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2-06 04:55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农户农民

周 冉

(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南阳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周 冉

(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信息化对南阳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优化已经成为南阳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农户的需求出发,结合南阳市实际情况,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就南阳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期促进南阳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现状 对策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是指农业生产中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信息收集与分析、整理加工与应用的一系列过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是我国促进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服务三农的重要方式与途径[1]。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上台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优化农业与农村科技产业化环境,加速农业和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区域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户的信息需求分析

农业信息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的农户,农户对农业信息的理解和认知是分析农户农业信息需求特征的基础。为了客观、准确地对农户的信息需求偏好做出正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农户信息服务体系,文章通过实地随机入户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该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02份,有效率为93.6%。回收问卷数据显示,在信息认知意识上,南阳地区农户普遍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信息获取、接收、利用、发布都缺乏主动性,文化水平低的农户更为突出。在农业信息需求种类上,大致分为5种类型:(1)与农业生产技术相关的信息,包括气象预报、病虫害预防、新品种、大田管理、栽培技术等指导信息。(2)与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的信息,包括农业政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金融贷款、农资市场等。(3)与农户个体经营相关的信息,包括务工、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致富经验等。(4)农资相关信息,比如农产品库存、深加工、消费、税收、补贴,农资(农具、农机、化肥、农药、种子),仓储物流等信息。(5)与农户生活相关的信息,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法律咨询、村镇事务等。在信息获取渠道上,农户更倾向于当地农技部门和专业合作社、邻友,其次是广播、电视、手机网络;在获取信息的限制因素上得票数从高至低依次为:不知道去哪里找信息、怕虚假信息造成经济损失、个人文化程度限制、获取信息费用太高、怕费劲获得的却是无用的信息、信息不够及时。这也反映在支付意愿上,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具有支付意愿的比例只有26.2%,大部分农户不满于目前的信息状况却又苦于没有更好地获取信息的渠道。从获取信息的性价比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南阳农村地区计算机、手机上网正迅速普及,同从农业报刊等纸质文献上获取信息的费用和信息量相比,虽然计算机、手机上网需一定的前期投入(如购置硬件、交网费等),但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性价比仍然是最高的。

2 南阳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2.1 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初步建成,信息化建设硬件条件初步具备

目前,南阳市、县(区)农业信息体系基本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电话网络村村通工程”已基本实现,成为农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发布形式逐渐多样化。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除简报、刊物以及资料等传统形式外,开始利用互联网或者将互联网与广播、电视、报纸等相关媒介相互结合。市、县级农业局相继建立市、县级农业信息网,配备专、兼职农业信息工作人员负责农业网站信息更新与维护,初步建成贴合该市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市县联动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网站上不仅包括了农产品品种介绍、价格指南、供销需求、分析预测等信息,还涵盖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免费将本地涉农信息在网上发布,为农民的生产经营、产业发展、产品营销等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推介作用,为农业生产尤其是本地特色农业如西峡香菇、内乡蚕业、石桥月季等开拓了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方便了农民,提高了收入,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

2.2 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基本建立,加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市县区农业信息中心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作物、不同产业定期不定期地编发惠农政策、农技常识、灾害预警天气等多方面的手机短信,随时发送到农户手机上,为农户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农民还能通过拨打“12316三农”服务热线,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状况以及突发灾害应对、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相关农业网站能够及时发布相应的农业快讯、农产品供求信息,以及农产品市场分析预测等相关信息。通过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可以保证人们在获取农业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依据自己的需求,具有选择性的进行信息筛选[2]。与此同时,在农业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南阳市农业部门还会对农村经济作物价格走势进行分析预测,降低农户种植经营风险。同时针对该市与农业大环境发展的状况以及经济形势对农业生产进行预测分析以供决策。

2.3 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业信息良莠不齐,虚假信息泛滥

农业信息及其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服务的方式比较单一陈旧,缺乏为市场、为农民服务的动力机制,信息服务对象、目标不明确,导致广大农民对于农业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和信息的获取及利用程度较低。同时,由于缺乏对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应用,导致农业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对农民的决策辅助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农业生产、投资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3]。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防范意识淡薄,对智能手机、计算机、网络这些新生事物的接触与了解不够,对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更是知之甚少,常常被那些大量重复的、似是而非甚至虚假的垃圾信息所迷惑,找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农村地区已经成为虚假致富信息、不良广告重灾区,每年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与农村信息不畅,农民分辨能力不够,对风险性的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4]。

