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娣
1例捂热综合征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吴娟娣
总结1例捂热综合征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其护理重点包括:做好捂热综合征的急救处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病情观察,防静脉渗漏性损伤。本患儿住院2周,病情平稳后出院。
捂热综合征;脑膜炎;护理
捂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所致以缺氧、高热以及呼吸循环系统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征候群[1]。2014年我科收治了1例捂热综合征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现将护理经过总结如下。
患儿,女,1月3天,体重4.1 kg,因“气促、青紫一天”于2014年12月4日入院。患儿睡眠时出现全身发热、大汗淋漓,面色青紫。就医途中抽搐1次,表现为四肢抽动、双眼上翻、口唇紫绀,约1分钟后停止。诊断:(1)捂热综合征;(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缺氧性脑病;(4)低血糖。给予冷沉淀、新鲜血浆、拉氧头孢、甘露醇、阿莫托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治疗。
2.1捂热的急救处理
首要的处理为保持患儿的气道通畅、氧气吸入,同时让患儿脱离闷热的环境、降低体温[2]。该患儿入院时体温39.6℃,即给予去除包被、衣物,给予吸痰,鼻息位,并给予持续双鼻腔吸氧,流量1~2 L/min。吸氧状态下,患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8%。同时予38℃的温水泡浴10分钟,擦干身体后仅穿着毛衫,置患儿于28℃的暖箱内,30分钟后患儿肛温38.6℃,1小时后肛温37.9℃,设置箱温为29℃。之后,该患儿体温仍有波动,范围在36.6℃~39.6℃。在患儿肛温>38.5℃时,降低箱温、温水泡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均得到满意的降温效果。入院第5天后,该患儿体温趋于平稳,波动在36.6℃~37.7℃。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1监测生命体征 该患儿入院后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每小时记录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每4小时测量体温,患儿最高体温39.6℃,肛温>38.5℃,每30分钟监测1次。监测血压时选用宽4 cm的袖带,固定测量一侧上肢,尽量在患儿安静状态下测量,适当固定测量侧肢体。患儿入院时,脉搏192次/分,血压57/32 mm Hg,与患儿大量出汗、体液丢失过多致循环血量下降有关,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补液,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改善微循环治疗。住院期间患儿血压波动在116~78/39~68 mm Hg,心率波动在103~185次/分钟。
2.2.2神经系统观察 本例患儿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捂热综合征、缺氧性脑病,均累及神经系统,故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尤为重要。入院后,每30分钟巡视患儿1次,观察患儿的意识、瞳孔、肌张力、前囟张力、抽搐等。入院第1天,患儿抽搐1次,表现为四肢抽动、肌张力高,双眼凝视,面色紫绀等,约40秒后自行停止,未予特殊治疗。入院第3天,患儿体温39.6℃,出现前囟饱满,双眼凝视等表现,物理降温、热退后仍时有双眼凝视,给予腰穿,见轻度浑浊的脑脊液滴出,检验结果确诊化脓性脑膜炎。加用夫西地酸钠抗感染、脑苷肌肽、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经治疗护理后,患儿入院第9天,神经系统阳性症状体征消失。
2.2.3血糖监测与纠正低血糖 该患儿入院时,血糖为1.4 mmol/L,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8 ml,20分钟后测微量血糖10.4 mmol/L。每6小时监测血糖1次,密切观察患儿精神、意识、面色、有无出汗、嗜睡、烦躁哭闹不安等低血糖症状,以及患儿纳奶情况。入院第2天凌晨,患儿血糖为1.8 mmol/L,无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8 ml后,血糖为8.4 mmol/L。之后,患儿血糖均维持在3.6~6.7 mmol/L。
2.2.4出入量观察与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该患儿因捂热致大量出汗而脱水,且该患儿因抽搐、化脓性脑膜炎使用甘露醇降脑压,故监测出入量和血电解质对该患儿相当重要。护理过程中出入量即时记录,每8小时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并关注单位时间患儿的尿量,少于1 ml/(kg·h),说明有效循环血量和组织灌流量不足[3]。同时监测血电解质的变化。该患儿入院后出入液量大致相等,血电解质波动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2.3预防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本例患儿所用的20%甘露醇、多巴胺均属易引起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高危药物[4]。静脉渗漏性损伤可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重者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和神经、肌腱与关节的损害,甚至造成肢体功能障碍。颈内静脉较外周血管的管径粗、血流快,不易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故为该患儿选择颈内静脉置管,留置针型号为20 GA、直径1.1 mm、长48 mm的直型留置针。穿刺置管后妥善固定,适当制动。输注前回抽血液确认管路通畅,暴露输注部位。输注过程中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输注部位有无肿胀、发白、发红等现象。本例患儿未发生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捂热综合征(蒙被缺氧综合症),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脱水、大汗淋漓、休克、抽风等,其表现与一些疾病的晚期症状较为相似[5]。冬季是捂热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时节,大多是由于家长对孩子保暖过度导致,通常,如家长发现孩子突发高烧、大汗淋漓、凝视或者斜视、全身湿冷,呼吸节律发生变化,应该考虑可能为捂热综合征,及时就医确诊处理[6-7]。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不同种化脓菌感染导致的一类脑膜炎症,婴幼儿是主要发病人群[8-9]。该病发病较急、治疗难度较大,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患儿很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导致终生残疾[4,10]。本例患儿因捂热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累及血液、循环、消化、神经以及凝血系统,又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复杂且危重,护理涉及面较广泛。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的变化,记录并评估出入量平衡,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出血,按时、准确、正确用药,预防静脉渗漏性损伤。患儿病情逐步平稳,取得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1] 蒋华丰.婴儿捂热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3,31(5):439.
[2] 徐建强.婴儿捂热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02-604.
[3] 冯传咸.婴儿捂热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5):427-428.
[4] 张红爱,张惠芳,于淑群.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4):1091-1092.
[5] 席艳丽,管红梅,唐文伟,等.婴儿捂热综合征脑MRI诊断及临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6):991-994,1002.
[6] 邹峥,刘小惠,段君凯,等.婴儿捂热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等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4):364-367.
[7] 张新萍,肖政辉.婴儿捂热综合征血降钙素原增高的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5):313-315,319.
[8] 胡月圆,高喜容,占彩霞,等.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1):13-16.
[9] 孙增贤,兰菊红,张亚丽.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3):172-175.
[10] 李飞.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22-223.
Nursing Care of 1 Case of Children With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Purulent Meningitis
WU Juand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Danyang People's Hospital,Danyang Jiangsu 212300,China
Nursing care of 1 case of children with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purulent meningitis were summarized. The nursing key points include: to do a good job of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he syndrome of heat,close monitoring of vital signs,condition observation,prevent venous leakage injury.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2 weeks.
Infant muggy syndrome,Meningitis,Nursing
R473
A
1674-9316(2016)21-020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127
丹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丹阳 212300
住院经过:住院第1天,患儿出现抽搐,且自行纳奶差,给予鼻饲处理。第2天,凝血常规:PT 30.3秒,APTT 70.5秒,纤维蛋白原1.72 g/L,又输注冷沉淀1 U,血浆40 ml。第3天,患儿表现双眼凝视,前囟饱满,行腰穿术,脑脊液轻度浑浊,常规蛋白阳性、生化蛋白1.10 g/L,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加用夫西地酸钠、脑苷肌肽、甲钴胺。第5天,患儿吸吮有力,可自行进食。2周后,患儿神志清,面色红,前囟平软、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自行纳奶110 ml,体重4.4 kg,生命体征平稳,办理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