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霞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00)
救亡音乐思潮对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
苏晓霞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00)
本文以救亡音乐思潮为角度,探讨其对当时艺术歌曲创作题材上以及技法上的影响。
救亡;音乐思潮;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兴起的浪漫主义歌曲,以舒伯特作于1814年的《纺车旁的格丽卿》为标志,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了。“艺术歌曲”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的定义是:“艺术歌曲是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1]”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 世纪初欧洲普遍盛行的一种抒情独唱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有重要地位[2]”。《新哈佛音乐辞典》中说:“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3]。《音乐百科词典》(缪天瑞主编)中指出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歌曲,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常供音乐会演唱用[4]。”
综上所述,艺术歌曲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歌词大多采用著名诗歌,具有很强的文学性;2.钢琴伴奏与旋律密不可分,专曲专用,具有重要地位;3.写作技法较为复杂,格调高雅;4.多数为独唱歌曲,为室内性音乐会而作。
中国艺术歌曲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音乐初步发展的19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艺术歌曲的创作也开始快速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反映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的伟大卫国战争的抗日救亡音乐思潮崛起并获得快速发展。抗日救亡音乐思潮的核心内容是:音乐要为抗战服务,音乐是抗战强有力的精神武器,音乐创作主题应以反映中华人民进行英勇的抗日战争为宗旨,音乐应成为民族解放运动中最重要的精神武器。“在救亡思潮的统领下,无论是国统区还是解放区,所有爱国的音乐家都以不同方式为抗战而奉献着自己的音乐才智,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尽管不同音乐教育背景中的音乐家对于抗战音乐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在以音乐服务于抗战这一基本认识上是没有根本矛盾的[5]。”
救亡音乐思潮对此时期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和创作技法两方面。
20世纪20-30年代是我国艺术歌曲的初步发展时期,此时期艺术歌曲受西方艺术歌曲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题材大多是描写爱情、自然景物、英雄神话等,如钱君匋的《摘花》、《你的爱情》、李树化的《表白你的心》、邱望湘的《金梦》等。此时期艺术歌曲创作亦有少数以人民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如赵元任的《卖布谣》,通过叙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下的农村手工业者的悲苦生活,表达作曲家对农村劳动人民的同情。总体而言,20世纪20-3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受美育思潮的影响,强调个体对音乐的审美体验,重在陶冶情操,养成健全人格。
30年代,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寇的入侵,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抗日救亡运动自此兴起。在国家危亡的情势下,所有爱国音乐家扬起“音乐为抗战服 务”的大旗,将创作视角转到反映抗战的现实生活中。
如当时曾有文章提到:“国防音乐对于每个作者所使用的工具和创作方法是不限制的,不仅不加以限制,为了要适合各阶层的人民要求,要获得更广大的效果,还要求大家要用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形式,提供各式各样的作品……在创作方法上不论你是现实主义也好,浪漫主义也好;只要能使唱的人和听的人从他的作品明白目前形势的严重性和救亡的方法,以及他们应有的态度和大家的出路,或者能提高他们的情绪,坚决他们的意志,使他们走上抗敌的火线[6]。”
总之,无论何种创作方法、何种音乐形式,只要是能反映抗战主义、鼓舞士气的音乐作品,都为当时音乐界所迫切需要的。在救亡音乐思潮的影响下,音乐家们创作了各种音乐体裁的抗日救亡音乐,如朱英于“九一八”事变后创作的琵琶曲《难忘曲》、黄自的合唱曲《旗正飘飘》等。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创作亦是于此开始。
为了响应“音乐为抗战服务”的号召,部分音乐家将艺术歌曲作为创作的园地,由此而产生了一批质量上乘、意义深远的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这批艺术歌曲兼具艺术性与时代性,在当时及以后都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如应尚能的《吊吴淞》,陆华柏的《故乡》等,不仅活跃于当时的音乐会表演,至今亦常出现在音乐会节目上,不失为经典之作。
可以说,正是在救亡思潮的影响下,才催生了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的创作。
抗战音乐,担负着激发民族斗志的崇高任务,要求音乐应具有鼓舞民众战斗的精神力量。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为表现相应情感,在写作技法上不断探索与实践,突出表现在民族性风格的运用与戏剧性表现两方面。
(一)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的探索始于艺术歌曲在中国萌发期,但仅有赵元任等极少数音乐家在创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救亡时期,随着“音乐民族化”观点的逐渐强化,民族性风格的探索与创作已经成为许多作曲家自觉的创作追求。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创作,一方面受“音乐民族化”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题材的限制,在民族性风格的探索与追求上面,较之前有了更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民族调式的运用、“起承转合”句式的使用及民族化和声的处理方面。
(二)戏剧性表现
为突出矛盾、表达浓烈情感,音乐的戏剧性自然而然地在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创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为突出表现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的戏剧性,作曲家在借鉴宣叙调写作旋律、运用大量大跳音程及“字句描绘”手法的运用等创作技法方面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总体而言,正是在救亡思潮想影响下,才有了抗日救亡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才有了艺术歌曲创作技法上的改变,恰恰是这些改变,构成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自身的独特性。
[1]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1980:646.
[2]中国大百科总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210.
[3] Don Michael Randel.《The New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1984:110.
[4]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706.
[5]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6]吕驥.论国防音乐(1936)[J],《吕驥文选》(上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苏晓霞,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