了基础。学校培养的这一批批有力量的知识人才在各个领域贡献着力量、延续着中华文脉。历史记载,当时日本侵略者是这样形容集美学校的:“集美学村是中国一个最大的兵工厂,在这个工厂里,每年制造出无数炸弹。这炸弹是有生命力的,这无数的炸弹一旦离开这个工厂之后,自己又会产生出无穷数的炸弹,这无穷数的炸弹,都是准备向东京丢下去的。”[11]中华民族对抗外强侵略,除了短兵相接的烽火战场还有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陈嘉庚是这个战场的杰出代表,他的学校制造无数具有无限生命力、而且还生生息息繁衍壮大的“炸弹”,这“无数炸弹”成为中华民族最具威力的武器,是侵略者的武力所无法征服的,也是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重要根基和力量源泉。
在抗战时期,集美学校被迫内迁并不是孤立的例子,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三所院校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他们与集美学校一样,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顽强生存,在分分合合中坚持发展,目的就是要让救民救国的文化知识得以传承延续,让崇高的民族精神与气节得以释放和传播。
历史记录证明,在抗战时期,中国教育事业不但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止,反而于战火纷飞中得以深刻改革、得到长足发展,仅以高等教育为例,大学数量由战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在校师生数量增加了48%,学生数量几乎翻了一倍,几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世界其他地区类似的事例很多,例如,陷于法西斯炮火之中的英、法等国家在也相继掀起了教育改革浪潮。这些史实一一彰显了民族与文脉的相互依存,一一诠释和展现了人类教育事业崇高而永恒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这些史实还对人类习惯甚至世代尊崇的传统教育提出震耳发聩的警示。
[参考文献]
[1]林斯丰.集美学校百年校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0.
[2]集美职校在大田.福建省大田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编.
[3]陈嘉庚.陈嘉庚言论集.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等联合出版,2004.10.
[4]林斯丰.陈嘉庚精神读本.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7.
[5]集美学校最近三年来概况.集美学校出版,1940.6.
[6]集美学校周刊第20-38卷.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出版,1936.9.
[7]张颐武.西南联大的精神.深圳特区报,2007.11.
[8]张曼菱.西南联大启示录,2013.11.
[9]集美学校百年校史.
[10]陈嘉庚言论集.
[11]集美周刊.25卷第四、五期合刊.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