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研究

2016-02-05 07:29:09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流供应链协同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研究

肖钠(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结合信息生态链和图书馆供应链的内涵,阐述了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含义,通过剖析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各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健康发展的六大运行机制,并构建了运行机制间的运行关系图。

图书馆;信息生态链;供应链;运行机制

供应链管理思想早已被引入到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体系中。在图书馆供应链上,图书馆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信息用户间的信息交互活动,实际上已构成了图书馆供应链上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一种链式关系,即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研究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内在组织结构及运行变化规律,不仅能提高图书馆供应链的信息管理效益,而且对实现图书馆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信息生态链理论与图书馆供应链进行有机融合,提出从信息生态链视角探讨图书馆供应链的运行机制。

1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内涵

图书馆供应链是以具有一体化信息组织结构的图书馆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将上游供应商、零售商和下游信息用户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网链结构模式,强调由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始,到供应商、零售商和图书馆提供满足信息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各节点企业所连成的一个整体功能网链结构模式。[1]信息生态学理论以生态学为基础,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信息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信息生态链的研究始于信息生态学,是国内外学者在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基础上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信息生态链是信息生态的集中体现。信息生态链其实质是信息流转链,体现出链上各信息主体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

将信息生态链理论与图书馆供应链相结合,从信息生态链视角解析图书馆供应链的内涵,发现图书馆供应链中隐含着信息生态链。首先,图书馆供应链的运行以信息流为主线,信息流是图书馆供应链各构成要素联系的纽带,各节点企业间为满足信息用户需求而产生的信息生产、传递、消费和分解等一系列信息流转关系,其实际上就构成了一条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在内的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同时,图书馆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在供应链运行中所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同发展等合作伙伴关系也正是链式依存关系的体现。因此,结合信息生态链和图书馆供应链的内涵,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是指在图书馆供应链环境中,不同种群信息主体之间通过信息流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链式依存关系。

2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2.1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是指在图书馆供应链的特定环境下对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产生、形成、发展、稳定等演化规律过程起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要素,主要包括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这三个基本要素。

(1)信息人。信息人是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构成因子,由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信息分解者和信息组织者构成。信息生产者是指提供供应信息的供应商和发布需求信息的信息用户,它们既可以是微观层面的单个个体,也可以是宏观层面的企业等,它们分别构成了供应信息流和需求信息流的起点;信息传递者是连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信息用户的传递通道,图书馆作为信息传递者是整个链体的核心,多渠道地实现信息产品、服务或信息需求等供需信息的快速双向流动;信息消费者是指信息供需活动中具有利用信息能力的个人或群体,这既包括需求信息的消费者——供应商和供应信息的消费者——信息用户,也包括中间环节图书馆,它们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消费信息;信息分解者负责分解和清理信息,维持整条链的平衡,信息用户通过消费提出分解需求间接充当信息分解者,供应商和图书馆能基于信息用户的分解需求在生产或传递中直接分解;信息组织者负责组织和标引信息,虽然供应商也具有一定的信息组织能力,但主要还是图书馆在扮演着信息组织者的角色,收集各种供应商的大量无序信息并进行有效组织以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和传递服务。

(2)信息。信息既是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中的加工对象,也是链上各构成因子间的黏合剂和联系纽带。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信息、库存信息、计划发货信息、实际销售信息,中间环节图书馆的订货信息、订单状态信息、馆藏信息和下游信息用户的需求信息或需求预测信息等。[2]基于这些信息地不断流动,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中形成了需求信息流、供应信息流、商品信息流、资金信息流、价值信息流和业务信息流等六条信息流。其中,有四条信息流构成了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上重要的两条信息循环流:一条是供应信息流与需求信息流形成的供需循环信息流,这条循环信息流体现着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社会价值;另一条是商品信息流与资金信息流形成的物资循环信息流,这条循环信息流体现着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经济价值。[3]

