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红
(湖北省水利厅,430071,武汉)
湖北贫困山区建设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践探索
袁晓红
(湖北省水利厅,430071,武汉)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是国家实施的旨在解决农民生活燃料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惠民工程。在对湖北省“十二五”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进行全面回顾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湖北省代燃料工程建设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凝聚共识,精心耕耘,实现山区小水电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三者共赢。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贫困山区;湖北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水利厅牢牢抓住国家开展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机遇,以推进贫困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创新思路,科学谋划,凝聚共识,精心耕耘,全力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以五个“紧扣”将代燃料工程植根于贫困山区,托起山区老百姓的幸福梦。
湖北省水利厅紧扣 “生态立省”“两圈一带”“两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以把握小水电代燃料发展机遇、“点亮”山村幸福梦为主旋律,以促进贫困山区长远致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编制了全省“十二五”小水电代燃料专项发展规划,以大别山革命老区、神农架林区、恩施、十堰、宜昌、咸宁市(州)等贫困山区为重点,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确定建设规模,确保投资省、工期短、效果好,由点到面,实现整村、整乡、整县分层推进,体现绿色和谐发展理念。为助推神农架林区经济发展转型,湖北省水利厅指导神农架林区编制了整区小水电代燃料发展规划,并全力推动该规划稳步实施。目前,林区3.08万户居民已全部实现小水电代燃料电量电价补贴,实现低价供电,保护森林植被面积84万亩(1亩=1/15 hm2,下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生态示范区的建成为神农架林区的绿色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北省小水电代燃料惠民工程面临群众需求范围大与地方资金筹措困难的压力,老百姓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为实现规划目标,湖北省水利厅抓住关键,转变发展方式,重点突破,形成聚合效应。
一是转变国有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发展方式,以开放凝聚社会资本。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建设程序,努力为社会资本营造良好生态,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湖北省已实施的46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中有社会资本参股的占23个,代燃料装机容量达6.31万kW,占比总容量48.7%。二是走近老百姓,尊重老百姓,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各地成立小水电代燃料用户协会,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走村入户,交心谈心,将党的惠民政策讲透彻,把效益账算清楚,突出项目区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共谋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赢得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三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共赢,既有电源点建设营运又有项目区建设管理,既有基础设施改造又有群众思想认识工作,难度大,内容繁杂。湖北省水利厅在实施过程中推行县级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制,从县到村,从项目法人到农户,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国家小水电代燃料示范县建设的神农架林区和五峰县,由湖北省水利厅与当地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保障建设目标实现。
湖北省小水电代燃料电源点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立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着力推动绿色电站发展理念,统筹站容站貌景观建设,将生态流量泄放措施、环境改善与电站建设同步考虑,让钢筋、水泥、砖石构筑的建筑物鲜活起来,具有生命力,秀于自然,融于自然,凸显绿色和谐水电文化。
湖北省来凤县老虎洞代燃料电源点比邻县城,依山而建却没有动用山上一石一木,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自然景观,环绕山体的水利水电文化长廊又增添了山景的韵味,使以前的荒山散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清泉、电站、山景、画廊浑然一体,不仅为当地老百姓休闲散步、戏水纳凉提供了理想之地,也成为了解水利水电工作和服务宗旨的窗口,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让农民群众更加支持代燃料工程建设。郧县梅铺周湾、罗田县东安河、竹溪县泉溪、神农架林区等代燃料电站的建设与改造无不体现出绿色和谐发展理念。
湖北省水利厅以项目区建设为切入点,牢牢抓住老百姓发展需求不放松,努力为贫困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跨入小康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创新思路,共享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老百姓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老百姓的财富创造力和幸福指数为动力,统一规划,多管齐下,整合资源,筹措资金,集中力量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和质量,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出行难、用电贵、吃水难的困境,以免费进行用电设施改造、发放电炊具和取暖设备等具体措施帮扶特困户,努力为项目区农户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各地以代燃料用户协会为依托,在项目区开展科技文化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培训,为农户提供用电品质保障服务,弘扬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生活理念,带领农民群众走出传统的烟熏火燎的生活方式,跨入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财富创造实践中,使每个老百姓生活有奔头、有滋味,对青山碧水的家乡充满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房县窑淮幸福家园、竹溪县泉溪小康示范村、兴山县黄家河移民新村等多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的建成,赢得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湖北省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电源点绝大多数位于国家电网覆盖区,没有直供网络。小水电代燃料优惠电价落实涉及部门多,利益交错复杂,协调难度极大。为建立代燃料电价长效保障机制,确保项目区农户长期享受代燃料优惠电价,湖北省水利厅将代燃料电价政策的争取和落实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扭住不放松。厅主管领导多次到省物价局、省供电公司、华中电监局、省财政厅、税务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获得理解支持,多次组织召开电力、物价和水利三方协调会,以达成共识,并联合有关部门向省政府作专题汇报,获得省政府的政策支持。省人民政府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先后两次出台小水电代燃料优惠电价政策文件,从根本上保障了国家小水电代燃料惠农扶贫政策落实、生态保护目标实现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湖北省出台的代燃料电价政策成为水利部在全国推广的先进典型。
正是抓住五个“紧扣”,“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总装机容量和总投资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重点布局的全省16个贫困县(区),截至目前,共实施46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总装机容量12.972万kW,总投资12.884亿元,争取中央投资5.539亿元。建成后可实现代燃料低价供电10.728万户,保护森林植被面积240.73万亩,经测算每年可减少薪柴、秸秆等消耗10.73万t,相当于等值减少煤炭消耗4.61万t,减少CO、CO2、烟尘等有害气体及污染物排放量17.8万t。现已完成26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建设任务,建成代燃料装机容量6.562万kW,实现代燃料低价供电5.34万户,保护森林植被面积118.48万亩,实现项目区年均增收5 019.6万元,户平年均增收940元。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这颗播种在贫困山区老百姓心目中的幸福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
责任编辑 杨 轶
Practice of replacing wood fuel with small hydropower in poverty-stricken mountainous regions in Hubei Province
Yuan Xiaohong
As a project being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replacing wood fuel with small hydropower aims at providing energy and conserving eco-environment.Summary and review are made on the projects of replacing wood fuel with small hydropower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in Hubei Province.The concepts including innovation,coordinative and green development,opening-up and sharing are highlight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s.With measures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building consensus,win-win situation has been realized for small hydropower not only brings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social and ecological gains.
project of replacing wood fuel with small hydropower;poverty-stricken area;Hubei
TV742
:B
:1000-1123(2016)06-0044-02
2016-02-14
袁晓红,副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