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知识服务中”

2016-02-04 02:58崔彦蔡钰茹
创意设计源 2015年6期
关键词:海派协同创新时尚

崔彦+蔡钰茹

[摘要] 我国时尚创新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形成规模,国际竞争力也逐步提升。目前时尚创新行业仍存在种种问题,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知识服务中心针对行业问题与发展瓶颈,利用自身的资源寻找解决途径,探索协同创新的新路径。

[关键词] 时尚;协同创新;海派;知识服务平台

一、当前时尚行业重大问题,阻碍“制造”到“智造”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时尚创新行业已经初见规模,并逐步摆脱“中国制造”转而向“中国智造”迈进,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内部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我国时尚行业走向不明确,缺少权威的战略指南。其次,我国时尚行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够,本国没有成熟的流行趋势指向性机构,致使企业一味跟随发达国家流行趋势。再次,企业开发资源不足,设计力量薄弱,急需概念性产品引领。最后,企业的落地模式不力,价值兑现能力有待提升。

针对目前行业已有的问题,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知识服务中心依托东华大学和“环东华时尚产业集聚区”,整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国际时尚创意学院资源。对接时尚产业领域,面对创意城市、设计之都建设关键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开创性睿智见解,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全面时尚引领解决方案。以服装服饰及箱包鞋帽等为重点切入,关注“人身时尚”的民众随身用品和时尚生活方式,以引领城市生活文化潮流、倡导健康时尚生活理念:以服务城市创意发展为工作重心,在产业发展战略、产品设计创新、流行趋势发布、时尚品牌策划、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整合现有的行业、产业以及国内外专业信息资源,为上海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目标提供全面创新的系统服务,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建设。

二、以时尚产业战略为指南,总体把控产业发展方向

时尚产业战略发展平台围绕“设计与制造产业化融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需要,以服务城市创意发展为工作重心,以东华大学服装设计、纺织材料、战略管理、创意经济、品牌管理、物流管理等学科支撑,在时尚产业发展战略、时尚品牌价值塑造、时尚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整合现有的产业及国内外专业信息资源,借助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与地方产业的综合优势,为我国及上海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目标提供全面创新的系统服务。平台提出我国和上海市发展时尚产业及相关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研究报告,有效集聚区域创新创意资源,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其中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创意产业集群价值网络模块化设计及价值创造模型研究为例,为时尚产业提供战略模型和发展方向。该项目以建立创意产业集群价值网络为目标,以创意产业集群价值网络模块化耦合机理分析为逻辑起点,在创意产业集群价值理论及产业组织绩效理论、价值网络模块化理论及价值创造理论及模块化耦合作用的价值创造问题三个理论纬度界定和实践借鉴梳理后,重点设计创意产业集群价值网络知识、信息、技术、人才、文化和创意模块,界定其组织边界和组织模式,进而按照其基于模块化重构的竞争优势最优路径,建立创意产业集群价值网络模块化价值创造模型,最终将其运用于典型性创意产业集群的比较研究。目前,此研究理论成果包括《时尚创意经济系列》丛书及系列论文(图1)。部分研究结论在纺织服装企业、纺织服装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时尚创意产业园区、纺织生态产业园区等领域得到了实践性检验,大力推动和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以价值创造为依托的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价值网络视角的研究,结合了创意产业集群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的特质,能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并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从价值系统传递的角度看,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网络模块化的实现机制,能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提升我国创意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最终能够完成创意产业集群价值创造的衡量和评价。

同时,发展战略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辅助建设时尚产业周边行业,例如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的项目——新煤化工工艺流程高效创意设计系列平台开发研究,本项目系统平台的开发,对化工行业将会并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产业推动力。此系统平台目前已在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教学实践中应用,为师生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提供了仿真模拟教学的新方法,使专业教学更加直观。此外,在化工设计院所,此平台的运用有效提高了化工工艺设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与数据库数据的互动,一方面减轻了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设备选型、配管等工作的难度,一方面也更加充实了本项目海量数据库的数据。第三,在一些化工企业试用本系统平台的过程中,也切实实现了将工艺流程直观、动态显示,使其与客户的交流更为轻松,有效地推进了工程项目的合作。此平台应用于上海煤化工研究院,从2014年初开始至今7个月,累计创造产值(营业收入)1267.3万元人民币,占总产值(营业收入)的60.7%。其中,利润额为507.8万元人民币,利润率401%。在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包括软件平台开发人员、系统平台推广人员、系统平台维护人员在内,已产生了就业岗位逾40个。在正式建成后一年内产生就业岗位80个的目标相信在近期即可实现。在试运行过程中,平台使用的人次数已经达到将近200人次,在大规模推广后,完全可以达到一年内1000人次的使用量。通过将本系统平台推介到合作伙伴及同行设计院,经粗略统计,直接或间接为其创造产值(营业收入)379 5万元人民币,受到相关单位的高度评价。综上所述,本项目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预期。

