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6-02-04 16:30
黄河之声 2016年6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多元文化民族音乐

佟 鑫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佟 鑫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 要:全球化趋势使各国都经历着多元化的改变,作为文化承载者之一的音乐在多元化趋势下也在不断丰富自己。在新形势下,音乐工作者积极地将世界音乐与本土音乐融合成新的形态,不仅有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还能使更多的人对全新的音乐模式充满热情,促进民族音乐与多样性文化进一步结合。同时,多元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也展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与时代相契合,它的表象形式、传承方式、艺术风格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均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民族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促进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音乐;时代;传承与发展

一、民族音乐概论

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二百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又包括多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风俗习惯、民族语言和宗教信仰等,这些综合性的因素构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而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本民族的特征,人们依靠音乐来表达民族的心理活动,所以对个人来说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生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表达方式;对整个民族而言,民族音乐又是本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及民族整体特征的体现。

究竟什么是民族音乐呢?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环境各种因素影响下所创作的音乐。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古代民族音乐形式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人文音乐、宗教音乐等,不同的地域及人文信仰会表现不同的风土人情。除此之外,由近现代音乐学家创作出的表现环境变化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音乐和受国外音乐影响而流行的通俗音乐也属于民族音乐的范畴。简单来说,关于一个民族音乐的所有形式都可称之为民族音乐。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意义上来说,民族音乐就是传统音乐。这里所说的民族音乐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改变,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一个民族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从南到北,由东至西,各地地理环境复杂多变,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再加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差异,均为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创造了先天的条件。

民族音乐见证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过程,它是当今社会上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形式,这种形式起源于人民大众,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演绎、传承、供人们欣赏,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一种非专业的音乐文化产品。

二、多元文化背景发展

(一)本土文化多样性

在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文化为民族音乐提供了沃土,使得民族音乐展现出形式风格各异的特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民族音乐也各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强,各民族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努力将自己的民族音乐适应时代发展。如在云南的傣族和彝族部落,随着大众媒体的传播,把各种时尚艺术带到原始村落中,村民的传统娱乐方式和生活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传统音乐主要用于生活和娱乐,或者青年男女倾述心声、寻找伴侣,而民族音乐在外界多样文化的影响下,不仅扩大了原有的民俗功能、社会功能,还成为民众眼中的一门具有高度欣赏价值的艺术形式,增加了多样的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

(二)多元化的发展造就了文化差异

“多元文化”这一词汇最开始出现在西方,当时并没有表现的特别明显,从二十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世界范围的发展,世界经济、政治、人文、科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五十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战争后的调整期和发展期,意识到与世界接轨、寻求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从此积极与别国进行交流合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多元性的文化,使我们接触到全新的世界文化。

现代化理论风行一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国家首先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提高,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并未像其它因素一样出现一体化的现象,反而变得越来越多样,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变得越来越大。

三、多元文化环境下民族音乐的改变

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使各个民族的音乐形式表现各异。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代表了民族的文化,展现了民族的精神。在如今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潮流下,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从原来的单一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任何事物只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世界所淘汰;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发展前进。民族音乐在经历过多种音乐文化的冲击和洗礼下,也在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但顺应时代,适应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丢弃自身的特色,而是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更好的发展自己。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风格的发展

民族音乐是人们生活的表现形式,独特的环境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民族音乐的艺术风格是指作品中独有的情感味道和个性,并经过特有的音乐形式表达出来。由于地域差异,我国北方音乐粗犷苍凉,南方音乐细腻柔美。如欣赏陕北的《信天游》、蒙古的《爬山调》等作品时会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于山间旷野之中、高亢嘹亮;而南方的小调如《茉莉花》、《扬州三月》等给人展现出一幅江南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美景,听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民族救亡运动到改革开放前期,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民族音乐风格也随之改变,如救亡运动时期歌剧《白毛女》的问世,创造出了属于中国民族风格的新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音乐开始尝试运用中西结合的新技法,诸如像《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马儿啊!你慢些走》等经典歌曲都是以民歌唱法为基础,结合西方的美声技法,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音乐在多元化背景下融合西方音乐,做到与时俱进,这种变化的典型代表是“女子十二乐坊”,该乐队与传统组合的表演形式不同,是在注重传统的根基上进行改革,加入自己创新的元素,既保留了民族音乐特色,又不失时尚,容易被更多的现代人接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民族音乐风格变得多样化、现代化。音乐学家们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将西方的文化精髓融入到我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创新当中。民族音乐向着时代化、多样化、市场化的方向前进,这种与世界接轨的创作技术也为民族音乐能为更多国人喜欢、甚至是得到外国人欣赏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表现形式变的多样化、创新化和流行化

中国南北跨越30多个纬度,东西的高度差达到4000米,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家。而中国本土音乐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表现出更多样的形式,由于历史原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对“东西结合”的做法比较排斥。而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乐东渐,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创作也注重吸收融合西方的优点,比如在民族声乐创作上逐步把西方强调的松弛咬字与东方的“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从而建立起了属于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并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全球化条件下,民族音乐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才能不被世人遗忘。如传统民族乐器演奏时多采用坐姿,而具有创新精神的“女子十二乐坊”摒弃了这一做法,改为站姿,但这种变化不会影响到乐器自身的音色,反而由于结合女子肢体特有的温婉柔美,使得这种全新的表演形式更具有观赏性。除此之外,流行元素的加入使得民族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大大增强,在乐器演奏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音乐传递给了世界。

在多元化的今天,民族音乐不仅要深入了解人民喜好,表现民族特性,还要批判的吸收西方民族音乐元素。民族音乐的新形式绝不是在传统音乐基础上简单的做堆积或改变,而是要在保留本土音乐味道的前提下进行吸收和容纳。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民族音乐惟有坚持不懈地创新、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时间的检验。

(三)教学形式的转变

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逐渐将素质教育纳入教学的范畴,学生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民族音乐。随着多元文化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也在不断的完善。如目前各大高校成立了音乐学院,设立了民乐专业,同时还借鉴西方教学经验,在融合西方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基础上,立足于发扬本民族音乐特色,并且根据教育面向的对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改革。

民族音乐通过借鉴外来因素发展自己,在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因素来影响外来文化,所以民族音乐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是体现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多元化的环境中,教学模式也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书本传授,民族音乐教育也应该努力尝试个性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意义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它的传承与发展对我们了解并研究一个民族的特征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彼此间能增进各民族文化间的认同。伴随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当初的国内文化学习到如今的走出国门,面向全世界去交流,因此,想要使我国民族音乐被世界更多的人接受、接纳,就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开阔创新,同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条件。世界各国虽然语言不通,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能成为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民族音乐只有多样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传统音乐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使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之巅。

五、结语

民族音乐是人类文明艺术的瑰宝,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在新形势下,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传承和发展虽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只要将这些因素能够批判的接受,实现民族音乐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才能使我国的音乐更好的融入世界,将我们的优秀文化展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 罗艺丹.谈两本有关民间音乐的著作[J].中国音乐,2005,01:121-123.

[2] 刘玉贞.多元文化背景下甘肃天祝少数民族音乐师资问题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1:107-110.

[3] 兰晓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36:113-115.

作者简介:佟鑫(1983-),女,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与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多元文化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