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道”与“臣道”的分别:《论语》“问政”研究

2016-02-04 18:24郑济洲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树德点校问政

郑济洲

(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275)

“君道”与“臣道”的分别:《论语》“问政”研究

郑济洲

(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275)

通过比较《论语》君主和臣下“问政”的不同,可以清晰地把握孔子政治哲学中君主和臣下的不同职业分工。在孔子的政治哲学中,君主要做到“为政以德”,引导政治体的走向,举贤任能使政治体得到良好的治理。而臣下正是具体政事的承担者,他们辅助君主承担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与君主共同维护政治体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

《论语》;问政;君道;臣道

近年来,随着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要点之一。在既往的研究中,学人往往将孔子的政治哲学诠释为一种德性政治。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将孔子政治哲学的内旨定性为德性时,我们实际上讨论的是孔子政治哲学的“政”,而没有对“治”有更多的理解。在本文中,笔者以《论语》中11条含有“问政”的语录为线索,探索孔子政治哲学中的“君道”与“臣道”,试图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政治哲学。

一、“君道”的核心内涵

《论语》中涉及“君主”“问政”的语录共有4处:在孔子回答“君主”“问政”的语录中,“齐景公”和“叶公”各一处,“季康子”有2处。季康子是鲁哀公时期的权臣,他虽然不是鲁国名义上的国君,但其权力远超鲁哀公,是鲁国的实际执政者,故本文以“君主”视之。从上述四则对话可以看出,当“君主”问政时,孔子的回答皆与德性相关。

在孔子的政治哲学中,德政的必要条件是执政者有德,执政者要通过自己的修身,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如此则能达到“不言而化”的目的,即孔子所谓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时,孔子用“正”来诠释“政”,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关于“政者,正也”,历代解释者有不同的理解。《周礼•夏官司马第四》记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根据《周礼》的记载,在西周时期,司马是夏官之首,执掌武事,统帅军队。明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载:“夏官法火德,取其明以为政,征者,正也,遏乱略于微,止危机于萌伏,至险于大顺,非洞天地之化几者,宜莫能与于此矣。”这里用“征”来训“正”,可见,“政”有“征伐”的含义,夏官司马的“征伐”旨在平定叛乱、停止危机。由此可见,具有“征伐”意的“政”具有强制性。而宋戴侗在《六书故》中指出:“政者,正也。法度纪纲,政之大者也”。“政”之为“正”,乃是因为其是国家的法度纲纪,规范和约束着国家秩序的运行。在中国古代,法度纲纪具有规范社会、矫枉过正的作用,政府依据法度纲纪治理国家,使国家的治理具有了一种强制性。《说文解字》载:“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声。”许慎以“正”训“政”,明显取法于孔子。《说文解字》又释“正”曰:“是也。从止,一以止”,“正”的本意是纠正。“正”的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毫无疑问,政治在古代具有强制性。

然而孔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政”的理解不同于他所生活时代的一般认识,也超越了他后世的诸多学者。《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则语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通过强权来执行的政治只能使百信免于犯罪,但是,通过道德引领的政治,不仅能使百姓心生道德戒律,而且能让他们具备羞耻之心。从为政的效果看,后者是更好的政治模式,也应当是君主履行的为政方式。因此,执政者必须具备优秀的德行,这是中国古代治理之道的内在要求。

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则提出了著名的“风行草偃”的为政之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朱熹《论语集注》载:“为政者,民所视效,何以杀为?欲善则民善矣。”在这则对话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刑治和德政的区别,孔子认为德政高于刑治,如果为政者以德修身,以良好的德性引导百姓,国家自然得到良好的治理。

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清钱坫在《论语后录》中补充了这则对话的背景:“夫子以昭公之二十五年至齐,当景公三十年。陈氏是时僖子乞专政,行阴德于民,景公弗能禁。”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内乱,孔子适齐,逢齐景公三十年。此时的齐国由于陈僖子专政,齐景公失政,君臣不得其属。清刘逢禄《论语述何》曰:“时景公宠少子舍而逐阳生,后阳生因陈乞弑舍而立,大乱数世,国移陈氏。”据此可知,齐国此时的政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齐景公的失政,齐景公宠幸幼子舍并驱逐了长子阳生,后来阳生因陈僖子的帮助而弑杀幼弟得立太子,从此齐国国政由陈僖子把持。齐景公丧失父道,导致子道乱伦,最终落得君臣易属的结局。由此可见,孔子对齐景公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话语可谓意味深长,他内涵着国家的平治首先在于君主的有德。

