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6-02-04 15:45侯蕴洁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侯蕴洁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侯蕴洁* 1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300134

摘要:进入21世纪,人才问题受到全国上下前所未有的关注。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人才的挑战是最严峻的。纵观国际与国内,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兴国、富国和强国的根本,在人才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培养创新人才早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大量积聚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关键,同时也是高校培养人才之根本。虽然近年来各大高校都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划,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但由于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存在以及传统观念与制度的阻碍,如何找出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造成学生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并改变这种状况,是现在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创新;培养模式

在我国,高等学校虽然一直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为此,我们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丰厚的知识基础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学科交叉融合的现象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现代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在人类知识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就要求在进行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努力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涉猎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不同科学领域知识获取的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文化视野。特别是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需要应对的环境错综复杂,完备的知识结构可以让他们的意识一体化、综合化,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实质,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而才能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及时捕捉和释放瞬间出现的奇思妙想奠定基础。

(二)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并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它充满了阻力和艰险,道路上布满了荆棘,许多事情我们自己也无法预知。当今社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人类的科学技术能够走到今天,获得每一点的进步都是相当不容易的。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和种种因素,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会承受不同的挑战和压力。这就需要创新人才拥有强健的体魄,对于认准的事情要有远大的志向与坚定的意志力,保持情绪的稳定性,面对诱惑能够不为所动,持之以恒,为了既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奋斗,遇到挫折与失败要有不气馁、不放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研究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最终实现理想的创新效果。

(三)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创造性思维品质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创新就是发现,要实现有突破的发现,就要求人才具有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观察就是要想方设法的获取一手的感性材料,因此创新人才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只有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突破思维定势。他们在思维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去探索规律,进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和策略。李四光不畏艰辛、走遍大江南北,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壶水滚沸让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苹果落地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学说;这些都证明了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四)强大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现代的科学研究要想取得成就,还需要大家具有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当一个集体成为一盘散沙的时候,那么这个集体也就离解散不远了。很多时候创新计划的实施也是依赖于各方面的因素的,团队协作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当今社会,知识学科门类繁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单凭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好多有价值的取得成就的创新成果都是一个团队所努力的结果,因此就更加要强调团队的力量。这样,在一个集体里,大家都积极听取彼此的意见,相互配合,才能进而形成一个1+1>2的良好局面。

二、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有失偏颇

创新是一种能力,但更是一种思想。在我国往往存在着对创新人才的一种认识误区:那就是他们总是会不约而同的把高学历和创新人才等同起来。学历只能算作是学习的一种经历,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能力,更不能说是创新的能力。这种任学历万能的观点本身就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学历不是一切,关键在于你是否学有所长,能否在自己所学的领域里占据主动。

创新同样离不开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对科学产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对科学活动主体要求的一种理性升华,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但这并不能作为有些人认为只有那些在自然科学技术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是创新人才的理由。现在大家普遍都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忽视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对人才能力的培养与高尚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朝一统六国,再到后来,儒家文化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同时儒家文化又禁锢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们存在着重积累缺实践、重中庸缺和谐、重整体缺个体的思维禁锢模式,这些都会对培养创新人才形成阻力。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传统文化才逐渐冲破罗网走向近代意义的多极文化。对于文化这一繁杂的系统而言,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文化延续与发展的必备手段。通常来说,系统的整体会互相支配与控制其他的各个部分,那么,文化也同样会支配和控制教育。纵观中国历史的传统文化,就不难发现其蕴含着人文理性、伦理道德、和谐观念的思想,《礼记大学中》就说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当中就体现着创新的意识与精神。虽说还是由于封建文化和近代中国无暇去培育现代文化,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还是会或多或少阻碍创新思维的发育。

(三)缺乏良好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行为的保证,没有一个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从政治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都致力于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政治机构的调整,但由于政策的延展性,还是会存在高度集权的现象。高校的自主权较少,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缺乏真正的学术自由精神,少了民主开放的氛围。从管理上来说,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缺乏个性的管理,对于人才管理存在着盲目跟风、因循守旧的现象。“以人为本”是当下教育观念一个重要的核心,它重视对于人的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个体潜能,高校教育就是要这样,它不能扼杀一个人的创造性,而是要根据个体差异去用心地包容每一个丰富的个体。另外,我国高校在现行的评价制度当中,基本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考核与评价中存在一定的灵活性与宽容度,评价标准过于简单,无法真实有效的反应学生的水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丧失了对于创新的兴趣,同时也会压抑教师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开发,让校园陷入一个浮躁的氛围。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改变理念,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

在高校教育的过程当中,人才培养受到诸多传统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教育思想与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更新观念,构建创新型教育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导,是塑造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指南针。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要有起码的一个创新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品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创新教育理念为目标。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抱着一种能毕业的一种侥幸的心态来对待的,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都有待开发,相比较而言,我们更应注重的是他们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理念更应该倡导的是一种让学生学会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新、举一反三,同时也要善于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去异想天开。我们应努力减少我国存在的唯学历论、唯文凭论等现象,平衡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二)继承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只求安稳,避免冲动与冒险,而这恰恰抑制了人们内在的潜能。因此要想培养一个创新人才,就必须要激发他的创新精神。文化观念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具有非凡的影响力的,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说有诸多因素阻碍了我们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依然有好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比如说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从古代就有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求学精神与高尚品德,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所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重对于他们创新思维的训练,因为人才取决于创新能力,能力又取决于品质,品质又包括你的创新思维、习惯与能力,在这当中,思维无疑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与灵魂,要培养他们知难而进、积极向上的意志和勇气还有坚定的自信心。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只有当教育真正成为“激励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的土壤”时,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三)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我们必须切实努力推进高校制度体系的创新转变,建立一个职能明确、结构清晰的组织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管理的创新。另外,由于政策的延展性,我们国家存在着高度集权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转变单纯的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每一项管理工作为学生们的学习与成才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营造一个能够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与氛围。同时,也要适度向社会放权,提倡社会参与,让原来有些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向让社会公众参与进来,逐步由社会机构承担。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连贯性与可持续性,在评价过程中要保持动态性,鼓励风格多样化和个性化,形成师生在学术上自由讨论的氛围,营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气氛,为他们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做出应有的努力。

总之,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且任重道远的任务,它是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重要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采取有效措施,深刻把握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供一个宽松自由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清涵.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09.

[2]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王伟光.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26-31.

[5]许青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3):11-14.

[6]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复旦教育论坛,2011(09):18.

[7]杨文斌.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2(05):76-81.

*作者简介:侯蕴洁(1991-),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069-02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