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修行
——唐卡画院里的传承者

2016-02-06 09:01李晓佳
云南画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格桑唐卡画师

文/李晓佳

笔尖上的修行
——唐卡画院里的传承者

文/李晓佳

说唐卡是人间尤物绝不为过。那是需要人们擦亮双眼、屏住呼吸、贴近去看的艺术珍品。其精细绝伦,非亲眼看到而不能想象。藏民的粗犷豪放深入人心,但他们在绘制唐卡时所表现出来的细腻入微,又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唐卡(Thang-ga),是藏族人民所特有的一种宗教绘画形式。其题材内容以佛教神灵形象和宗教故事为主,同时也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最早的唐卡画师都是喇嘛,绘制唐卡的目的是用于宗教祭典。所以,唐卡属神物,大量供奉于寺庙,普通藏民也会将其请回家去,悬挂于经堂墙壁上,祈求庇佑。

神功妙笔 绝非凡夫俗子

历经1400多年的演变,唐卡已经不仅是一种宗教器物,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唐卡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绘制手法。画师用针尖般细小的鼠尾笔勾勒出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线条,对每一处细节都一丝不苟,如实描绘。笔势流畅自如,即使是最微小的服饰花纹,也如行云流水一般,繁而不乱。同时,唐卡采用矿物颜料,色泽艳丽,并多用金、铂金等贵重金属涂饰,形成了富丽堂皇、庄重恢宏的整体效果。

青海热贡是唐卡之乡,那里是画师眼中的“唐卡之乡”,据统计,全国每年出产3万幅唐卡,其中2万多幅都来自于热贡。不过,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也可以找到正宗的热贡唐卡,以及技艺高超的画师。格桑达娃就是一位旅居香格里拉的热贡唐卡画师。他所开设的“香格里拉唐卡画院”已经在独克宗古城落户多年。格桑出生的青海吾屯下村,有数百年的绘画传统,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唐卡画师。村中男子有许多八九岁就开始跟随父辈学习唐卡。格桑是其中一个。当年他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画,挑灯夜习,不到20岁即出师,参与过许多大型寺庙的唐卡绘制工程,并随后将唐卡艺术传扬到香格里拉藏区。如今,他旗下有近十位画师一起在香格里拉进行创作。

在独克宗古城的唐卡画院拜访格桑达娃,如同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修行。与我通常想象的不同,唐卡画师并不年长,反而以青壮年居多。因为唐卡花纹极其精细,对眼睛要求极高,一般28到35岁是画师的黄金年龄,一旦超过50岁,画师就面临退休。与此同时,唐卡绘制相当复杂,笔法、规矩甚多,需要研习很长时间。所以,画师们必须从幼年时期就开始拜师学艺,日日作画,从不间断,直到十余年后方可出师。绘制唐卡,好似打坐。画师们早晨洗漱用餐完毕,便在安静的环境下,盘腿席地而坐,一边默念经文,一边作画。他们目不转睛,凝神屏气,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所以,能画唐卡的人,都要具备超人的耐心和意志力,绝非凡夫俗子。唐卡描绘是非常漫长的过程。一幅80厘米长的小型唐卡,需要画两个多月的时间。格桑达娃的画院里有一幅7尺长3尺宽的大型唐卡,由三位画师共同绘制三年才得以完成。

千年传承 前路任重道远

对于格桑这样的唐卡画师来说,唐卡不只是绘画,最重要的是,它和自己的信仰是统一的。在这个意义上,格桑坚持自己是一个传统的唐卡画师,尽管他画的是当代唐卡。“风格”可以变,但精神信仰不行。画,就是一种修行。

谈起唐卡的传承,格桑达娃则显得有些着急。格桑是“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不希望看到唐卡走向没落。“唐卡不只是绘画艺术,它的理论很深。更重要的是学理论,学佛法。”格桑说。对藏人而言,每幅唐卡都是佛菩萨神圣的化身,不懂佛法的画师是画不出唐卡的。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天的学习都是从早上五点开始,每天之初并非学画,而是学理论,首先要“背经”。“背经”和寺庙里喇嘛念经还不一样,必须刻进心里,每天早上背一两章,一年下来就是四五百章。然后,是“传承”。所谓传承,主要是由老师传《大藏经》。从释迦牟尼到诸天罗汉,每尊佛和菩萨用什么手势,持什么法器,都要烂熟于心才行。唐卡的绘制过程非常复杂。绷制画布,打磨,素描底稿,上色晕染,铺金和勾金线,开眼,装裱。一幅平常尺幅的唐卡,一位画师要花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典型的“慢工出细活”。没有诚心,没有智慧,学不下来。过去,唐卡和其它知识都是在寺庙里传承的,而现在藏区教育普及,家庭生活条件也日趋好转,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多上学接受教育,而非辍学拜师。即使孩子愿意学习唐卡,也会等到初中或高中毕业。很矛盾的一点是,上学掌握更多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不自小辍学,全身心地拜师学艺,孩子们的唐卡绘画水平就跟不上,唐卡精品的出产会越来越少。格桑自小学画的这个路子现在行不通了,这个矛盾如何解决,仍有待商榷。“好的画师是越来越少了。传承难啊!”格桑说。

由于唐卡工艺复杂,所以价格也相对昂贵。长边1米左右的佛像唐卡一般价格在2千~10万元之间不等,根据画作水平、种类不同,价格差异很大。除了最常见的彩唐(矿物颜料上色),唐卡还包括黑唐(黑底,质地牛羊皮,金粉勾线)、金唐(通体覆金,压暗纹)、银唐(通体覆铂金,压暗纹)、红唐(橘红色底,金粉勾线)等特殊种类。其中以银唐最为珍贵。另外,唐卡尺寸越大也越贵,一幅大型唐卡通常售价超过百万。不过,由于唐卡绘制时间长,所以画师本人的收入并不高。画院里的一位画师朋措达杰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红唐,售价5000元,除去1000元的金粉、颜料、画布成本,他一个月的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一般一个好一些的画师年收入可达7、8万,而普通画师则只有2、3万而已。如此算下来,唐卡画师是一份比较清贫的职业。尽管还有一些像朋措一样的年轻人仍在孜孜不倦地从事唐卡艺术,但不可否认的是,愿意从事唐卡创造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格桑达娃还不到40岁,对一位唐卡画师来说,正处在创作生涯的高峰,却也不得不接受某些病痛的干扰。由于画唐卡时必须离画布很近,不免受到矿物质颜料的刺激,日久生疾,他的眼睛已动过好几次手术,这可以说是唐卡画师的“职业病”。在他看来,这种画院模式仍然不是唐卡传承的最终之道。有人喜欢唐卡,爱唐卡的人物生动,色彩鲜艳,有人喜欢其中的故事传说。但他们来画院学习,也就是学上几个月,关键是,真正学唐卡,“要长期学”。像格桑自己这样一学就是十年的人,现在少之又少。从去年开始,格桑就有了想法,要开办一所唐卡学校,把唐卡学习、藏文化学习和现代文化知识的学习合为一体,这应该是格桑达娃的心中最深切的挂念。

唐卡与画师的信仰是一体的,画师用针尖般细小的鼠尾笔蘸取贵重金属涂饰,勾勒出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线条,如行云流水一般,描绘出富丽堂皇、庄重恢宏的神佛形象。

猜你喜欢
格桑唐卡画师
日喀则市唐卡传承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李雪:唐卡收藏进入理性阶段
西藏唐卡产业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难忘的格桑花
糟糕鱼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插画师笔下的时髦
以恭敬之心绘画
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