三、以时尚流行趋势为起点,推广传播海派时尚潮流

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研发平台为推广传播海派时尚潮流,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与努力,平台对海派时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依托自身线上平台,发布最新海派流行趋势,并以线下《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图书做实体化推广,在线上线下传播海派文化、时尚的同时,又举办中外对话、论坛演讲等文化活动,切实落实海派文化的深层次传播。自中心筹建以来,趋势平台对海派时尚市场做了详尽的需求研究,建立海派品牌与设计师资源数据库,每年出版并发布2期《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图书,推广本土文化与时尚主张。已完成500余家中国时尚创意及相关企业或品牌的原创产品图片、文字等搜集分析,并对公众开放。线下搜集约1000家时尚品牌或企业的相关产品信息。已连续出版4期共计6册的《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并通过网站、出版物、展会、发布会等形式对外推广。endprint

同时,平台还对海派文化视觉元素进行研发,分析归纳上海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等历史事件与案例,并通过微信平台对外发布。2014年4月,举办了“上海历史图像记忆展”和“Fashion x Art——张肇达时尚与艺术大展”,通过独具时尚意味的文化活动,对海派文化及其视觉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为凝练海派时尚元素提供文化上的依据。建立海派品牌资源数据库,提取海派流行元素,向各类终端产品提供时尚流行预判,部分报告已线上对公众发布。2014年4月,举办了“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和“20世纪中国服饰时尚”讲座,为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研究团队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为倡导海派时尚生活方式,平台建立了海派设计资源数据库,研究上海时尚生活方式和时尚穿着,部分报告已通过网站和微信平台对公众发布。2014年10月,参与策划“2014中英学术对话——设计·时尚与文化”系列活动和“旗袍与中国女性内衣变迁(1920s——1960s)”等系列讲座,通过中外时尚生活方式对比研究,提出具有海派标签的时尚生活主张。

平台主办的活动有:海派时尚创意大师跨界沙龙暨2014海派时尚 创意发声启动仪式(图2);平台承办的活动有:时尚论坛大数据大时尚大联盟·时尚云时尚窗时尚链·云时尚趋势——2016春夏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发布,云时尚秀场——新海派旗袍秀(图3、4),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智富环东华时装周“海派时尚——创意发声”发布《2015/2016秋冬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平台参与的活动有: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袜子、针织及染整机械展览会,发布《2014/2015春夏海派流行趋势》(图5)。上述活动共有超过300家服装产业链相关企业、1700余人次参加,有2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和采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平台认为本土品牌的发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更要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引领市场的价值观。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需要有本土的时尚趋势研究和相应的孕育推广平台。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的研发对形成原创海派设计潮流,促进上海纺织服装行业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全世界有着重要贡献。发布至今,获得业内的广泛认同,并通过展会和培训等方式向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了专业推广(图6)。

四、以时尚产品设计为载体,健全提升行业设计能力

平台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海派时尚设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基于海派时尚产品分类设计的目标,建立设计资源和技术资源数据库,通过网络和微信平台服务于教育、企业、机构和社会。人体数据库建设目前已建成100个女性人体测量数据库:帽饰数据库已完成800个中外历史数据库和当代帽饰数据库建设。

时尚产品服务设计研究。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探索从消费洞察、产品设计到服务终端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探索资源链接的运作规律对时尚产品终端价值的实现过程进行设计与管理的方法,结合社会设计资源,共同就时尚产品相关企业状况及设计服务需求导向展开研究。发表专著、论文,进行校企项目合作。已完成专著9本,已发表论文15篇,完成校企合作项目7项。

时尚产品设计服务。针对服装、服饰、箱包、鞋帽、时尚生活用品等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趋势(图7),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的产品设计创新。已与数十家企业展开产学研合作,取得较好社会影响力,设计作品获十多项产品设计奖。

逐步建成时尚产品设计实践与技术服务中心。引进海内外专家,建立用户研究实验室,借助链接社会优势知识资源,建设CMF(颜色、材质与工艺)体验和服务平台.建成以3D打印、加工中心为重要手段的先进工艺技术和传统工艺技术实验中心。已与海尔3D打印部合作展开产学研合作。

