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昆明

2016-02-06 09:00李雨霖何新闻
云南画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官渡翠湖滇池

文/李雨霖 何新闻 胡 莹

相约昆明

Kunming Impression

文/李雨霖 何新闻 胡 莹

昆明夜景 刘云辉/摄

沪昆/云桂高铁昆明南站

昆明是什么样的?

方舒雅说:“昆明的山川湖泊、城镇乡村、街道建筑、寺庙道观,昆明的官员、百姓等都有一种异域的迷情。”他用镜头记录昆明,事无巨细、点点滴滴。

写《未央歌》的鹿桥说:“昆明这个坝子可以算是难得的一片平地了,虽然面积不大,三分寺这一带一道平地的北端,可是想想这里是层峰叠峦的山国呵……四望晴空,净蓝深远,白云朵朵直如舞台上精致的布景受了水银灯的强光发出炫目的色泽”。

汪曾祺:“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要滴下来,湖水极清”。 他甚至写诗歌颂:“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 。

昆明花市 张有林/摄

Flowers花海:春城之魅

花卉对昆明情有独钟,到处都是鲜花争奇斗妍。昆明被誉为“春城花都”,四时鲜花不断。远在唐宋以前,昆明就培养不少名花异树,其中尤以唐梅、宋柏、元昙、明茶著名,至今仍然生气盎然。昆明新18景中,以花命名的就有3处,龙泉探梅、鸣凤山茶、圆通花潮;而另15处著名景点,哪处没有鲜花?再加上巧夺天工的世博园,游人到了昆明,就徜徉在花海中了。

在城中闹市区,有岔街一号鲜花批发市场,有景星街花鸟市场,有联盟路鲜花一条街,加上散布在市区大大小小的花店,还有菜市场中的鲜花摊,沿街叫卖的小花贩……谁也说不清有多少,这还不算那些在医院门口、小区深处游动的花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能买到花。

“大姑娘四季有花戴”,昆明人以花为荣,以花为福,以花为业。昆明不仅把鲜花作为一项产业,而且是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清晨的斗南,人如潮,花似海。走进位于滇池东岸的斗南村,如同走进了鲜花的世界,康乃馨、玫瑰、百合、勿忘我、情人草、满天星、香雪兰……五彩缤纷的各种鲜花把数千平方米的花卉市场打扮得十分别致。斗南的花卉不仅已走遍春城的大街小巷,还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台湾、香港等省市,而且远销到日本、泰国等国家。斗南也因此成为闻名遐迩的“花乡”,鲜花的爱意传向四方,架起一道连接国内外大中城市的绚丽彩虹。

Cuihu翠湖:城市灵魂

城中有湖,是上天造化。中国古城的建造,向来崇尚山水合一,以此为最佳风水。建城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颇有傲人的资本,而若要论到这资本的构成,翠湖大约又要占到60%的“股份”。这片不大的水域,从成型至今,历经沧海桑田,早已成为昆明灵魂的一部分。

翠湖春晓 叶利民/摄

午后的夕阳均匀地洒在湖面,晚归的海鸥正三三两两盘旋而上,准备飞回滇池。玩滑板的青年在讲武堂前面的空地上腾空而起,背景是古老斑驳的黄色墙壁和菱角分明的西式建筑。总是人流如潮,在翠湖畔。却在天光水色中又透着几丝静谧。这是初春常见的翠湖。穿过嫩芽初发的小径,和放风筝的人聊了几句,但见长线连天,风筝隐约不见。翠湖最美的时刻,总在晨昏之间。这种景象,大约从几百年前就大致如此。

云南近1000年来,几乎所有的重要行政机构,教育设施,莫不临翠湖而建。文的一面:云南最高学府——云南大学,大门百米开外就是泱泱翠湖水;云南省图书馆,耸立在湖西一侧;云南史上唯一状元袁嘉谷的故居,位于翠湖北侧;云南省文联,也与翠湖比邻而居。武的面孔:中国近代史上的名校——云南陆军讲武堂,在翠湖西侧;民国年间的军事强人卢汉,在湖东有保存完好的别墅。几百年来,从文到武到商,所有人均以能与翠湖比邻为荣耀。在翠湖南侧,有昆明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会馆建筑——石屏会馆;卢汉别墅隔壁,有云南知名度最高的高端酒店——翠湖宾馆,西侧,有位居早期云南十大建筑之一的庞大农展馆。湖中央的岛屿上,有云南第一座自来水厂遗址——民国时期昆明人喝的是翠湖水。这都是有来头、有格调、有历史的建筑物,因此有人说昆明的“历史文化名城”身份,翠湖有一半功劳,完全不是夸张的说法。

翠湖如同一个魔力十足的漩涡,吸引着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又如同一个庞大的气场,向外散发无限张力。

