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举办传统婚俗表演体验活动
当时光静静地走到了2016年的5月18日,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如期来临。南京博物院携手江苏交通广播网,在5·18之夜,邀公众倾听一座不一样的博物馆。为了配合这次大型活动,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非遗所”)根据江南婚俗调研资料,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一次热闹生动的非遗活态展演,在南京博物院民国街、民俗茶馆举办了一次传统婚俗表演。此次婚俗表演,依托于江北一支迎亲表演队原有的表演,在原基础上,非遗所再根据研究资料复原了清末民初江南一带民间大户人家的表演服装、演出道具及演出礼仪,形成了高规格的传统婚俗表演。为了此次表演,非遗所比照宋庆龄的“玄衣纁裳”嫁衣定制了一套新娘嫁衣,运用传统裁剪技艺和苏绣工艺手工制作,表现了中式黑红嫁衣的悠久历史传统。这种传统区别于后来流行的全红刺绣嫁衣,是民国时代的标志。
5·18之夜,非遗所还特别在观众中预约了一对新婚的夫妻参与体验新娘、新郎,将表演和公众体验活动结合起来。为了便于广大公众体验这一传统婚俗,在2016年“5·18”之后的端午、七夕等传统节庆日,这一婚俗表演还将通过预约方式为公众提供体验婚庆活动。
(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