五、以时尚品牌营销为落地,最终实现产品精准营销

海派时尚品牌与营销研发平台结合国内外品牌战略研究前沿成果,以服装产业经济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时尚品牌特征,总结海派地域文化特征,研究时尚品牌的战略管理、策划方法、价值评估等,建立分类品牌策划理论模型和研究报告;根据企业需求和特点,开展品牌策划项目应用,提供行业咨询服务。根据传统渠道和新兴渠道的不同特征,研究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准确而高效地转移的具体通道和过程,建立针对不同品类的一系列差异化时尚品牌营销渠道建设模式.帮助企业用经济有效的手段,完成合乎品牌发展的阶段性和战略性营销渠道建设任务。

同时平台还建立了海派时尚创意品牌营销数据库,已录入800余海派服装品牌,构建了海派时尚品牌设计开发和营销研究创新理论架构;承接了时尚品牌企业的设计研发流程优化、生产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快速反应技术改造、现代物流配送技术咨询服务等13个项目;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的森马、嘉麟杰、之禾、雅戈尔、艾格、Lily、江晨、素然、红领等2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为探索海派品牌精准营销模式解决方案积累素材:与四家专业从事时尚品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计划联合更多同类企业共同建设联合创新实践和产学研基地,将价值创造与知识服务转化为企业和社会实际应用,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图8)。

实际案例中,平台针对不同的行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服装精益生产供应商协同优化实施方案研究”项目中,平台分析目前宏观经济环境,发现随着经济形势的回暖,诸多服装企业面临着订单多工人少,产能开工不足的状况,“用工荒”已经成为制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装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用工需求不断增长,而沿海地区的工人资源日益减少。低薪资、工作环境条件差和高强度的劳动是导致用工荒的直接原因。我国中小型服装企业缺少完善的人力资源培养和储备机制,一线员工的流动性较大,近年来一直面临着招工难、留人难的困境。就企业内部而言,由于生产现场管控机制不够成熟,生产车间设备布局、流水线工序设置和分配不够科学合理,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服装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加之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给服装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为适应环境变化,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实施精益生产,推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迫切。endprint

该项目由上海英模特服饰公司和大连欣万代制衣有限公司委托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服装产业经济研究室进行服装精益生产管理实务项目实施方案研究。在阐述服装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成衣流水线生产现场研究的实施方案。另外,本次 项目采用了实地调研与访谈的方法,依据企业实际运作流程、供应商协同与生产管控过程,选取该品牌成衣供应商进行案例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生产管理解决思路,从而达到缩短服装产品交货期、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再如,中心发挥协同创新精神,大胆与各个行业形成跨界合作,在时尚品牌精准营销与技术ERP产学研合作项目中为充分发挥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及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知识服务中心在纺织服装行业的教育、科研优势和上海百胜软件有限公司领先的信息化优势,双方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知识服务中心为共同研发基地,建立长期、紧密的项目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并与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知识服务中心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研究并实践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020运营模式等行业先进理念与技术,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变革及在新环境下的服装零售市场革新,提升我国服装企业整体水平和服装教育水平,为时尚创意产业培养具有领先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预计在项目完成后,中心将获得以下成果。

建立时尚品牌精准营销运营和技术ERP仿真实验室

按年度逐步引进品牌运营和服装技术ERP系统及设备,涵盖经济数据分析与品牌资产评估、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WMS)、物流配送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时尚产品安全与环保评价技术,配套形成设备先进、拥有100平米面积的计算机服务器和终端研究实验室。适用于本、硕、博全方位立体式创新教学与科研,并能为服装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实验中心。

召开以时尚品牌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全国师资研讨会

项目于2014年12月,召开以时尚品牌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全国师资研讨会,邀请了时尚品牌精准营销、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百余位高校专家共同参加会议。

六、一中心五平台协作创新,形成可持续循环链式关系

综上所述,中心采取“任务清晰,分头实施,学科合作,目标集中”的策略,依托“环东华时尚产业集聚区”,整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的资源优势,按照“一中心五平台”(四个研发平台,一个转化平台)的布局,从能够带动今后四年实质性建设成效的制度建设、数据库建设、资源整合、网站建设等基础性建设着手,以时尚产业战略为指南,以时尚流行趋势为起点,以时尚产品设计为载体,以时尚品牌营销为落地,形成可持续循环的链式关系,为最终形成“海派时尚设计与价值创造智库”的中心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中心五平台的链式循环关系作用下,中心将建立基于‘时尚人文与科学技术、时尚创意与海派文化、时尚设计与市场商务、时尚精神与城市生态”相融合的协同创新系统,形成与国际时尚都市“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市场共享”的常态合作机制,结合地区产业要素高度集聚的条件和上海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国际一流的时尚人才和时尚资源带动时尚创意产业的发展、诠释海派时尚设计主张,打造上海具有国际视野的时尚创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创新高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派协同创新时尚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