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体育何为?

2016-02-04 19:49张翠玲郭巧云
武术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化传承体育

张翠玲 郭巧云

摘要: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与把握体育与文化的內在逻辑,确立了体育对文化传承的途径,提出体育教育要做文化自觉的倡导者和文化传承的笃行者,通过弘扬先进的体育精神,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养生体育文化,并且对以体育教育为载体的民族传统养生体育文化创新的现实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文化传承 体育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2-0069-0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的问题是,中医药院校是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国粹的中医药大学的大学体育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体育功能的延展问题,即中医药类院校体育教育如何担当相应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弘扬的使命。问题的症结在于此类院校体育教育的文化自觉,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笃行。

1.体育与文化传承的内在逻辑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育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文化样式,是人体运动发展的产物。体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利用身体活动以改善人类身体素质,追求精神自由的实践活动。体育对文化的传承创新首先是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

体育对文化的传承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体育作为实体对自身的传承,即对作为广义文化组成部分的体育知识经验与实践的传承。体育实体的基质是体育的基本功能。传承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运动的相关知识经验、动作、技巧、姿态、仪式、服饰、规则等等。传承的主要方式是学习与实践参与。传承的主要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二是体育作为载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承的主要内容是蕴涵在体育实践中的那些开阔人的心胸、陶冶人的情操、展现人的内心世界和表达人的积极向往的基本品质、价值取向、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可以统称为体育精神)。传承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与精神参与。传承的主要对象是民族的人文精神。体育对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实践传承和精神传承,基本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传统体育项目和规则的全部内容以及蕴含在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体育文化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来表达和传承的文化,既有知识、器物和制度层面的内涵,也有精神和价值层面的要素。体育文化的发展长期滞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这影响并制约着体育对文化的传承。这种滞后性的本质是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型的非连贯性,其典型表现有二:一是体育文化实体形态的沉淀与遗失,二是体育文化理论形态的自发和零散。

体育文化的实体形态,是体育真正具备文化内涵的一个外在表征。它在历史演化中自然地循环着“创设-成长-成熟-消逝”的扬弃程序。其所承传的内容,相当部分因为生活环境和生产实践的转换、社会制度的变迁、异域体育实体的渗透而失去存在的合理性,悄无声息地沉没在历史长河中,没有能够发展为现代体育形态。当然,它们并未彻底地消失在历史中,但相当数量的存在形式仅仅是体育史资料、口述历史,缺失了真实的生命力,这些文字性的体育文化的实体形态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更多地被用来佐证对某个特定时代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研究结论,其意义已经脱离了严格意义上的体育文化,而泛化为历史学的一部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育文化实体形态的沉淀与遗失,使得可被传承的对象自然萎缩,复活传统体育文化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式微。

体育文化的理论形态,是体育真正具备文化内涵的一个内在支撑。器物和制度层面的体育形成后,必然会在群体的集体活动中反复实践,并通过母体文化检验和熏陶而成为该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价值意识和取向,从而获得历史升华,具备了跨越历史语境力量,进而使得实体形态的体育文化拥有了精神层面的内涵,并因此获得了区别于其他民族、地域的独特精神品质,这时,体育文化才算真正诞生了。汉代以降,随着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传统体育文化中增添了许多哲学化的韵味和人文主义的内涵。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等基本观念深深地渗透到了整个传统体育之中。在这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观念的引导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整体,突出精神,强调的是通过意识活动和肢体动作的演练来“悟道”。这突出地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以实现道德和精神的升华作为最高的境界。但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与农业社会,造成了体育的边缘性,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整理,尤其是对其精神内涵的系统整理严重缺乏。其主要不足有二,一是对体育本质的理解有偏差,偏好于从形而上的政治视角、伦理视角去理解体育的本质属性。二是体育精神的赋义带有随意性,有脱离体育本体之嫌。这也导致了对体育文化的传承泛化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貌似委以体育以重任,实则超越了体育的能力界限,制约了通过体育实践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可能。

2.体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支柱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保存、改造和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而教育也是实现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有能力实现体育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也都为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体育文化亦然。而“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也就是说,传递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经验)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来实现的,所以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具有文化传承意识和素质的人才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教育的功能和使命。

体育教育要做文化自觉的倡导者。所谓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客观理性地评判特定文化的优劣,淡定、自信,勇于自新。体育教育应当成为文化自觉地倡导者,系统研究、整理、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传统和经典教育,在体育实践中引导学生自觉地与先贤明达和体育精英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自觉地关注(体育)文化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致力于焕发其光彩。endprint

体育教育要做文化传承的笃行者。通过弘扬先进的体育精神,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笔者认为,当下最应当自觉传承的蕴含在体育实践中的人文精神有四个方面。

