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留根 高 亮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 南京 210016)
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肖留根 高 亮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 南京 210016)
健身气功;应对方式
应对是压力过程的中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压力的后果〔1〕,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使来自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而不良的应对方式使个体感到不愉快,精神压抑。应对方式与体育锻炼有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2〕。本研究旨在了解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在南京市随机选取有规律的参与健身气功锻炼1年以上,每周至少锻炼2次,且不参加其他体育项目锻炼的123名老年人为健身气功组;选取无健身气功锻炼经历,偶有少量体育锻炼的108名老年公寓及社区的老年人为普通组。两组年龄、原职业、性别及文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且都无严重视力、语言和肢体障碍。
1.2 测评工具及方法 ①一般状况调查表〔3〕: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职业等的人口学变量和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数、时间、年限及锻炼形式等;②简易应对方式问卷〔4〕: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含20个条目。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1~4多级评分。测试实施团体测验和个别测验相结合的形式,在正式测试前统一培训调查员,对有些不能独立完成量表的老年人,设置专门人员进行了个别的测试,以便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F检验。
2.1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 两组在积极应对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极应对维度无明显差异(P=0.098)。见表1。
2.2 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年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尽管不同锻炼年限老年人之间得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总体上表现出,锻炼年限越长的老年人,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增加,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减少的趋势。见表2。
2.3 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年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尽管不同锻炼年限老年人之间得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总体上表现出,锻炼年限越长的老年人,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增加,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减少的趋势。见表3。
2.4 老年人每次参与健身气功锻炼时间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不同的老年人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总体上表现出随着每次练习时间的增长,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增加趋势。见表4。
2.5 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形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不同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形式的老年人,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从各组别均值来看,社区或协会组织形式参与健身气功的锻炼形式效果较好。见表5。
变异源健身气功组(n=123)对照组(n=108)t值P值积极应对26 03±6 3122 22±5 972 2670 018消极应对9 65±4 6310 00±6 051 5530 098
变异源<2年(n=35)2~3年(n=56)>3年(n=32)F值P值积极应对24 69±6 58725 17±7 36625 44±7 7670 1050 900消极应对11 39±6 69910 00±3 8189 36±4 2991 9530 146
变异源≤2次(n=14)3~4次(n=42)≥5次(n=67)F值P值积极应对18 08±8 29127 65±5 42926 78±7 15910 3600 000消极应对11 83±7 1568 15±4 9309 14±4 4862 6980 071
变异源<30min(n=33)30~60min(n=27)>60min(n=63)F值P值积极应对24 55±7 55027 37±6 91127 57±7 2041 4270 653消极应对11 15±6 03510 27±5 5029 09±4 1111 6480 196
变异源单独锻炼(n=13)与朋友一起(n=24)社区或协会组织(n=86)F值P值积极应对24 14±7 35527 20±7 14128 00±3 4643 2760 041消极应对12 768±2 76812 37±8 88410 21±4 3422 8710 040
长期有规律的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们在健身活动中体验到运动对促进身体功能的良好功效,还能让人们在体育活动中互相交往,建立友谊,扩大其社会交往的途径,以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有利于积极应对压力方式的产生,如张俊利〔5〕的研究结果,锻炼人群积极应对分数显著高于非锻炼人群,锻炼人群消极应对分数低于非锻炼人群,又如Jennifer等〔6〕调查也支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人群有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
孙海艳〔7〕、陈华利〔8〕和邓雷等〔9〕就不同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与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表明,长期持续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理压力状况,提出每周锻炼3次,且每次持续时间为30 min的锻炼效果为宜。本研究结论基本与其一致,长期有规律的参与健身气功锻炼都能改善老年人应对方式,每周3~4次、每次60 min以上的健身气功锻炼改善效果较好,在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上较长,可能与健身气功是较为典型的绵缓运动特征有关。
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经常参加需要多人或需团体成员之间相互配合进行健身气功集体表演的老年人,更容易结识相同爱好和性格相同的朋友,在锻炼过程中,老年人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在相互配合中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改善和建立老年人人际关系。
1 Cassidy L.A reported stress and coping styles associated with frequent Recurrence of genital herps〔J〕.Genitourin Med,1997;4:263-366.
2 梁执群,薛云珍,张克让,等.医务人员应激状态下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45-6.
3 高 亮,徐盛嘉,汤玉龙,等.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大五”人格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782-4.
4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社.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济南: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54-9.
5 张俊利.城市中年人身体锻炼对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安市居民为例〔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1.
6 Jennifer T,Dorothy LE.Relations among exercise,coping,disordered eating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J〕.Eating Behav,2004;5(4):337-51.
7 孙海艳.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与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应对方式、人格、心理压力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2008.
8 陈华利.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心理压力、心理适应及应对效能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2008.
9 邓 雷,孙海艳,颜 军.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和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人格和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86-90.
〔2015-11-27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FTY003);2014年度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课题(2014B056)
高 亮(1976-),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肖留根(196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R592
A
1005-9202(2016)24-627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114
1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