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创作倾向

2016-02-04 18:24袁应该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作家文学

袁应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黔西南 562400)

浅谈“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创作倾向

袁应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黔西南 562400)

文学的发展和演变都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变革在推动文学艺术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学作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十七年中的女性作家创作涉及各个领域,用文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生活现状,虽然受到规范的限制,却也不是纯粹的平淡。在这一点上,女性作家和同时期男性作家的创作倾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从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萌芽入手,十七年女性文学受到政治意识和政治时局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十七年女性文学创作倾向。

“十七年”;女性文学;创作倾向;浅谈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社会的变化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特殊的社会环境衍生出了文学创作的全新潮流,在中国成立之后文学跨入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在这社会交替和文学变化的重大时期,文学艺术的结构、格局,乃至创作方式和主题等都受到社会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性,这就使得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创作主题更加倾向历史和革命。在创造初期,往往借由婚姻问题和家庭问题来反映社会造成的家庭和婚姻的变动,在文学作品当中宣传男女都一样。中期主要借由国家和革命的发展来进一步衬托女性的成长和社会的解放。后期的文学作品打破了题材限制,提倡女性的自我展现和爱情的主题相对较多。

一、“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的萌芽

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体现了女性的独立,而到了30年代和40年代则是更多地强调女性投身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个人价值。新中国成立时期涌现出的诸多优秀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作品,都预示了女性文学即将跨入一个复兴和新生的全新发展时期。例如首部描写战后经济恢复建设和功能生活《原动力》,文中亲切感人的文笔描述了重工业生产,字里行间透露了文学的聪慧与温柔。陈学昭在描述李珊裳出国和投身革命的《工作者是美丽的》这部作品当中,以自身为蓝本描述了女性在特殊时期的体验和成长历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真实地记录土改的尖锐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通过忧郁的文笔塑造了黑妮的美丽和纯洁,强调了作者对于特殊时期人的命运的关注,突出了女性作家独特的善良和敏感。《跨到新时代》《土地》《火车头》等开创了当代女性文学的先河,昭示着十七年女性文学作品的萌芽,预示女性文学作品的时代发展。而《婚姻法》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有效地解放了女性,打破了传统思想的男尊女卑,女性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女性的工作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女性文学创作发展空前繁盛,女性文学作品进入发展高潮时期。

二、“十七年”女性文学受到政治意识和时局的影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推动了女性作家创作意识和自我精神的转换,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基础。然而在女性作家当中存在着两种思想,一种是认为自身改造还未完全,共产主义信仰仍然受到小资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一种是认为现阶段自身享受的新生活是由革命先烈牺牲生命换来的,而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却无法享受到如今的新生活。这两种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女性作家的创作倾向和创作意图,以改造来抑制文学作品创造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女性作家当中。例如创造了《百合花》的茹志鹃受到十七年各方面的冲击而不断地反省自身无关的莫须有的错误,在政策号召之下将靠近自身的小题材改造成为革命斗争的大题材,创作观和世界观产生了较大的曲折变化。受到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的驱使,十七年女性文学创作题材趋向于工农兵英雄形象题材和大规模群众运动题材,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较强。国家的集体意识和女性作家的创作意识以及对自由追求的矛盾日益激烈,个人的选择被国家集体利益所左右,婚恋、爱情等受到强烈抑制,甚至被当成革命的检测剂,这些无法选择的创作题材都与女性作家的创作意图相背离。

女性地位的提高推动了女性创造意识的觉醒,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工作机会,社会地位显著提升使得女性能够左右自身的命运。在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当中,大部分的女性作家试图将男性和女性的差别界限淡化消除,因此在女性文学作品当中表现出的社会意识思想较为突出。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限制了女性作家的创作题材选择范围,但女性的意识是不可逆转和改变的,因此,在创作过程当中,女性文学作家在作品当中不断寻求自我,作品的字里行间都隐晦地表现出女性独特的风格笔致和文字韵味,蕴含着鲜明强烈的女性意识。

三、“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的创作倾向

(一)女性文学的壮歌

新中国经受过硝烟弥漫的战争洗礼,在战火当中涅盘重生,硝烟对于人们的影响难以磨灭,战争在历史和文学创作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战争在文学创作者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并在战后的几十年当中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文化心理,左右着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新中国的奋斗史为女性文学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作家深刻地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和壮烈,深切的感受使得文学作家能够运用手中的笔,将战争惨烈以文字的形式重新呈现在人眼前。杨沫在《青春之歌》当中引入了自身经历,描述了不愿出卖灵魂、不愿做附属品的林道静为了寻求人生道路而四处奔走,打破了继母主张的买卖婚姻对自身的束缚,投身革命之后的曲折不易,然后在林红、江华、卢家川等的帮助和启发引导之下领会到了革命的真谛,懂得了革命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后在爱国反帝的活动之中与众多爱国青年一起谱写了一曲热情壮烈的青春之歌。