(3)信息环境。信息环境是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上各节点企业进行信息交互时各种影响因素的总称。信息环境包括内部信息环境和外部信息环境。外部信息环境是指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外部的宏观环境,包括信息政策环境、信息法律环境、信息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物流环境等;内部信息环境是指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内部直接决定各节点企业间信息交互效率的微观环境,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信息伦理环境等。[2]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是基础,信息技术是核心。信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高速网络、通信工具等信息设备,为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实时信息互动创造可能;信息技术有条形码技术、数据转换技术、数据库技术、EDI技术、访问控制技术、ERP系统、MIS系统等,能协调各节点企业间的信息系统接口以实现交互信息的实时、准确传输和处理。良好的信息环境是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运行机制的产生是以各构成要素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为前提,因此,研究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要基于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分析。

(1)信息人间相互作用关系。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上各信息人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的依存关系,主要体现为互利关系、互惠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平等关系和竞争关系等。①信息人间的互利、互惠关系。互利、互惠关系是指互相有利、彼此受惠的关系,即链上某节点信息人在自身获利的同时,其他节点信息人也相应获益。图书馆供应链是一种人工系统,信息收益最大化是其创造价值的体现之一。链上各节点信息人的信息收益诉求点及类型并不完全相同,上游供应商通过供应信息来增加收益,即侧重获取经济利益;核心图书馆通过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来扩大自身影响,即侧重实现形象利益;下游信息用户通过吸收消化供应的信息来提高自身素质,即侧重追求素质利益。[4]当然,这几种收益是可以叠加获取的,同时,互利、互惠关系也存在于同一种群信息人中。比如:信息生产者间规划信息供应领域以利于收益合理分配、信息传递者间共享信息资源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信息消费者间交互获取信息以减少信息搜索成本,这些都是互利、互惠关系的直接或间接体现。②信息人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合作、共生关系是指互相合作、共同生存的关系,即链上各节点信息人以互相合作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生存。没有任何一个信息人或种群可以不依赖于其他信息人或种群而单独存在,合作关系是链上信息人间最普遍的关系,合作是为了共生。合作关系存在于链上不同节点的不同种群信息人间,位于不同信息生态位的供应商、图书馆和信息用户之间通过信息买卖、信息服务关系而合作链接起来形成共生关系,表现为纵向合作关系和垂直共生关系。合作关系同样存在于同一节点上的同一种群信息人间,处于同一信息生态位的供应商间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合作研发、联合推广,图书馆间采取共建平台、资源共享、联合采购、技术协作等合作方式,信息用户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合作关系,但是信息用户间可以借助一定的平台组织在一起形成“团购”等合作关系,表现为横向合作关系和水平共生关系。合作关系是手段,共生关系是目的。③信息人间的平等、竞争关系。平等、竞争关系是指彼此平等、公平竞争的关系,即链上各节点信息人在平等的前提下展开公平竞争。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上,各节点信息人间的平等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信息环境约束的平等,即各节点信息人处于同一信息生态链环境下;合作过程的平等,即各节点信息人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合作目标和期限,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合作结果的平等,即各节点信息人平等分配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共生利益。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同一节点的同一种群信息人间,尤其是信息生产者供应商之间,供应商间为抢占市场、争取客户、扩大收益而展开的信息资源、客户和收益等的竞争。当然,不同节点不同种群信息人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表现在上下游节点信息人间的“讨价还价”等过程中。

可见,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上各信息人间是多元复合的链式依存关系。其中,平等是前提,互利、互惠是基础,以合作为形式,竞争为手段,达到共生的目的,共生是链上各信息人生存的基本定律。

