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时空中灵魂的独舞
——社会学视域下“自拍”现象的探析

2016-02-05 00:34孙海燕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自媒体

孙海燕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虚拟时空中灵魂的独舞
——社会学视域下“自拍”现象的探析

孙海燕*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随着智能电子设备和网络的普及,使得“随走随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自拍”俨然成为现代人网络社交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自媒体时代的“自拍”满足了现代人的社交需求,同时也使以女性为代表的“她经济”得以发展。但是,“自拍”现象的出现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值得人们去关注和了解。

关键词:自媒体;自拍;她经济

“自拍”一词诞生于2013年11月19日,当年的《牛津词典》宣布“selfie(自拍)”成为牛津年度热词,以此来表彰这一借助智能手机拍摄技术以及社交网络媒体分享而风靡世界的新词汇。牛津词典对“自拍”的解释是,“一个人给自己拍的照片,尤其是使用智能手机或网络摄像头拍摄,上传到社交媒体网站的照片”。[1]现如今,“自拍”几乎成为了每一位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一现象的兴起和智能电子设备以及社交网络媒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智能电子设备借助网络满足了人们“晒”的欲望,美颜软件、自拍杆等“自拍神器”让“自拍”不断升级,“随走随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在庞大的“自拍”群体中,女性成为了主力军,由“自拍”衍生的“她经济”也成为商家必争之地。正如硬币有正面和反面一样,“自拍”现象的崛起也有其潜在的负面效应。

一、“自拍”现象的成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自拍”提供了技术支撑

智能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社交网络的崛起共同开启了“互动式数字”媒介的新时代。突破传统时空界限的自媒体让大众不再扮演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的角色,转而成为了互联网信息的制造者。人人都可以成为虚拟时空的终端,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扮演者另一个“自己”。自媒体也让人们借助网络重新定义着“我是谁”,“角色”在网络和现实中得以交替、延展甚至反转。一张“自拍”照片上传至网络,需要经历从拍摄、筛选、修图、上传等多个工序,而作为“自拍”群体的主力军,女性对于“自拍”照片的要求较男性而言更为苛刻,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备受追捧,从最初的磨皮、补光等基础功能逐步升级,可以说如今的修图软件已经具备了改头换面的功能。而如此强大的功能,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仅仅需要用户动动手指,便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二)“自拍”满足了自媒体时代人们的社交需要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社交方式受到了网络社交的巨大冲击。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每个网民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网民由原来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制造者。“自拍”是一种通过对自我的重新解构,实现实际自我与应然自我的暂时性统一,并在首因效应的作用之下,让个体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呈现在社交网络中,以此来实现社交的目的。人们通过“自拍”,在彼此分享情感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互动,虚拟社会让社交的空间可以无限的外延,让参与者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和安慰,以此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三)“自拍”满足了人们“自我暴露”的本能欲望

所谓“自我暴露”,即人们有意识地“发声”,有目的地表达自己的信息。当代青年人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日趋完善,青年人群体也日出呈现出其特有的群体特征。“自拍”便是当下青年人“自我暴露”的手段之一,他们通过“自拍”,将“美化”过的“自我”展现在其他人面前,网络成为“自拍族”的舞台,而“自拍”俨然成了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前的“化妆”阶段。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首次提出了印象管理的概念,即人们按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对方互动的制约。在互动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别人存在的事实,因此都不可避免地根据别人的期望来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努力隐藏别人不欣赏的某些方面,表现出别人欣赏的东西。[2]“自拍”便是一种网络社会环境中的“印象管理”手段,而这个过程具有明显的过度修饰和人工化的特征。

二、“自拍”现象的影响

(一)“自拍”现象的兴起激发了“她经济”的发展潜力

“她经济”指的是女性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现象,这些经济现象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3]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6.4:43.6[4],也就是说男性网民占据了多数,而根据2013年《中国IT网民手机自拍行为调查报告》可以看出,73.8%的男性手机用户曾使用手机自拍,而85.4%的女性手机用户曾使用手机自拍,且以年龄在26-35岁间的女性居多。[5]《中国首份女性自拍党的大数据分析报告》调查显示,81.8%的自拍者为85后年轻女性,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68.3%。由此可见,高学历的年轻女性是爱好“自拍”的主要人群,同时也作为“自拍神器”的消费主体,身处这个群体的女性也更看重“自拍神器”的诸如磨皮瘦脸、眼睛放大、美白祛痘等“美容”功效。为了迎合女性消费者的需求,从2012年起,多家手机厂商顺势推出了被称为“自拍神器”的机型,而美图公司更是凭借自己的修图软件“美图秀秀”的市场号召力,于2015年推出了自主研发且主打自拍的安卓智能手机系列,并且凭借其强大的“自拍”和美图功能迅速博得了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二)晒“自拍”反映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浅表化”

