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丽 李 丽 陈瑞鑫
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吴晓丽李丽陈瑞鑫
目的 研究新生儿颅内出血使用CT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来进行研究,为患儿使用B超和CT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CT诊断的准确率是94%,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是70%,P<0.05。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可以使用CT来进行诊断分析,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治疗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CT;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价值
新生儿颅内出血可由分娩时早产、缺氧、受伤引起,主要是蛛网膜下腔、脑室内、硬膜下等部位出血,这些部位的出血会让患儿的生命受到威胁,即使存活,也有残疾的可能,导致智力障碍和脑瘫。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国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病率约为2.3%,临床推荐早期诊断和干预,从而改善患儿预后。为了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及时诊断出颅内出血,采取治疗措施,我院就CT和B超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选取了4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来进行研究,患儿均有发热、贫血、嗜睡、昏迷等症状,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超声组和CT组各20例。超声组采取B超的诊断方式,CT组采取CT的诊断方式。
1.2方法
CT诊断中,在检查前30 min使用70 mg的10%水合氯醛灌肠或者口服,当患儿进入到睡眠状态后再做扫描检查,如果情况需要可以使用镇静药物。CT检查参数设置中,层距与层厚均为5 mm,采用颅脑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眦线。
超声诊断同样在新生儿睡眠状态下进行,保持仰卧位,在扫描处涂抹耦合剂,分别经由颞窗和囟窗做多角度、多切面检查,对蛛网膜下隙、脑室管膜、脑室、脑实质做全面的影像展示,而后做2~5 MHz探头切换,同时密切观察脑中线结构与位置形态,随后旋转探头进行矢状扫描,由中线开始从左向右进行探查,观察脑室的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组织的回声特点等;最后对患儿颞窗进行扫查,全方位探查蛛网膜下腔、脑室管膜等部位的情况。
1.3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超声组及CT组患儿在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各种颅内出血的诊出情况。
1.4诊断标准
CT:硬膜下出血可见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带;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基底池高密度块影;脑室内出血可见脑室内高密度铸型;脑实质出血可见高密度块影。
B超:脑实质出血可见脑实质内有强回声团;脑室内出血可见强回声区;脉络丛血肿可见脉络丛增宽;蛛网膜下出血或硬膜下出血应用B超难以检出[2-3]。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诊断准确率上,CT组为94%,超声组为70%,P<0.05。在脑室管膜下出血的诊出上,超声组为17例,CT组为12例;在脑室内出血的诊出上,超声组为4例,CT组为6例;在脑实质出血的诊出上,超声组为1例,CT组为4例;在硬膜下出血的诊出上,超声组为0例,CT组为3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出上,超声组为6例,CT组为9例。
新生儿的囟门没有闭合完全,因此可作为透声窗来对颅内组织结构做显像检查,使用超声对颅内情况进行检查。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可能由产伤、外伤、缺氧或者原发性出血等多种因素引起,病情危重,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4],早期应用各种辅助手段检查确诊,对保障患儿健康非常重要。不同患儿的出血部位不一样,机制及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硬膜下出血多发生在足月的患儿中,且容易形成血肿,使用CT检查能够有效观察患者的颅内出血情况。若是脑室内以及脑实质出血,则会表现为片状和点状的高密度阴影;若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图像是基地池高密度片状阴影;如果是硬膜下出血,则会出现新月形高密度阴影。超声对中央部位的分辨率很高,CT还能够对其他常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确定病灶区域及其附近的组织关系。脑室内出血与脑室管膜下出血多发生在早产儿中,大多由于缺氧、酸中毒造成,CT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但是由于部分出血量少的患儿仅在脉络丛上形成血肿,室管膜下与脑室内没有积血,因此对CT扫描而言是较大的盲区,容易造成漏诊[5];蛛网膜下出血大多发生于酸中毒或缺氧之后,小脑幕纵裂池分布,其形成的高密度影在CT上具有清晰表现,因此诊断相对容易。CT在脑水肿、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的诊断上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急性期出血患者在48小时内的诊出率高,超过48小时,就比较难鉴别,所以诊断和治疗的时效性非常重要。两种诊断方式均有其优势所在,CT诊断的优势更大一些,条件允许的话,使用两种诊断方式是比较可靠的保障[6-8]。
在此次研究中,脑室管膜下出血诊断时,超声诊断诊出率较高,脑室、硬膜下、蛛网膜下隙以及脑实质等的诊出率为CT较高。CT劣势在于对患者有放射性损伤,所以不能够多次使用,超声诊断无放射性,费用低,所以安全性较高,便捷性较好。两者结合使用效果会更优,因此还需要视情况来选择。
[1]贾月霞,温琳峰. 超声与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7):39-41.
[2]王晓燕. 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37-38.
[3]左谭,荣阳.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5):99-100.
[4] 刘东旭,李腾,王彦. 新生儿颅内出血CT与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J]. 中国医学工程,2014,22(3):164.
[5]潘涛,简文豪,王建华,等.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8):689-692.
[6]赵亚丽,董娇楼,周策勋.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6):969-970.
[7]钱蠡.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111-112.
[8]刘玉英,聂娅. 超声多种探头联合应用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589-1591.
The Value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U XiaoliLI LiCHEN RuixinCT Department,Daqing Second Hospital,Daqing Heilongjiang 16346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T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newborn infants. Methods 40 cases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The patients received ultrasound and CT diagnosis and the two methods of diag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accuracy rate of CT diagnosis was 94%,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was 70%,P<0.05. Conclusion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can be diagnosed and analyzed by CT. The accuracy rate is high,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CT,Newborn,Intracranial hemorrhage,Diagnostic value
R445
A
1674-9316(2016)14-015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107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CT科,黑龙江 大庆 16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