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1997-2015年)研究文献综述

2016-02-05 03:27:33连妍华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
关键词:独奏曲协奏曲表现力

连妍华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1997-2015年)研究文献综述

连妍华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在琵琶独奏曲中音乐指法及表现力属于音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献综述运用史料收集和文献期刊检索查找的音乐学研究方法,对1997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5年,这五年中关于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已有的学术研究做一个总结,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创作背景与乐曲每乐段的音乐旋律性、节奏性的分析概括,其二是研究音乐的表现力和演奏者在演奏时对乐曲的领悟与情感的分析。

音乐语言;表现力;演奏;研究现状

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是根据蒙族少女龙梅和玉荣姐妹冒着生命危险与暴风雪顽强搏斗保护公社羊群的动人事迹,本曲是根据歌曲改编的琵琶独奏曲。尽管对本曲的研究步伐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对此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视域出发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可以对本文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大多数音乐学者都是从某个创作体裁或是研究其音乐演奏手法、风格、艺术价值以及美学意义出发,或者是从实践角度出发研究《草原小姐妹》的演奏技巧,总结起来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单一的对象进行研究。本文是从创作背景、音乐语言表现力及演奏技巧三个方面对1997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5年间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研究。

一、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演奏技巧

第一篇关于演奏技巧的论文是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的弹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文中所谈及的演奏技巧是在对乐曲背景理解基础上对情感的剖析。到2008年段妍在其论文浅析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提出在“草原放牧”乐段中应突出主题旋律,使将演奏者代入草原放牧的情景。另外一篇是王丽娟的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技术与演奏,此文在提炼出演奏练习时应由慢练找节奏重音到节奏与速度加强,要进行有控制有弹性地弹奏,更全面立体的完成了对如何更好的对技术与演奏的界定。

在第二乐段“暴风雪搏斗”中,与前一段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转折。对此段已有的较为具体详尽的一篇是张晓的《琵琶“特殊技法”的演奏与运用》,在此文中双弦滑音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出现后被在许多重要期刊与学报中多次引用,观点新颖和对演奏技巧有了更加细致的挖掘。在第三乐段“党的阳光照心间”中,此乐段取材于革命歌曲《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具有歌唱性。在梁冰的论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音乐语言表现力的多元性中的表现力一文中提出:应采用弱起渐强的处理,以表现小姐妹劫后重生。“千万朵红花遍地开”是乐曲的尾声,乐曲模仿了内蒙流行的四胡演奏风格,使音乐的地域风格更加突出。在王丽娟的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技术与演奏一文中也提出:“很多演奏者在演奏这一段时,有越弹越快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首先要练习好左右手的配合,尤其是左手快速换把与换指;另外还要保持内心的歌唱。”

二、《草原英雄小姐妹》音乐语言性分类

在已有的关于琵琶的音乐语言性的相关论著较少,分别是;一是作者自身的音乐情感性,二是对乐器风格的表现性,三就是抒情性。在李泽洋的论琵琶独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音乐语言表现力的多元性中很好的展示了音乐语言特性的界定可作为学习和分析的一个有力的基础。

(一)音乐的情感性

在演奏此作品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乐曲当中,这是跟《草原英雄小姐妹》这首琵琶独奏曲具有强烈的叙事性有很大的关系,作者的改编使全曲生动流畅的再现了《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

(二)乐器风格的表现性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作为“弹拨乐之王”的琵琶其音乐有点和线的结合。吴祖强、王艳樵、刘德海的谈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明确提出:该曲运用了大量的扫、拂、划、撇等指法构成和声;用摭分加强旋律的内在力度感;用长轮来表现歌唱性的旋律等,使整首乐曲情景交融、气势恢弘,音乐形象生动、活泼、丰满。

(三)借曲抒情性

本曲充分发挥了演奏者的想象力与演奏激情,借助歌曲的抒情性,音乐形象变得饱满,运用不同的节奏与演奏技法细致的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在2008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的期刊论文中都对抒情性有小篇幅的叙述,且做了延续。

三、《草原英雄小姐妹》音乐语言特色

(一)音乐的时代特色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的,其中吴祖强、王艳樵、刘德海的谈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首段就将“文革”的背景与创作时期详细的阐述。而第三段的标题“党的关怀照心间”节奏舒缓自然而深情,开始由一段优美的长轮引出来,同时以大指挑弦奏出简洁的音调作衬托,描绘了暴风雨过后阳光洒满草原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揭示了小姐妹对党的真挚感情,并暗喻党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

(二)音乐的地域特色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音乐特色,王丽娟在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技术与演奏中就明确的提出了地域的特色对本曲的影响。而李泽洋论琵琶独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音乐语言表现力的多元性中更全面具体的谈到这个问题,并用江南的地域风格做了比较。

四、结语

总体来讲,目前在《人民音乐》刊登过的唯一一篇写有《草原小姐妹》的文章就是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所写的弹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发表在各校刊的共18篇、学术论文26篇。近年来对琵琶曲《草原小姐妹》的音乐语言分析的综述日趋完善和细致。

[1]胡净波.西方协奏曲形式在新中国的嬗变[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2):12.

[2]王丽娟.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技术分析与演奏[J].黄河之声,2010,(19):12

[3]张晓.琵琶“特殊技法”的演奏与运用[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5).

[4]梁冰.浅析琵琶曲《草原小姐妹》演奏技巧[D].河南:商丘师范大学,2013,(4).

[5]段妍.探究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5,(1).

[6]史珺.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及演奏艺术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

[7]曲立昂.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美学研究——兼论标题在音乐中的作用[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6.

连妍华(1994—),女,汉族,山西太原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音乐表演、琵琶。

猜你喜欢
独奏曲协奏曲表现力
当代扬琴独奏曲中的戏曲音乐元素探析
当代音乐(2022年1期)2022-01-23 13:39:30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少儿美术(2021年5期)2021-04-26 13:46:36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竹笛独奏曲对昆曲音乐元素的吸收
当代音乐(2019年1期)2019-10-21 10:40:16
二胡独奏曲《听松》解析
北方音乐(2019年14期)2019-08-30 08:32:10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传播(2016年2期)2016-12-01 06:41:15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里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