一是刚柔相济。体育是力与美的整体,是体力与智慧的结合。体育运动中包含着赢与输、成与败、起与落、明与暗、强与弱、刚与柔、虚与实、大与小、长与短、新与旧、正与奇等丰富、具体、现实的矛盾。身处体育活动中的人,要抱阴负阳,动静相宜,浩然刚烈,隐忍坚守,经得起鲜花,受得起挫折,拿得起长枪,放得下红缨。要在连贯的、整体的体育实践中,体会人生是一个连续的奋斗过程,体会“万物莫不有对”的辩证思想。竞赛不是赌博,靠的是奋斗和机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64章)没有偶然的成功,没有随随便便的冠军。想赢怕输,求稳怕乱;四平八稳,不敢冒险;只要鲜花,不要泪水的保守思想,在体育运动中遭到了无情批判。

二是厚德载物。体育教育是学生成人的基础,是学生成才的前提。体育行,人性树。在体育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高尚的道德情操,体认成人为成才之本。正如《周易.说卦传》所言,“立人之道,曰仁曰义”,成功不是唯一的目的,获胜不是唯一的选择,健康不是唯一的追求,比赛不是唯一的途径。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胜之不武非君子,决不能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决不能恃强凌弱,决不能剑走偏锋。体育运动有规则,人类社会有规矩,道理基本相似:不能随便僭越,不能我行我素,不能因人而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先规矩后裁判,力求公平公正。如此,才能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三是和而不同。文化沙文主义是文化传承的一大障碍。沙文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偏狭地处理文化差异,缺乏起码的包容之心。“我的好,你的不好”,是其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体育教育要做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要担忧人家不知道自己,而是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一个君子要能心胸开阔地去了解别人,而不是任凭偏见的误导。这是突破文化交流障碍的基本心态。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存在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突破与交融,更胶着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这造成了体育文化传承的历史统一性和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的多样性,最终推动着作为地域知识的民族体育文化突破了母体文化的羁绊,发展为可以共享的现代体育形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世界范围内,抑或民族国家内部,和合共生的文化传承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和”不是不争,而是尊重异见者。“和”体现了博采众长的文化汇通精神。

四是生生不息。体育活动总给人以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感觉。这种鲜活的感觉,就是“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鼓励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勇于超越自我,不断更新,永葆勃勃的生机。永不知足,永不言败,自新、自信、自强、自尊。这种绵延不绝、连续不断、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是体育文化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类文化和文明能够在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又一次跨越新的高峰的基本动力。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发生在生生不息的文化洪流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精神要素,都要因应时势变迁,顺应生活需求,及时调整内涵和形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这是体育文化传承创新的终极意义之所在。

3.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l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关于养生之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最早也是最经典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指出:“其之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先秦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据古代文献记载,传统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之间有密切关联。中华民族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传统养生逐渐形成了道家养生、儒家养生、中医养生、释家养生、武术养生五大流派。(周际明.养生新编.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43-50)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即“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诺,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先秦时期道家的养生方法形神并重,“少私寡欲,抱朴守真”(老子.十二章)。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吐纳和导引是先秦时期道家常用的养形手段。《庄子.在宥》中说;“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从而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儒家学派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儒家的养生学说是建立在“仁”学基础上的。在孔子看来,首先要注意修养心性,搞好精神养生。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孔子所提出的养生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培育“仁和”之心养生法;养成良好的科学饮食卫生习惯;讲究保养之术。孔子的养生思想对后代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后来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系统的“存心养性”和“养气”学说。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礼记·大学》中这样评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对此宋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释:“胖,安舒也。”“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朱熹的道德养生论被他后来的儒生奉为经典格言,养生习俗规范。西汉前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将中庸思想和养生相结合,强调养气中和。他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种以“天人感应”为中心,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有道理的。endprint

中医养生形成与先秦时期,而宋以后有所转向。“医家养生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奉为‘养生之正宗。”(唐克军.康乐人生:中国古代养生文化.扬州:广陵书社,2004:9.)《黄帝内经》为中医养生奠定了基本理论框架,中医养生之道主要蕴藏在这本书当中。《内经》提出了以情制情,形神兼顾,顺时养生的养生观点。《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篇》发表了按照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变化规律来养生的理论;《内经》重视“正气”的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篇》)“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秦汉至隋唐时期开始借鉴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思想博采众长而又融会贯通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养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华佗五禽戏的创编和孙思邈首次提出的饮食冶神法上。华佗所创编的五禽戏大大促进了中国传统养生动功的发展,同时对中国武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提供了人本主义传统,道家提供了自然主义传统,佛家高扬的则是解脱主义的传统。”(方立天,自序//中国佛教散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佛家的主流思想贵在解脱并不是养生,但其基本教义在客观上对修行的人们起到了一定的养生作用。禅宗“人性本清净”和“定慧一体”的基本教义为各家养生理论提供了绝佳的思想元素。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是佛家养生动功的典范。

