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如何与“盟军”玩猫捉老鼠游戏

2016-02-04 20:01魏岳江
军事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外线极端分子伊斯兰国

魏岳江

2014年8月,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伊斯兰国”组织实施空中打击,到近期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多国部队也加入空中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行动,恐怖组织势力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地面力量受挫。然而有报道说,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战士现在仍有2.3~3.3万人,“伊斯兰国”扩张的势头并没有减弱,反而以平均每月招募1000名新人的速度不断扩充实力。

目前,“伊斯兰国”仍呈现拼死抵抗、斗志不减的态势,并在有计划地对欧洲及其周边国家频繁实施恐怖袭击活动。当地时间2015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于白宫椭圆办公室发布重要演说,对美国如何打击极端组织做出说明。人们不禁要问,“伊斯兰国”靠何种战术保存极端分子力量?为何至今还能经得起“盟军”的定点轰炸?

内线与外线并举,网络渗透宣传

就目前的反恐局势来看,“伊斯兰国”抵抗“盟军”分为内线和外线两个战场。内线是指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的恐怖活动;外线是指以欧洲为重点制造星点恐怖活动。虽然美俄英法等国空中打击“伊斯兰国”已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是这个所谓“盟军”尚缺乏统一领导,个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难以形成合力,甚至还发生俄空军战机被土耳其空军击落的闹剧。对于空中打击“伊斯兰国”,“盟军”在打击地域上也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美军为主导的“盟军”至今深信,“伊斯兰国”主力在伊拉克而不在叙利亚,其领导人是伊拉克人,因此在战略上重点打击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而俄罗斯、阿拉伯国家则强调重点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他们认为,如果消灭不了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那么整个反恐战争就会胎死腹中。鉴于“伊斯兰国”占据有利地形、熟悉战场环境、擅长地面作战,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单靠空袭,但这只能治标难以治本。

面对西方国家空中打击强度与日俱增,“伊斯兰国”改变战术手段,采取外线与内线并举,将袭击目标转移到伊拉克和叙利亚之外的欧洲国家,以减轻内线抗击的压力。其武装分子化整为零向外渗透,或通过网络招募极端分子,或启用原来潜伏的极端分子,在外线国家制造恐怖袭击。据报道,“伊斯兰国”崛起之时,不少欧洲极端分子赴中东参战,目前一部分已经回流本国并继续与极端恐怖组织保持联系。这些恐怖分子凭借身份、语言、熟悉环境等优势,令欧洲警方防不胜防。近期,“伊斯兰国”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协调行动,招兵买马,构建跨国跨区域的恐怖主义网,推进极端思想在全球扩散传播,指挥在欧洲及其他地区的极端分子,暂时不要前往伊拉克和叙利亚参加战斗,而是要求他们先足不出户待在家里隐蔽起来,后伺机制造恐怖活动。在“伊斯兰国”的网络蛊惑和煽动下,欧洲一些国家因经济低迷、社会矛盾加剧、失业率高居不下,致使一些穆斯林人成为“伊斯兰国”外线恐怖人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采取单独分散发动的攻击方式,祸害无辜平民。前不久发生的巴黎系列恐袭案是继2015年初巴黎“《查理周刊》事件”之后,又一次重大恶性恐怖事件。巴黎恐袭事件与俄罗斯飞机埃及空难、黎巴嫩恐袭事件仅相隔数日,对欧洲形势和国际局势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一系列恐袭事件已经表明,“伊斯兰国”擅长以互联网为战场,以社交媒体为传播媒介,向支持空中打击的“盟军”国家公开煽动极端思想,并且正在向美国社会各个阶层渗透。12月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贝纳迪诺市一所名为“内陆地区中心”的残障康复中心发生恶性枪击事件,导致14人遇难、21人受伤。经查证实,此次枪击案的罪魁祸首是“伊斯兰国”的两名支持者。其中一名男性嫌犯在多年前与美国联邦调查局“恐怖分子”名单上的其他嫌疑人有过联系,另外一名女性嫌犯疑似在社交网站上用别名发布信息向“伊斯兰国”表示忠心。据报道,目前美国境内约有300个社交媒体账号正在极力向美国人传播“伊斯兰国”思想,“伊斯兰国”的支持者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可以预见,反恐任重而道远,必须确立互联网思维,加强互联网管控,争夺互联网话语权。