(2)信息人与其他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上信息人与其他构成要素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协同发展关系。链上各节点信息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能改造其他构成要素,而其他构成要素又反作用地制约着信息人的活动。首先,各节点信息人可以生产和传递信息,实现信息的存在价值并让信息在运动中增殖,而信息是信息人活动的依据,指导并优化着信息人的决策;其次,各节点信息人可以研发、改进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使用的广度和深度,而信息技术提高了各信息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拓展了各信息人的信息获取途径,甚至决定着信息人的获利方式和获利程度;再者,各节点信息人的价值观和行为特征等影响着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完善,而信息伦理、法律和政策等又约束、协调和规范着信息人的行为和活动。此外,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间也是相互作用的,比如信息技术的创新源于信息的创新,而信息技术的变革又带来了信息存在方式的改变;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指引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促进新的信息政策和法律的提出。

基于以上分析,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上的各构成要素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不断演进与发展正是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是指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促成链体形成—发展—稳定的规律性运动的作用过程、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5]

3.1 成长机制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成长机制是指各构成要素间相互协调、平衡运作,促使链体系统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演进过程。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促成链体动态演进成长的直接原因,信息价值和信息经济价值是主要的动力源。外界信息进入链体系统,经过各节点信息人的组织、分类、标引后产生信息价值。价值信息在供需双向流动中,各节点信息人或直接基于信息商品获利或利用信息指导生产活动间接产生效益,这些都是信息经济价值的体现。信息价值的形成是以社会发展带来信息存量的客观增加、信息主体间信息资源的强弱差异产生信息流以及信息技术保证信息资源的顺畅流转为前提的,信息经济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信息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信息资源稀缺性引发的信息资源竞争和追求信息效益最大化的趋利性来推动的。信息价值和信息经济价值间的不断传递和转换产生动力源促进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成长的同时,链体的成长也伴随着信息价值和信息经济价值的增殖。

3.2 合作共享机制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合作共享机制是指各节点企业间彼此合作、信息共享以实现共赢的发展模式。各节点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趋利本性决定了合作共享的直接动因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包括信息利益和信息经济利益。通过合作共享可以避免上下游各节点企业间信息资源拥有的不对称和重复建设,降低信息搜索成本和交易费用,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等,这些都有利于增加利益所得或减少利益消耗,实现各节点企业及整条链体系统的利益最大化。合作共享机制贯穿于整个链体的运行过程中,各节点企业源源不断地向信息共享平台导入共享信息,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汇总各节点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各节点企业也从中导出所需信息以更新、完善所掌握信息资源,整个导入与导出信息的过程实现了信息的合作共享。这种合作共享是存在于同一链体的内部,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并借助一定的契约关系来维持存在,同时受到相应国家政策、信息法律法规等的约束和限制。

3.3 竞争机制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竞争机制是指各节点信息人为力争胜于或优于其他信息人而不懈角逐的发展模式。竞争首先要基于平等的前提,即处于一个消除了各种垄断的链体系统内,并且各节点信息人作为拥有独立主体权益和价值的个体或组织存在着。在平等的基础上,同一节点信息人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稀缺信息资源、市场份额和信息用户的争夺上。但由于同一节点信息人处于相同的信息生态位,具有相似的信息产品和耦合的目标群体,因此,同一节点信息人需要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等来形成各自的优势,以真正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下游不同节点信息人间的竞争则更多地基于议价还价的能力,以确保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同时,链体内部还会受到链体外部潜在竞争的威胁。[6]各节点信息人间的不断竞争势必促进信息价值和信息经济价值的增殖,而信息价值和信息经济价值的增殖又加剧了竞争的程度,如此循环往复,最终促进整个链体结构的优化、升级。

3.4 协同机制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协同机制是指各节点信息人按照一定规则协同起来,使链体结构自动地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模式。协同机制的实现体现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宏观上看,链体内部发展要与链体外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法律等相协同,要能根据链体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地更新自身结构并调整运行策略。如链体内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要与市场需求相协同,信息技术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同,各节点企业发展目标要和社会发展战略相协同等。微观上看,链体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紧密协同。各节点企业要在战略目标及信息处理能力上相互协同,以促进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的顺畅流动及信息价值和信息经济价值间的有效转换;[7]信息资源要在标引上相互协同,变来源各异的各种异构信息资源为同构,以便于信息人及信息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传播和互操作;以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环境也要与链体内其他要素相协同,信息环境的协同发展直接决定着链体的协同程度。只有链体内部各要素间的高度协同后,才能更好地实现与链体外部的协同。

