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朱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创作风格研究
宋小朱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赵季平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其作品被人们广泛熟知。其中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在音乐会上经常出现,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对赵季平作品的实践价值、文化主张、音乐艺术创作风格的特色以及艺术表现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旨在通过民族管弦乐文化的传承,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创作风格
作曲家赵季平出生在个世纪40年代,从小酷爱音乐。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由于其作品质朴动听的旋律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之后一炮而红。赵季平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十分广泛,他的作品形式涉及到了电影音乐、电视剧音乐以及西洋交响乐等,同时,他的民族管弦乐也极具艺术性及感染力,在我国民族管弦乐领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赵季平作为国内当代卓有成就的作曲家,其创作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对于当代电影音乐的发展,还是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繁荣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大贡献,可谓是功勋卓著。
对于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而言,其价值的体现不仅在于其具有良好的艺术价值,而且也会体现在其应用价值之中。民族管弦乐也是如此。在对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分析的过程中,其基本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乐团实践的过程中,赵季平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得到了国内外专业演出团体的欣赏。例如,香港的中乐团十分推崇并多次演出赵季平的管弦乐作品。最值得一提的是,赵季平所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华夏之根》,在唱片制作的过程中,就是由香港中心乐团参加演奏的,并在2008年的金唱片中奖获得了“器乐演奏奖”。而且,我国的民乐团也十分热衷演奏赵季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如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沈阳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等,充分展现了民族管弦乐团对赵季平民族管弦作品的情有独钟。
第二,赵季平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不仅得到了专业团队的欣赏,而且也受到了社会上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在沈阳音乐学院北方民族乐团演出时,所选择的演出曲目中就有赵季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古槐寻根》、《庆典序曲》等曲目。这些曲目得到了大专院校老师及学生的热捧,在青年学生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作品是演奏者的灵魂,正是由于作品本身的优秀,才使曲目演奏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赵季平的民族管弦作品正是如此。
(一)题材的选择分析
在题材选择的过程中,赵季平在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中,通常会选择常用的中国西北地域的民族音乐素材内容,同时又要借景生情,在某种程度上充分体现出作曲家对故乡以及亲人的思念。赵季平是“长安乐派”的领军人物,在题材选择的过程中会将西北地域的文化作为重点,但是,在管弦乐乐作品创作中,并没有将民族文化语言局限于西北文化之中,而是将热爱祖国、热爱故土的情怀融入在了整首作品之中。在题材选择的过程中,体现在以下几种方面:第一,故乡及感怀亲人的思念。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作为一首大型民族管弦乐品,在曲目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选择对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的回忆,而且也更为深刻的体现出不忘祖国及家乡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根”的理解,使整个文化充分融入了民族内涵。例如,在其创作大型舞剧《大漠孤烟直》配乐中,其曲目在字面上可以看出应用了王维的诗句《使至塞上》中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歌原本的意思是描述边关男儿为国甘愿献身的精神。赵季平通过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不但表现出男儿们保卫国家的壮美画面,而且还将对亡妻的思念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迷茫融入到了作品之中。第二乐章《觅》、第四乐章《悼歌》,使其内心的苦闷得到了完全的宣泄,无论音乐以至演出都是感人肺腑,令人动容。第二,在历史回顾中形成了深刻的文化思考。赵季平在音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以历史为背景的创作曲目主要有管弦乐中的《丝绸之路幻想组曲》以及《第二交响乐——和平颂》。其中的《丝绸之路幻想组曲》充分的融入了对丝绸之路的追忆,同时也体现出幻想题材作品的艺术性。而《第二交响乐——和平颂》是为了庆祝反法西斯抗战胜利60周年,在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中所创作的委约作品,这两部作品充分运用了真实性的历史素材,并在作品创作中对两部作品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性及艺术价都值得到了充分的升华。
(二)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段
首先,对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吸收,赵季平在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民间音乐素材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同时也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如通过民族调式的使用,实现了对民歌曲调的合理运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演奏方式的鉴赏及分析,可以使音乐题材充分彰显民族乐器的艺术特点。赵季平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其在作品创作的同时,充分融入了我国传统五声调式、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而且在主题材料调式选择的过程中,通过多种调式的融合,使整个乐曲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局面。通过西北特色变音的调式运用,使的整个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性的体现。
(三)民族传统音乐以及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