术道合一,武术养生。中国武术作为人体文化受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巧妙地将武术的健身与技击融为一体,使武术成为成为保养生命和保存生命的一门学问。明清之后,随着太极、形意等拳派的出现,武术家吸收了儒、道两家的哲学观,将武术提升为一种人生哲学的实践。明代问世的《易筋经》标志着武术功法运动自称体系迈入了体育化的进程。颜元提倡“文武兼修”的实学思想,梁启超曾今说过,中国两千年提倡体育的教育家,除颜元外只怕没有第二人。颜元主张“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他认为学校教学应该文武兼顾,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民国初年的梁启超,还深深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扰,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派——体育救国论。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在中华体育总会筹备会中提出要广泛采用民间原有的体育形式。随后24式太极拳创编并推广,出太极拳外人们还进一步挖掘武术的健身功能并相继推出了一些武术健身功法。

4.体育教育对传统养生文化传承的现实路径

每一种文化的发生,发展,以至于衰落,或湮没,都是受其地理、生物、心理与社会这四种环境的影响。体育教育要做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传播创新的实践者,笔者认为,有四个路径可以探索。

一是着眼于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重新界定体育的本质和功能。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体育比赛日益成为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开展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方式。参与体育活动逐渐成为现代人处理闲暇时间的首选,体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当对传统体育的自然或实践属性进行引伸、演绎和开发,赋与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意蕴,使之成为核心层面的内涵,使自然或实践属性弱化为第二层面。从体育是对生产劳作景象的自然摹描的传统认知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民族历史,以及宗教信仰、习俗仪式、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文化方面梳理传统体育的现代内涵,从认识上重构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从理路上解决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问题。

二是着眼于发掘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激活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生命力。我们面对着非常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遗产如何变为可供教育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要经过三层筛选。首先是教育哲学的审视——要求被选中的运动项目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其次是学习理论的选择,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在教学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是教学理论的挑选,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要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褚远辉.教育学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8.)经过这三个筛子筛选后留下的传统体育项目就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具备了在现实体育课中实施的前提条件。经过筛选后的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了可供选择的资源库。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地域、学科专业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选择学生喜闻乐见,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又简单易行适合教学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复活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

三是着眼于传承机制和方法的创新,遵循教育规律,借鉴成熟经验,探索新的模式。选择出适合本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还要进行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第一,要充分挖掘出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各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都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及项目动作原形,保持民族运动项目的原本风貌,使其特征鲜明、准确,真正实现文化传承的本意。第二,校本课程开发还要体现传统项目自身的休闲性和趣味性。传统体育项目多数是各民族群众在闲暇时间进行的群体娱乐活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在进行教材化取舍时,不能只看重它对培养学生身体和运动能力的价值,也要保留它的休闲娱乐性,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浓厚的趣味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是现代体育的题中之义。第三,要利用各种方法对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由于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是民间的娱乐游戏活动,动作技能和运动场地器材都比较粗糙。因此,进行教材化改造时要细化动作,规范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经过细化后的动作在教学时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学习。

四是着眼于体育精神在大学的复归,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是其他知识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当前所有关于教育的诟病,大都可以归结为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挤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问题一次次成为全社会口诛笔伐的焦点。究其原因,体育精神的缺失是症结所在。其表现有二:一是过度地强调安全,片面地关注风险,体育教学的仪式性日益突出,对抗性日益减少,体育逐渐变成了温室项目,失去了其基本功能。二是过度强调智育,片面追求成绩,体育教学的低位日渐衰落,体育参与学生成长的贡献度日益降低,体育功能的延伸和扩展大打折扣。身处教育金字塔顶端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知识传递的重要场所,应当责无旁贷地高举体育精神的旗帜,通过制度化的培养方案和仪式设计,高调主张回归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高调召唤体育精神的回归。体育文化作为体育精神的多样性具象,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在大学传承,其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精神蕴含着一些公认的人文价值,如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控制能力、社会准则等,这些精神财富对大学生的心智成长和行为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提倡学生用快乐、积极的心态面对进入职场后的各种困难,这正是体育可以赋予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面对胜利从零开始,面对不公处置,面对失败屡败屡战,这些隐含在体育运动中的精神启迪,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地走向社会。

周虽旧邦,其命唯新。大学作为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作为大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应切实担负起体育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当务之急,应从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人手,重新界定体育的本质和功能,理清体育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在逻辑,找准体育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路径,以体育实践为载体,以体育教学为平台,以提高育人质量为目标,身体力行,勇于创新,弘扬蕴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激活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富有特色的文化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文化传承体育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6体育年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