当叶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答道:“近者悦,远者来。”孔子所谓的“悦近来远”在《孔子家语》中有更丰富的记载:“上之亲下也,如手足之于腹心;下之亲上也,如幼子之于慈母矣。上下相亲如此,故令则从,施则行,民怀其德,近者悦服,远者来附,政之致也。”“悦近来远”所展示的治理图景是上位者的亲民治下和老百信的怀德悦服,孔子认为在上下相亲的治理状态下,能让越来越多的远人来服。

综上所述,季康子、齐景公和叶公向孔子“问政”时,孔子均赋予政治以德性的意义。换言之,孔子对君主的为政要求就是用德性来引导政治。中国古代先哲评定国家好坏有一个先决的条件,那就是君主是否有德性。君主具有德性,国家就能获得善治。孔子希望君主能具备德性,体现了他对国家得到良好治理的愿望。因此,“君道”的核心内涵就是用德性来引领政治体的发展。

二、“臣道”的核心内涵

孔子之学可谓“君子之学”,根据萧公权的研究:“(君子)旧义倾向于就位以修德,孔子则侧重修德以取位。”换言之,孔子赋予“君子”以新的内涵,君子不仅是有位者通过德性的修养成为合格的为政者,更是无位者通过德性的修养成为合格的为政者。因此,以成为“君子”为学习目标的孔门弟子,大都立志成为有位的执政者,他们都可被视为“臣下”。孔子对臣下的“答政”十分重视臣下对政事的担当。在这一部分,笔者仍以《论语》中的“问政”为线索,以孔子对弟子“问政”的回答为基础,讨论孔子政治哲学中的“臣道”。

《论语》中涉及弟子“问政”的共有5处。子贡问政,孔子强调了一个“足”字。朱熹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作注到:“仓廪实而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于我,不离叛也。”在问话的最后,孔子虽然申明百姓对执政者的信任关系到政治的稳定,但是那只是针对于为政的底线而言。从行政的先后来说,“足食”和“足兵”这两个关涉百姓基本人生安全的民生问题必定是臣下在行政过程中必须先行解决的问题。因此,《管子》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了食物和国防的保障,百姓自然要对执政者百般信赖,政治体也自然能够稳定。

子张问政,孔子强调了一个“行”字。何晏引王肃之言解释“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到:“言为政之道,居之于身,无得解倦;行之于民,必以忠信。”面对子张的“问政”,孔子十分注意在行政态度上的引导。子张是孔子积极入仕弟子中的一员,面对未来可能成为臣下的弟子,孔子告诫子张在行政过程中不能倦怠,要积极行事,用自己的忠诚和诚信来行政。

子路问政,孔子强调了一个“先”字。朱熹引苏轼言对“先之劳之”做出注解:“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孔子希望子路在行政的过程中要身先士卒,政事关乎民生,因此要积极勤勉地为百姓化解问题,这样才能维护政治体的稳定。在《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中孔子提到了与“子路问政”相似的观点:“(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孔子认为,臣下行政必须勇于担当,主动先行,为君主排忧解难。

仲弓问政与子路问政有相同之处,孔子也提到了“先”,然而“先有司”与“先之劳之”相比多了其他的意思。朱熹对于“先有司”的解读是:“宰兼众职,然事必先之于彼,而后考其成功,则己不劳而事毕举矣。”臣下通过奖惩机制和推贤进士,发动自己下属的积极性,这样就能达到不劳而事举的良好行政效果。然而在奖惩和推贤之前,臣下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例如制定办事方法和确定任职之人,先做好了这些才能在以后的行政中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子夏问政,孔子强调行政“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对此解释到:“欲事之速成,则急促无序,而反不达。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在这里孔子揭示了臣下为政的一种方法,臣下在行政中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行事稳重、眼光长远,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政事。

比较孔子对君主“问政”和臣下“问政”的不同,可以清晰地把握孔子政治哲学中君主和臣下的不同角色分工。在孔子的政治哲学中,君主要做到“为政以德”,引导政治体的走向,举贤任能使政治体得到良好的治理。而臣下正是具体政事的承担者,他们辅助君主承担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与君主共同维护政治体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君道”和“臣道”的区分是儒家政治哲学的一大特色。

[1]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周礼注疏第2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明]王志长撰.周礼注疏删翼[M].[清]乾隆敕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7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

[5][宋]戴侗撰.六书故[M].[清]乾隆敕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6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清]钱坫撰.论语后录[M].《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5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

[13][清]刘逢禄撰.论语述何[M].陈建华,曹淳亮主编:广州大典第十五辑•经部总类第21册[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

[14]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5]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13.

[16]黎红雷.孔子“君子学”[M].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2.

[17]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8]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清]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1][魏]何晏注,[宋]邢昺,朱汉民整理,张岂之审定.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4][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5]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7]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B222.2

A

郑济洲(1988-),男,福建福州人,中山大学哲学系2014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政治哲学。

猜你喜欢
树德点校问政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小小鱼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