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琳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453007
大学生就业压力下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策略
靳琳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而社会经济发展又处于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就业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就业压力处理不当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分析就业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调适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积极的调适策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问题;调适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调查,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65万,比去年增长了16万,而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后不在继续上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同时,目前整个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这也深刻的影响着高校的毕业生,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正确的心理调节策略缓解其心理压力,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竞争激烈、盲目攀比造成的抑郁焦虑心理
大学生在就业时期会普遍存在着程度不等的焦虑心理,这是在就业压力下所产生的一种不踏实感、失落感、危机感和迷惘感,大部分的学生有这样的感觉都是正常的,这是压力下的一种人类正常的反应,因为适当的焦虑可以催人奋进,促使人为自己的前途做全面的规划。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同学之间的鲜明对比,有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就会产生很强烈的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紧张心理,对他的生活和他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抑郁、焦虑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大,他们体验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越强烈[1]。因此,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要勇于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和别人攀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做好就业准备。
(二)专业知识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差造成的自卑心理
大学生在就业时,许多人会有胆怯和自卑的心理,总是担心自己不如别人。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性格上的问题,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做出过低的评价。在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同学由于没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有学会人际交往的能力,或者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景气,对前途感到迷茫,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大学生在上学的时候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就业时,要客观的评价自己,尽量避免自卑。
(三)就业期望过高造成的就业受挫心理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期望偏高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一般表现为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就业单位的办公条件、住房条件、工资条件等,而不是先考虑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找工作时倾向于找知名度高的、城市发展好的、职位薪水高的职业上,而这些单位在招聘的时候由于自身的优势,并不缺乏应聘者,无形中提高了对大学生的要求,很多大学生由于自身素质并不过关,所以在这样的就业过程中屡次受挫,久而久之,就会怀疑自己,进而引起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期望,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四)性别差异造成的女生弱势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女性在事业上也得到了一些尊重,但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女大学生难免受到用人单位显性或隐性手段的歧视性甄选。全国妇联2009年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显示有90%的女大学生就业时受到性别歧视的困扰。厦门大学调查显示,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2]。这说明,女大学生在就业时的压力要高于男大学生。部分女生在遇到用人单位明显拒绝的时候,就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在随后的就业过程中,丧失取得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调适策略
(五)正视现实,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就业观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现实社会的残酷,也要认识到现实社会的美好。虽然我国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社会为学生提供的岗位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供需形势也不是那么平衡,边远地区、艰苦行业扔急需人才,同时,在就业上仍存在一些不正之风;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社会上仍有很多的用人单位给毕业生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目前,在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因此,有想法、有闯进的学生可以整合自身的资源,不一定要出去寻找工作,可以进行创业。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指导自己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自己满意的工作。
(六)提升自身素质,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提供了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但是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之上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大学生要对自身素质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身体素质等,能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寻找适宜的空间。调整自己心态,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发展就业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但是,大学生要意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在遇到挫折时,要静下心来积极的分析原因,是自身素质的原因,那么就要积极提升自己的素质,若是其他不可控的原因,那么要学会让自己放手,学会坚强和豁达,放眼于自己的未来,尽量把第一份工作看成是提高自己能力、聚集实力和竞争资本的好机会,不要患得患失。
[参考文献]
[1]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79).
[2]辛彗,郭黎岩.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
[3]申艳敏.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