(二)女性文学的颂歌

新中国建立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而作为带动经济发展最有利的社会主义工业俨然领导着人们生活的主旋律。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新中国创造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吸引了文学作家的注意力,为文学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源泉和创作依据。《深入群众生活的点滴体会》《百合花后记》《乘风破浪》《火车头》等作品都鲜明形象地描述了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活动,作品当中所塑造的工人英雄形象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是工业建设当中优秀的劳动人民的缩影。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原则性、热爱劳动、充满活力、热辣能干,她们拥有无限的豪情壮志,敢于与男人竞争,为了自身的信念义无反顾。那些女性将及腰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这种劳动者形象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是社会主义工业革命和工人阶级成长的见证。

(三)女性文学的恋歌

“双百方针”的提出打破了文学作家的惯性思维束缚,增强了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活性,作品的创作重心从对劳动模范和崇高英雄的歌颂转入家庭、婚姻、恋爱的日常生活中。爱情不再被当作政治的附属品,而是独立出来的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的爱情生活,是爱情的本质体现,也可以看作是对人们灵魂的干预。例如《红豆》当中,宗璞深入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小欢乐和大痛苦,以及他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尝试和探索。作品通过回忆的形式描述了齐虹和江玫两人因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分歧,在大学毕业之后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而导致了他们的爱情分道扬镳的悲剧。女大学生在感情矛盾和激烈斗争之下最终选择了投身革命,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在黑暗与光明的决战前夕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但最终却选择了投身革命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历程。《红豆》不只是一部甜蜜和心酸交织缠绕的爱情故事,更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感情、生活、政治之间的复杂联系。文中所表现出的两人之间的爱情虽然时时刻刻受到女性的审视和考验,但却从来不是政治的附属品。两人的思想矛盾和其他因素左右了两人的选择,最终造就了他们忧伤而又优美的恋歌。

(四)女性文学的豪情

50、60年代的文学作家都是冒着硝烟、越过战火走过来的,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他们以敬畏的心情缅怀那一段战火纷飞的激情岁月,并用手中的笔将战争时代的辉煌和激情书写出来。在战争和革命的年代,男性和女性都积极地投身到革命,并全身心地参与到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他们贡献心力的同时也散发出了属于那一代人的青春光彩。十七年的女性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事实,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在作品当中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是合理且必然的。生活作品中所描写的一幕幕场景可以说是历史的真实还原,字里行间体现了女性作家含蓄和细微,却又不失豪情壮志。叶文玲曾经说过“信仰是我们的太阳”,这句话适用于十七年的所有文学作家,是文学作家的创作指导和创作核心。杨沫在《青春是美好的》中讲讲述工作者是美丽的,并深刻地描述了渴望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将女性文学作家的豪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结束语

十七年的女性文学虽然比不上历史发展高潮,但也凭着自称创作的核心特征和时代色彩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与五四文学革命相比十七年的女性创作文学作品缺少了叛逆色彩和个性主义,但是仍然深刻地表现了女性文学作家的自我表达和自由追求。十七年女性文学作品在表现女性作家个性的基础上,更具有集体性和亲和性,突出了特定时代女性所具有的特性和追求。十七年女性文学作家创作不仅立足于当下,更具有高瞻远瞩的时代眼光,其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

[1]胡蓓.红旗下的红玫瑰——试论“十七年”革命女性作家女性书写的流变[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2):101-105.

[2]丁帆,赵普光.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的统计与简析(2014.1-2015.7)[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12):1-23.

[3]温潘亚.《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前言[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67-70.

[4]何蕾.女性诗歌叙述视角的演变与创作的式微[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6-101,105.

[5]徐燕婷.民国女性词文化生态中的“传统范式”及其新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40-148.

[6]王海燕.“‘红色’作家群”:命名、命运与创作之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10.

[7]李云.重述“十七年文艺”:80年代初期的当代文学史叙述——以两本文学史为例[J].文艺争鸣,2016(8):54-61.

[8]吕益都.唱一阙美好人性的颂歌——从对人物情感与命运的抒写看中国战争影片创作轨迹的嬗变[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4(2):60-66.

I206

A

袁应该(1975-),女,贵州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传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