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凡峰
连云港市城乡建设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关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探究*
闫凡峰* 1
连云港市城乡建设局,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人民群众每一位个体都能广泛参与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和文献资料也很多。然而,针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和讨论却相对较少。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根源,并研究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建立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环保NPO组织
一、引言
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后,生态文明建设现正处在明显的滞后阶段,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着诸多困难。从国家到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这一文化层面的概念付诸实践,纳入制度建设范围,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互融合,形成新时期“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努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制定生态文明制度,对于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调节和把控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行为和程度,来实现和保障公众的生态权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当前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有所缓解,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获取更多时间和空间。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依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定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能力不够、意识不强和动力不足等问题。笔者为更加全面具体的把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市各个行业的从业者进行了涉及一千人的调查统计。其中,包括有公务员、学生、企业员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民众。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3%的人听说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个词句或者相关报道和倡议,其中只有约为24%的人知道大概是要做些什么,绝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停留在表层,并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做,而剩下的约17%的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便是更加无从说起了。然而,调查中涉及到“是否愿意支持和亲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项调查内容,其结论却是令人担忧的,只有约41%的人表示愿意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剩下的有的选择如果与自己相关才参加,或者选择只关注而不参加、不感兴趣等。此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薄弱,环保意识也较差。有关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将会遇到诸多困难,这点是可以预见的。
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将环保列入到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它显示出我们党中央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环境污染不仅仅会带来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给人民群众造成恐慌。而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飞速迅猛发展时期,遗留下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发严重,已经到达刻不容缓的阶段。党中央也适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断出台各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重污染企业。然而,与公众息息相关的环保问题,需要借助公众的力量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才能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全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三、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分析
导致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不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
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普遍存在较大的盲区。同时,在立法阶段,缺乏对公众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保障依据。在执行上,有关环境污染的公众环境诉讼权、揭发检举权落实不到位,公众在参与环保监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立法之条款之间的冲突、判定标准不清晰、相关处罚规定也不明确。这些都间接限制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使公众参与的形式只是停留在制度表层,缺乏可操作性。
(二)缺失有效沟通渠道,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单一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讨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民众是最有发言权的。然而,政府自行制定相关政策,与公众缺失有效沟通渠道。公众甚至没有任何办法触及到政府关于环境的决策制定,只能通过一些环保讲座、社区教育、公益广告展览等渠道来获知政府有关的倡议和措施。这样的一种模式,直接导致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单一,公众所能发挥的作用便极其有限。
(三)非政府环保NPO组织势单力薄,社会影响力低
非政府环保公益组织又称之为环保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它是目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渠道,也是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有力补充。从一些发达国家环保NGO的发展情况来看,环保NGO在激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和积极性方面有着政府机构和普通民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我国的环保NGO由于发展年限不长,数量上只有约两千多个,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经济力量单薄,成员的专业素质低下等现象。相比较于发达国家环保NGO数量多、规模大、资金宽裕、成员的专业水平较高等特点,国内环保NGO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狭小,社会影响力极低,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了。
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与策略
(一)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针对目前国内公众参与监督环保法律法规领域的盲区,努力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提升到法律监管层面,使其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以形成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事务监督的有效支撑和法律依据。因此,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形成清晰准确的判定依据;加大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一查到底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对新出台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也要给予重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具有足够的法律依据的前提下,利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性和具体性,大力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二)丰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做到有效沟通
政府要适当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式的多样性,在做好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监管的同时,通过媒体、公益广告、社区传播以及学校宣传等形式,努力让公众摆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个体心态。要让公众明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有益于子孙万代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努力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自觉从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进程中,及时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倡导公众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破坏环境的情况进行举报,以及政府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进行监督。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成民主议事的便捷渠道,使各个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更加切合当地实际情况,必能有效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三)重视并扶持环保NPO组织的发展,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考虑到目前国内环保NPO组织发展的困境,政府要重视并扶持环保NPO组织。首先,针对其规模小的弱点,政府应当积极促进环保NPO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进而增加公众对环保NPO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其次,环保NPO组织普遍存在资金来源有限,经济基础薄弱的弱点。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该类非政府公益性组织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政府部门要引导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对于向该类型的非政府公益组织进行投资的企业予以政策上的优待和赋税的优惠,形成政企共同参与的合力,给环保NPO组织一针强心剂;再次,环保NPO组织目前存在主要由热心社会环保公益事业的人士参与,其素质良莠不齐,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政府部门应当在人员培训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力资源,积极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空间和物质保障。
五、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成就美丽“中国梦”的有机构成之一,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政府部门要不断提炼反思、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公众的社会合力和整体功效,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公众生活的一部分,人人都来争当环保卫士,形成对社会环保执法监督的凝聚力,定能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性和谐发展的进程中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庄友刚.生态建设在人的发展中的历史定位——基于唯物史观的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1).
[2]赵婉彤.公共选择理论与公众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012.5.
[3]王旭波.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7,33(4):92.
**作者简介:闫凡峰(1987-),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连云港市城乡建设局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风景园林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X321;D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031-02
*“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