“自拍”群体通过晒“自拍”的方式,与朋友分享个人的生活和情感,但是这种仅仅浮于形式的社会交往方式凸显出了盲从和过度娱乐化的特征。拍美食、拍美景、拍自己……“自拍”所呈现的状态永远是被包装过的“现实”,它所承载的意义和内容也远远大于原始图片本身。而这种面具下的社交必然难以与现实中面对面的社交进行比较,“自拍”主体完全掌控了对于图片的“话语权”,过度的美化自我,势必会影响到社交的深度和真实性。《中国首份女性自拍党的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有46.1%的受访女性表示会选择“旅行”作为最喜欢的“自拍”情景,而约37.4%的受访女性表示聚会吃饭是其喜欢的“自拍”情景,“吃饭之前先晒照”是“自拍族”最生动的写照。而在网络匿名性的庇护之下,“自拍族”可以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以此来获取他人的关注和评价,这种带有极强主观随意性的自我重构方式缺少思想的深度体验,也加剧了人际交往的“浅表化”。

(三)“自拍”现象的出现加剧了网络管理的难度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自拍”现象亦然。《中国首份女性自拍党的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5.5%的受访女性表示自己曾在如厕时自拍,而4.6%的受访女性表示曾在洗澡时自拍。原本私密的空间成了镜头聚焦的区域,隐私的公开化成为自媒体时代的趋势。与此同时,网络空间因其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一直以来都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约束。一部分越轨者以发布“色情自拍”的方式,借助网络平台散播淫秽信息,污染了网络环境,也对青少年网民的健康成长形成了威胁。网络“自拍”也演变为一些“自拍族”释放“本我”的舞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一旦“自我”和“超我”在这个舞台上出现了空场,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自拍”成瘾的隐忧

“瘾”这个词如今已处处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现代人对网络有戒不掉的瘾,使用手机成瘾,而如今也有人“自拍”成瘾。《中国首份女性自拍党的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有11%的受访女性承认自己每次自拍约拍摄五张以上的照片,有21%的受访女性表示每次自拍约拍摄4-5张照片,有约59%的受访女性表示每次自拍约拍摄2-3张照片,有27.9%的受访女性表示自己每天都会自拍,而如此高频率的“自拍”也带有了明显的成瘾趋势。[6]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英国19岁男孩丹尼·鲍曼疯狂沉迷于自拍,曾为了拍一张“完美”的自拍照每天花去10个小时,不得不因此退学,期间他的体重减轻了12.7公斤。鲍曼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自拍,我失去了我的朋友、学校、健康和大部分生活”,倍受“自拍”之瘾困扰的鲍曼也曾过度服用药物试图自杀。[7]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是由此可见,“自拍”成瘾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http://blog.Oxforddictionaries.com/2013/11/word-of-the-year-2013-winner/.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刘利群,张敬婕.“剩女”与盛宴——性别视角下的“剩女”传播现象与媒介传播策略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3,5:81.

[4]《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news.mydrivers.com/1/381/381898.htm.

[5]图说大数据.谁是手机自拍中的主力军?http://tech.hexun.com/2013-09-24/158252152.html.

[6]《中国首份女性自拍党的大数据分析报告》.http://www.raincent.com/content-11-3880-1.html.

[7]男孩因自拍照不完美想要自杀.网易财经频道,http://money.163.com/14/0326/10/9O8OIHGE00254U80.html.

[8]鲁肖麟.社交网络自拍中的印象管理与自我认知[J].陕西教育(高教),2015,02:5-7.

[9]卞文志.“晒隐私”是一种心理疾病[J].现代养生,2015,17:45.

作者简介:孙海燕(1988-),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2015级社会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078-02

猜你喜欢
自媒体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自媒体对高中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创业策略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审视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