3.5 循环机制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循环机制是指各节点企业基于利益关系和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在链体内外部通过信息流转而形成的循环往复的发展模式。循环机制首先体现在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其运行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环境间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交换,从而推动着链体系统的循环持续发展;其次,在链体内部,以供应商为起点的供应信息流和以信息用户者为起点的需求信息流之间形成了供需循环信息流,体现着链体的社会价值;第三,链体内部从上游流向下游的商品信息流和从下游流向上游的资金信息流之间形成了物资循环信息流,体现出信息的经济价值;最后,链体内信息资源经过生产、传递、消费后,信息消费者会相应地产生反馈信息,反馈信息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循环再生产再利用,同时信息生产者或信息组织者也会对链体内分解出的“剩余信息”进行再次循环利用,这些都体现出信息的价值。[7]

3.6 平衡机制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平衡机制是指各构成要素间相互协调、适应,保持链体相对稳定、有序、均衡运行状态的发展模式。平衡表现在链体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均衡状态,包括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益平衡。结构平衡是指各角色信息人齐全且排序合理,信息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数量、种类和信息获取方式与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的数量、种类及信息存储方式相匹配;功能平衡是指各节点信息人在信息资源占有量和信息资源处理能力上相当,不存在某节点信息人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占有或信息处理滞后等有碍链体平衡的状态;利益平衡是指信息人依据其对链体的贡献大小和投入多少,公平、合理地分配利益,避免某节点信息人的利益受损或无故获利,各信息人间利益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并产生促进各信息人贡献和投入的驱动力。链体内部的三种平衡共同存在、相互作用、形成合力,链体在平衡点实现平衡。此外,链体的平衡还表现在链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平衡上,即链体内部顺应外部环境的进化,与外部环境发展保持一致的平衡态。

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多元化、动态连续的综合有机体,各运行机制间相互作用、协调,共同促进链体运行、成长和演进。首先,协同机制是基础,其他五种机制的实现都是基于各构成要素间的协同发展。其次,竞争机制和合作共享机制间不是完全分离的,二者互为补充、互相转换;协同机制制约着竞争机制和合作共享机制,而竞争机制和合作共享机制反向激励着协同机制;竞争机制会对链体的平衡产生影响,平衡机制会使各节点信息人间的竞争处于均衡状态,二者互相影响;协同机制与平衡机制间相互推动,协同有利于平衡,平衡的实质就是协同;协同机制与循环机制的互相协调作用,协同加速了循环的速度,循环对协同有导向作用;合作共享是循环的前提,循环又促进着合作共享,合作共享机制与循环机制间是相互促进的作用。最后,成长机制是目的,其他五种机制运行的目的都是为了驱动链体的成长,而链体的不断演进和可持续发展又是其他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运行机制总体关系如图所示。

图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关系图

[1]詹荣富.供应链管理[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4.

[2]霍明奎,等.供应链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2(10):1442-1446.

[3]张向先,等.商务网站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8):17-21.

[4]娄策群,等.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研究:共生互利机制[J].情报科学,2013(10):3-10.

[5]冷晓彦,等.商务网站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4(2):11-15.

[6](美)Michael E.Porter.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

[7]许孝君.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121,113.

O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concerning the library supply chain

Xiao Na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concerning the library supply chain.Meanwhile,the paper comes up with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its sou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s relation schema covering operating mechanisms through analyzing the key components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in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maximum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supply chain.

library;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supply chain;operating mechanism

G203

A

1005-8214(2016)12-0044-05

肖钠(1978-),女,硕士,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情报信息管理、信息生态研究。

2016-07-22[责任编辑]李金瓯

本文系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图书馆供应链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AS15096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信息流供应链协同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