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国家高校专项计划政策的解读和分析

2016-02-05 00:34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农村

刘 倩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关于对国家高校专项计划政策的解读和分析

刘倩*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对国家出台的这项政策,社会评论褒贬不一,因此文章从教育、社会学以及政府角度对这项政策进行解读,并为该政策后续实行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高等教育;公平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上差距较大,造成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文化技术水平也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实际上,农村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归结于农村教育的。然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和大众化局势的今天,农村学生的入学率却很低。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能够为社会个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提升个人社会地位和价值,获得社会利益,同时高等教育在延续社会生命,促进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

一、从教育角度解读

(一)入学考试机制

目前,城乡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这也导致了城乡高中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进而影响到农村学生高中教育成就。

(二)招生录取机制

由于前面所说的农村学生劣质的高中教育资源,加上我国的高考制度择优录取原则,而不区分城市和农村,来自农村的学生只能被分到次级大学或者边缘学科,这显然对农村学生是不公平的。

(三)教育机会均等化

教育机会均等化的中心思想是,将社会中所有事物提供给社会中所有的人,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不能依据学生的种族、文化、宗教信仰、性别、智力的或身体的智障等差异为理由减少或拒绝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

(四)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

主要指高等教育发展是否针对、适应、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与高等教育使命相一致,是否与教师的要求和利益相矛盾,是否适应、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就业就职。老少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受教育水平低,由此带来严重的代际贫穷现象。

(五)高等教育的属性

高等学校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行为表明,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从教育的“公共性”角度而言,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的。不管是城市或者农村公民都有这项权力。

二、从社会学角度解读

(一)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就是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整个社会中的不均等。现有大部分研究成果均表明,凭借政治的、经济的、或者文化方面的优势,社会优势阶层子女更容易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由社会分层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也延伸到高等教育结果。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文化功能

高等教育的政治职能包括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法律人才,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文化职能有: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

农村单独招生计划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政治和科技文化人才,及时向广大农民传达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更好实施;也会带动群众学习先进文化,树立良好风气,消灭农村残余愚昧落后思想。

三、从政府角度解读

(一)政府的性质和宗旨

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是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公平的主导力量,这是由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二)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肩负着各项职能,其中包括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发展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政府切实履行文化职能的表现。

四、结论和后续实施建议

(一)结论

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关系到农村政治和经济文化建设。当前农村地区高中入学考试机制的不完善和高等教育院校招生录取机制的不公平严重阻碍了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和保障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使然。

从社会层面来说,出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有助于农村和城市的和谐发展,共同富裕,减缓由社会阶层的相对不平等而导致的学生所获得的教育资源不均等的矛盾。

(二)建议

1.在入学考试机制上,加强高中教育资源的公平、扩大农村高中教育的规模、实行优质高中招收农村学生。

2.在招生录取机制上,采取多元招生录取方式,实行高等教育自主招生和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和补偿政策,做到“精准招生”。

3.在经费投入上,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供有力度的财政补贴,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划拨农村学生高等教育的专用经费,做到“精准扶贫”。

4.在法律制度上,建立健全由国家、地方和学校组成的三级监督机制及审查制度;制定健全完善的法律政策,为农村学生获取公平教育资源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钟莉.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

[3]胡冰.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机制研究[J].学周刊,2016,14:186-187.

[4]申培轩.论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兼论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565-569.

[5]高耀,刘志民.机会扩展、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基于高校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5,01:44-54.

作者简介:刘倩(1991-),女,陕西渭南人,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098-01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公平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笨柴兄弟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