赵季平在民族管弦乐创作的过程中,将传统作曲技法以及现代创作思维完美的结合,使乐器中的音色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发挥,使整个作品体现出民族音乐的基本内容,这种音乐艺术形式的融合也正是中西民族文化的真实体现。在借鉴西方创作技法的过程中,赵季平充分了解并掌握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术,将民族乐队的编制、乐器的音域、声音特色等进行全面性的分析,认识到乐器的发展历程、音色转换,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创作。在这种环境下,赵季平克服了不同音乐乐器中的差异性,将和声织体与多声思维进行了充分的融合,实现了音乐中管弦乐演奏技法的创新。例如,在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创作的过程中,就采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进行高潮部分的演奏,乐曲中的第118小节以及126小节,就通过梆笛、曲笛、高音唢呐、以及中阮、高胡、二胡等乐器,分别演奏不同的声部,使整个乐曲在演奏的过程中,形成了庞大辉煌的艺术效果。同时,通过高音笙、中音笙演奏出的主要旋律都充分展现出纵向和声以及横向旋律线条的完美结合。又如,在《第二交响乐——和平颂》中,赵季平也采用了大量的和声织体,通过对不同乐器演奏能力、乐器音色以及音量等综合性的分析,使西方作曲技法得到了系统性的传承,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创作中通过对中国民乐大型化、交响乐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综合性提升。赵季平的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性与西方现代技法的成功的结合与运用,可谓是当下国内音乐创作与作曲教学的典范。
(一)具有质朴、亲切的民族风格
赵季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相对较多,如1988年所创作的《庆典序曲》以及2004年所创作的《古槐寻根》,其中的《庆典序曲》以中国的喜庆文化为基础,整个作品的曲调紧凑松弛,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中普天同庆的文化气息;《古槐寻根》充分体现了山西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通过音乐的表述体现出山西历史文化的史诗性作品。在这两部作品创造的过程中,赵季平采用了传统音乐的固有思维以及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不同区域的民族音乐特点。而且,在作品创作的同时,赵季平也十分注重音乐的语汇运用,所创作的两部作品不论是在旋律上,还是在和声、复调以及配器手法中,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通过简单、质朴的文化内容体现,使整个作品的形式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同时也突出了地域文化的艺术特点,使整个民族的韵味以及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充分地彰显。同时,在两部作品创作中,民族管弦乐中的和声及复调手法也十分简洁,很多部分的曲式结构融合了中西曲式的共性文化,使作品通过民族管弦的演奏,体现出浓厚质朴及亲切性的民族文化特征。
(二)具有细腻、深邃的时代风格
在赵季平民族管弦乐曲创作的过程中,《大漠孤烟中》组曲中的《觅》以及《悼歌》充分体现出民族管弦乐作品细腻以及深邃的特点,其中《觅》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内心中的一种崇高、不懈的艺术追求,而《悼歌》是作曲家为亡妻所创作的一首动情之歌,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整个曲目细腻深沉,会使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潸然泪下。首先,对于这两部作品而言,虽然在其创作的过程中,是围绕民族管弦乐进行创作的,但是所选择的题材及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充分展现了延伸性的文化价值,在曲目表达更为注重内心的表述,使作品中的“个性”特点得到了充分性的体现。其次,在两部作品演奏中,始终保持着以旋律为主的创作方式,其风格多样化。例如,曲目中的“泛五声调性”、“西方大小调式”等实现了旋律展开手法的运用。而且在和声语言中,也充分注入了民族文化内涵,使民族音乐在管弦乐曲中得到了充分性的体现。在配器方面,他大量使用了功能分组的演奏形式,通过对各种乐器组合的分析,将乐器组的潜力、纯音色进行了不同的对比,使两部乐曲在通过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更加展现了其艺术色彩的变化。最后,在两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充分注入了赵季平的个人情感,其作品体现了较为丰富的人生境界,同时也充分彰显了较为深厚的人文主义,散发着较为浓厚的民族韵味。两个乐章的表述充分体现了文化情感,实现了作品表达中细腻、深邃的时代特点。
(三)具有继承、创新的个人风格
赵季平说过:“回忆这么多年的音乐创作,我的体会就是四个字:继承、创新。继承就是我们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汲取营养;创新就是你的艺术创作如何能够和时代紧密结合。让作品做到雅俗共赏,这是很不容易的。我觉得其中包括了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一是对于传统音乐学习的基本功,一是对生活理解的基本功。[1]”赵季平所说的的继承主要是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所摄取到的养份,而创新就是在艺术创作以及时代发展中实现的、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创新形式,充分体现在民族化及个性化的创作风格之中。在当代民族管弦乐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以及独立的表现形式在交响团中得到了充分性的体现,赵季平在他不断创作及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在民族乐器表现中,应该将其放置在十分恰当的位置中,从而使乐器的民族性与艺术进行进行充分性的融合。例如,在他所创作的《庆典序曲》中,赵季平使用了京胡,乐器京胡的音色相对苍凉激越,而音调十分高亢,通过与乐队的紧密配合,可以充分体现出乐器的基本价值。在《古槐寻根》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其中长达60小节的弦乐器组演奏,在其他乐队中的民族管弦乐演奏中相对较少,但是通过这一乐器的融合,使整个作品的演奏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价值。而且也在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中体现了作品艺术中的基本价值。又如在《悼歌》演奏中,他充分调动了不同乐器的音色组合,重复十次一拍以及两拍节奏的音乐形式,使民族管弦乐队在乐曲演奏中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的艺术之美。
总而言之,伴随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形式面临着一定的危机,一些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处于文化的边缘之中,而且,在社会信息文化发展中,使这些音乐形式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存环境,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创新。而赵季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无论是在其音乐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以及题材及手法中,都充分体现出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通过民族文化与西方艺术的融合,实现了多文化的交汇;赵季平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音乐文化进行了解读及重组,从而使民族管弦乐朝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1]赵季平.我的音乐创作离不开两个基本功.中国艺术报,2014(11),7.
[2]蔡承虔.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创作研究[D].沈阳音乐学院,2015.
[3]胡乾坤.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创作的风格特征[J].黄河之声,2014(13).
[4]王家文.赵季平大型民族管弦乐《第二交响乐—和平颂》创作技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陈晓鹏.赵季平音乐作品创作风格研究[J].大舞台,2013(8).
[6]邓慧群.赵季平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
[7]和谷.音乐家赵季平[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8]贾舒颖.“古风新韵 唱彻长安—‘新长安风’音乐创作研讨会综述”[M].北京:艺术评论,2011(7).
本文为2016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赵季平音乐创作中的文化主张与艺术表现研究——以赵季平的几部民族管弦乐作品为例”(项目编号:16JK167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