Ethnic villages民族村:预习云南

民族村可以说是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也是民族习俗的轻松课堂。在准备向其他地州出发前,不妨到这里提前预习一下各民族礼节,风情万种的民族村定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走进民族村,主干的另一端是一组白象迎宾雕塑,不用担心只有雕塑。若要看货物,团结广场里就有大象表演,保证惊险刺激,若是有足够的胆量,还可以和大象做“游戏”。民族村倚着滇池,挨着海埂公园,在西山的映衬下,山水相依,景色别致。

沿着林间的小路漫步,你就会看见哈尼族的土掌房,哈尼姑娘总会微笑着邀你一同“打秋千”。不远处就是藏族村,藏式的建筑,传递着一种威严和肃穆,喇嘛和经幢形成一种永恒的记忆。跨进“小松藏林寺”的门槛,双手合十,虔诚的冥想……你或许会得到一件珍贵的礼物——喇嘛松的哈达。藏族村的对面,有着杆栏式竹楼的就是傣族寨,婀娜多姿的“小卜少”会用傣家的生水向你送圣洁的祝福。带着傣家少女的祝福,进入傣族缅庙,感受一下小乘佛教的精妙,但记得要先把鞋脱掉。走进树林掩映中的傣家起居楼,里面很有学问:客厅里火塘对于傣家人是很神圣的,不能跨哦!主人的卧室也不能窥探,饭桌的座位也有讲究。在风情楼里,男士们可以参加傣族婚礼的展演,做一次傣族新郎。经过泼水亭和风情桥,别忘了在缩小版“允燕塔”前留个影,回去可以炫耀一下。虽然不是原版的,但照片足以蒙人了!进入彝族村,热情的彝族汉子立即送上醉人的米酒,也许晕晕乎乎的更能融入这个崇尚“虎”的民族。太阳历广场有让彝族人骄傲的十月太阳历巨大的图腾柱,等到火把节的那几天,所有的人手拉着手,围着篝火纵情歌舞,这里就变成欢乐的海洋。

民族村几乎是天天有活动的,26个民族一天一个,加上节日更是丰富。现在,不但外来的游客喜欢民族村,昆明人也爱上了这里的“民族风”。

云南民族村 刘建华/摄

Lake Dian滇池:母亲之湖

不可想象的是如果没有了滇池,昆明会怎么样?对昆明人来说,不是简单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而是世世代代依靠着这个高原湖泊生活,在全国再也没有哪个大城市像昆明一样有如此浩淼的一个湖在旁边了。我曾经站在长虫山的顶上俯瞰昆明坝子,那时的高楼还没有那么多,在群山环抱中的大地除了银光闪烁的滇池,是一个四围香稻的世界,穿梭于城市和农村的是一条条河流,盘龙江、金汁河、银汁河、宝象河……昆明城就在山水之间,房屋楼宇,炊烟袅袅。

我庆幸我是在滇池中学会的游泳。童年时代的海埂是一个有着万顷晴沙的地方,沿着舒缓的沙滩,可以向着海中一直走出100米,直到水浸过我的脖颈、嘴、眼睛、头发,然后再向前游,这时岸上的大喇叭开始喊了:“游过标杆的小孩请回来!”在我们眼里要显示自己的游泳水平就是敢游出海埂的标杆。在昆明人的故事里,滇池就是阳光下的童年。

到了少年的时候,最大胆的冒险活动就是环滇了。骑着28寸的载重自行车,一群同学浩浩荡荡从西山脚下行过,经观音山,过白鱼口,沿着滇池边一路飞驰到昆阳;第二天又从滇池东岸的晋城、呈贡回到昆明。环滇的过程,是一群少年独自面对不熟悉的世界,吃饭、住宿、问路、修车,回来以后,嘴角的乳毛换成了胡须。在昆明人的一生中,滇池是走向成人的地方。

后来就开始带着女孩子去滇池边,骑很远的车去到一个叫洪闸的村子。洪闸是盘龙江的入海口,那时滇池里的鱼还很多,整个洪闸村都靠打鱼为生,数百艘小渔船整整齐齐停在河口,古旧的屋舍,堤畔种着垂柳,长着芦苇,不时还有野鸭惊飞,一个很美丽的小渔村。夕阳西下,坐在长堤上看着渔网此起彼落,让光阴慢慢地流逝,尽情挥霍着美丽的初恋。滇池——青年人的梦想时空。

俯瞰古滇文化城 晋宁宣传部供图

慢慢地城市就扩张到了滇池边,昆明人就离滇池越来越近了。大片的时尚洋房出现在湖畔空地上,昆明人都以住在滇池边天天眺望滇池为荣。也许滇池就是家中的一道景致,每天都能看到湖水喜茫茫地奔来眼底。