采取游击战术

猫之所以抓不住老鼠,其原因不外乎有:老鼠精明,掌握猫何时出动,躲避起来以静制动;如果猫发现老鼠,老鼠转进洞里就能转危为安。“伊斯兰国”领悟了老鼠躲猫的真谛。目前,“伊斯兰国”占领了伊拉克西北部和叙利亚东北部的大片区域,总面积已经超越英国本土,控制的总人口数达到了1000多万。为抗击“盟军”空袭,“伊斯兰国”在隐蔽处构筑了星罗密布的掩体,甚至有的掩体与掩体之间 互联互通,有时恐怖分子穿着老百姓服装藏于平民中。

上 美国对“伊斯兰国”的持续轰炸并没有消灭其有生力量下 “伊斯兰国”通过贩卖石油、勒索、走私等为其组织运转提供资全保障

“伊斯兰国”的大部分军官来自萨达姆时期的政府军和身经百战的组织骨干,他们善于打游击战、山地战、沙漠战。2015年11月26日~12月4日,俄战机从赫梅米姆空军基地起飞,共进行了431次战斗飞行,并对恐怖分子在阿勒颇、伊德利卜、拉塔基亚、哈马、霍姆斯、代尔祖尔和拉卡省境内的1458处设施进行了定点打击。然而,俄军并没有消灭“伊斯兰国”有生力量。究其原因,俄军空袭时大量“伊斯兰国”组织人员向疑似掩体的建筑物跑去后就不见踪迹;“伊斯兰国”采取欺骗手段,把运油车改装成大货车,以此躲避空袭保持资金链畅通。与阿富汗的塔利班相比,“伊斯兰国”武装集团更加习惯分散成班排规模活动,从不常驻一地,即便某一组武装分子被空中侦察发现踪迹,等“盟国”完成情报确认和任务分配,战机飞临目标区域时,武装分子可能已经溜走了。与叙利亚、伊拉克政府军激战中,“伊斯兰国”利用隘路和重要通道,昼伏夜出,四面出击,利用不良天气或乘政府军松懈之机,采取小群多方向渗透,打一枪就走,多次成功地伏击了政府军,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以金钱激发斗志,以恶行实施威慑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根据美国方面的报告,自2015年9月以来,“盟军”发动空袭打死了不少“伊斯兰国”的高级头目,但该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恐怖活动风起云涌,发展势头不可收拾。数据显示,“伊斯兰国”当前掌握的资产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年收入则达到29亿美元,“伊斯兰国”的武装人员每月工资为400美元,3万人的武装力量一天支出为40万美元,再算上其他恐怖活动开支,一天需支出100万美元才能维持“伊斯兰国”目前的正常运行。正因为“伊斯兰国”拥有巨额资金、蜘蛛网式的洗钱链条,其招募极端人员、购买枪支弹药、安置极端分子家眷等才会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杀害人质是“伊斯兰国”惯用的伎俩。一方面,“伊斯兰国”培养和锻炼凶残的极端分子;另一方面,对敌对国家实施威慑。这种手段违背人类道义,是灭绝人性的行径。据路透社报道,“伊斯兰国”曾斩首过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埃塞俄比亚、克罗地亚、日本,以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人质。以前,非洲部分国家招募娃娃兵,但“伊斯兰国”用娃娃兵来处决囚犯。自2015年初以来,“伊斯兰国”已招聘了1100多名儿童。12月3日,“伊斯兰国”公布了6名童子军正在处死叙利亚安全部队成员的视频,5名男孩开枪打死了叙利亚的俘虏,1名男孩则割断了囚犯的喉咙。视频中,还出现几个大约10岁的男孩在学习宗教经文、进行肉搏训练的场景。

“伊斯兰国”童子军处决人质

威胁恐吓是“伊斯兰国”擅长的把戏。“伊斯兰国”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的假惺惺道义原则,对敌对国家实施威胁和恐吓,以此制造恐慌,扰乱民心。10月31日,“伊斯兰国”通过网络发布声明宣称,对一架从埃及沙姆沙伊赫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客机坠毁负责。此后,“伊斯兰国”还在其杂志上公布了炸毁俄客机所使用的自制炸弹。近期,“伊斯兰国”组织发布视频,威胁将自爆攻击纽约时报广场。这段视频由“伊斯兰国”控制的网络媒体发表,视频中赞扬了对巴黎的恐怖袭击,并声称要实施更多的袭击。当地时间12月2日下午,“伊斯兰国”发布的一段最新视频中显示,一名俄罗斯“圣战者”斩首了一名俄罗斯间谍,并且威胁将袭击莫斯科、华盛顿和纽约。

如何摆脱“越反越恐”的怪圈,是摆在“盟军”面前的一道难题。

责任编辑:刘靖鑫

猜你喜欢
外线极端分子伊斯兰国
左利手运动员在水球比赛阵地进攻战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