2.4 农业信息标准化水平不高,信息采集体系不健全,信息质量低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不够。因南阳地域广袤,农业生产存在地区差异,各地农村的地理、气候等不同,很多信息技术的适应性不强,没有达到因地制宜,很多信息对大多数农民实用性不强。从南阳市现有的农业信息网、农业网、特色农业网、三农网等农业网站来看,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不高,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与规范,影响了农业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同时,农业信息制度不健全、信息采集点不足,信息处理、发布滞后等,也影响了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信息的分布和传输上,缺乏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信息台等多种传播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与协作,信息到农民手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好,成为限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因素之一[4]。

3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对策及建议

3.1 从政策面加大资金投入,拓展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渠道

资金投入是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关键因素。政府积极投入引导资金,并争取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外资以及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形成以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体制,将农业信息化建设列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内容[5]。研究制定网络资费对农村倾斜的相关优惠政策,减少农民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成本:加强涉农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整合利用农业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专项资金,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同时,从财税政策上对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行业进行优惠,提供无息贷款或减免个别税种征收等,引导信息技术研发、数据库建立、网络建设、信息服务等行业积极参与[6]。加大对现有涉农社会组织、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兴办农业信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产业化研究项目,促进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推动各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独立经营、自主发展,逐渐使其具备生存和创收能力,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各类农业信息机构并存互补、优胜劣汰,促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7]。

3.2 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共享能力,以多种形式推进信息服务

市政府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起引导作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大移动设备终端接入建设,增加优惠措施,加强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尽快建设一个相对完备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快网络设施的更新换代。积极开展综合性、前瞻性、广泛有效的信息服务,把农民需要的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信息网络,及时有效地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切实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工作,切实加强信息分析、加工工作,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保障农业信息网络能够提供大量经过筛选的、符合农民需求的有效的信息资源[8]。

3.3 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

农村信息员是连接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与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短期讲座等形式对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技术员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实现每个乡镇、村应根据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信息员。要针对实际,分类处理,将农业技术推广、职业教育、科学普及等农村科技工作相结合,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通过宣传、授课、问题解答等多种手段和多种形式提高农业信息化普及宣传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利用以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应用为核心的媒体优势,以先进的信息科学知识和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9]。在数据库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上,除了要做好本市的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开发外,也应注重对省内外市地以及国际数据库的引进,在尽可能减少信息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参与平台,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让农民真正参与信息传播、使用和评价,在生产应用中改进和发展本地的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开发[10]。

3.4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农业信息的整体化

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部门可以实现全市各地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搜集、管理与共享,将分散的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资源共享与整合,形成数据和应用2个层面的交流与协同,形成共享、丰富、流畅的农业信息资源体系[11]。市政府应采取措施,大力促进涉农政府部门与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农业企业进行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优化、管理,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开发等方面合理分工,按不同侧重点,分专题收集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比较,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农民提供全面、丰富、及时、便捷的技术支持与信息支持,最大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3.5 健全信息服务体制,创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加大投入力度,调整结构,健全体制,明确各级农业信息服务层次的职能,大力发展县、乡两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掌握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加大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着重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和农民信息员的整体素质,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依托县、乡镇农业信息站,建立乡级农业信息服务站、村级信息服务点,也可利用协会、合作组织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的力量建点[12]。加大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提高基层信息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和利用效率,创建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服务的发展。

[1] 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2008).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刘世宏,许世卫.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方法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O8,41(4):1012~1022

[3] 苗润莲,江月朋,刘娟,等.北京农村信息服务实践对策建议.广东农业科学,2010,11(7):78

[4] 李瑾,赵春江.农村信息服务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视角的调研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11,(19):4110~4120

[5] 杜晓群.互联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吉林农业,2012,(6)

[6] 王茹,柳玲珠.由农业信息的需求与供给谈农业信息经纪人制度的建立.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2,(1):4647

[7] 吴建寨,东野光亮,姜广辉.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政府角色剖析.农村经济,2004,(4):86~88

[8] 车明诚,王慧颖,刘大勇.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考.农场经济管理,2003,(3):38~39

[9] 李军.农业信息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 赵春江.精准农业研究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 陈别锐.市级农村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措施.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O14,10(3):461

[12] 吴龙婷,陆杰,李媛,等.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历程.中国信息界,2014,8(15):13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农户农民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