Mount Xishan西山:守望昆明

在昆明人眼里,西山是守护神。每一次登上西山顶,总可以听到喘息中深情的感叹。这种感叹和其中深意,每个昆明人都心领神会。

从前,“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的传统,现在昆明人耍西山,不只是三月三。每一周,甚至每一天,有的人都把登临西山作为日常安排。我虽然没有每天登临的条件,但每一次登临都意义非常。

年幼时,到西山郊游对我们来说都足够兴奋好几天了。儿时的记忆里,西山是我们自己无法自己去,却特有意思的地方。背上小小的行囊,让真的走在蜿蜒的山路上,透过密密的树林看见旧时的昆明城,就激动不已了。华亭寺、太华寺直至龙门,山顶。接着就在野餐、野战、游戏中忘乎所以了。这样的旅行在那个年代是半年甚至一年才有一次的,很奢侈。到了少年时,我们把奢侈变成了享受,周末凑上攒下的零用钱,相约爬西山。从碧鸡牌坊开始,每一个弯,每一片树林都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我珍惜走过的每一步和每一次的呼吸。在绿色的世界和晨暮的阳光中,我找到了释放自我的方式。自此,西山的意义开始清晰。

人总是习惯性地忽略身边熟悉的事物。成年之后,去的地方多了,西山的记忆也开始模糊了。一晃4年过去了,再没认真、单纯的爬过西山。每次闲下来的时候,心里却总有一种回声。寻着旧时的记忆,4年后我再次登上了西山。这次,自己的车直接停在了龙门下的车场。经过他乡的山山水水,我一直以为西山再平凡不过了。但西山仍旧以她的美丽和气魄,让我折服。当我气喘吁吁的站在龙门对面的山顶时,和从前一样的美景再次出现在眼前,眼睛被泪水模糊,一时间惭愧不已——我忽略了身边最美的景色。

每一次的登临的心境都不同,相同的却是站在山顶,眺望昆明的心情。西山守望着昆明的日新月异,也守望着昆明人的快乐记忆。

西山龙门 梁伟/摄

官渡古镇金刚塔 李雨霖/摄

GuanDu Town官渡:古镇记忆

对于城里人来说,官渡古镇集市上的东西可能不稀奇,但却特色。官渡特产粑粑、饵块和小吃,还有价钱实惠的果菜。沿着路走,走出集市过了第一个街口不久就可以在左手边发现观音寺。观音寺就是古时渡口,现在没有丝毫的痕迹。信步穿过观音寺所在的尚义村,就可以到达古镇的中心——金刚塔。

金刚塔总是让人在她六百多年的记忆里缠绵,就在她的下面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悠远。据考证,古时的官渡镇是贝丘文化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约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他们在此以采集、狩猎、打捞滇池中的螺蛳为食,而他们称螺蛳为蜗牛,“蜗洞”之名由此而来。镇内螺峰村、尚义村范围内方圆约一万平方米的地下,有大量螺壳堆积层,厚约三至八米。当你被金刚塔地宫下这些尘封了千年的文物所震撼时,关于官渡的由来、官渡八景、五山、六寺、七阁、八庙、广济桥、老街、水井……的一幕幕就会在烟波流转中掠过你的脑海。

金刚塔周围就是官渡美食的聚集地,粑粑、饵块、芽豆、凉粉、米线……来到这里不但可以感受官渡千年的渡口文化和集市繁荣,还可以品尝平民的极品美食。吃着凉粉,品着粑粑,看着据说是用饵块做转连接,筑成的金刚塔,确实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金刚塔广场右边,通向螺峰村的老街上林立着各式店铺,这里就是著名的老昆明“官街”旧时叫“九转花街”。康熙年间,人们每月的初一至十五在秀英村赶“长街”,十六到三十就在螺峰村赶“团街”。民国时期,官渡的繁荣甚至超过了昆明,有“小云南”之称。昆明人买年货到官渡,买希奇玩意和奢侈品也到官渡。从现有的状况看,似乎略有从前的影子了。

穿过老街的某条小巷,就可以漫步宝象河岸。身旁的宝象河依然在两岸树木的掩映中悠悠从镇上流过,虽没有了昔日的风光、繁华,也少了往来的船只与热闹;脚下的古驿道也再没有马帮经过,但偶尔经过的马匹,就会隐约传来旧时萦绕林间的串串铃声;西庄村河岸上的滇越铁路已消失在岁月的风雨中,只剩下沧桑的车站,让人追忆,或伤感。

猜你喜欢
官渡翠湖滇池
翠湖心影
古渡熙攘千帆竞 滇池北岸谱华章 守正创新强承载 起航奋进新中心——这里是官渡,这就是官渡
大美滇池岂能毁于逐利
昆明官渡古镇休闲旅游的发展研究
昆明的翠湖公园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一封特殊的表扬信
细雨中奔跑的官渡小鹿
美丽的鸣翠湖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