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雅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浅谈两路淮剧及早期淮剧演变
吴梦雅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两路淮剧”中的“淮剧”一词在当时其实还未形成,这是后来学者在研究淮剧时给这次运动过程的命名,如同后来人称霍去病征战的区域为“河西走廊”一样。其次,“两路淮剧”的“两路”,东路发源为上河(盐城一带),西路发源为下河(淮安一带),这是笔者仔细查阅资料并且认真推敲得出的结论。
淮剧;演变;老淮调;靠把调
江苏本省,一直流传着两种关于淮剧起源地的说法,如同许多地方在争夺黄帝故里、炎帝故里一样,盐城和淮安也存在着争夺淮剧起源地的情况。
一部分人认为,淮剧之所以以“淮”字命名,正是因为发源地在淮阴、清江(淮安市现今有淮阴区、清江市、楚州区等,清时称清江浦)一带,又发展于“两淮地区”(淮阴、淮安)[1],故而淮剧的起源地应该在如今的江苏省淮安市。也有一种说法说是“源于清淮,流于盐阜”,殊途同归,并入此种说法内。
另一部分认为,淮剧在历史上被称为“盐阜小戏”,因为起源于当时还是清朝的盐城县和阜宁县,而即便是今天的淮剧,其中绝大部分的说白部分都是以建湖地区(盐城市的下属县,以下属两镇“建阳”“湖垛”两镇首字命名)的方言为标准发音,并且如今取得梅花奖的淮剧演员几乎都是盐城人。自然而然,淮剧的起源地应该在盐城地区。
但是笔者认为两者是一种说法。为何如此说?在范学恕先生的《为淮剧而“正名”》一文中还有如下关于淮河流段的介绍:
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了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此段运河后来被称为“里运河”,简称为“里河”。在里河东部的沿海地区由于常年受黄海海潮侵袭,在唐大历二年时期,为了筑堤防御海潮而形成“复堆河”。北宋时,范仲淹重新筑堤(后称范公堤),当年的复堆河把海边十大盐场串联起来,故称“串场河”。串场河后即被成为“下河”。熟悉淮剧的戏迷票友们都知道,在淮剧处于初始阶段香火戏时期淮剧声腔中就有“下河调”了;显而易见,为什么称它为下河调,顾名思义,它是盐城、阜宁等下河地区的艺人所唱。由于里河和下河的存在,位处洪泽湖以东、今废黄河(古淮河)以南,新“通扬”(南通至扬中)运河以北、东至黄海、四面围合的地域被界定为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平原)……。人们常说:淮剧在苏北有“东路”和“西路”之分。不错,这可与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有“上河”和“下河”之分有关。“上河”是指“里河”以西至洪泽湖东堤的范围,如淮阴、淮安、宝应里河以西的地区,今洪泽、金湖两地的部分地区原都分别属淮安和宝应。而建湖、阜宁、盐都、兴化、东台、泰州等地自然属于下河地区了。上河、里河与下河地区岁同属于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但人们在生活习俗上、语言上都尚有不同……。如淮阴话与建湖人语言就明显不同,相对而言,淮阴话偏硬,音调尚高,建湖话偏软,音调尚低,两者之间具有“旱调、水腔”之别[2]。
此段文字使笔者在初遇“两路淮剧”之问题时茅塞顿开。范先生怕不是偶提淮阴话与建湖话语言不同的,而是明显已有所指。笔者认为,两路之所以被称为“两路”就是因为它们发展的路径,东一路由盐阜至苏南扬州,西一路由两淮至苏南南京(江宁、金陵)。所谓的“发展”其实用词并不准确,因为这种发展并不是刻意人为的,而是属于一种非刻意的发展。人心思乡,当时的淮剧艺人向南应该是迫于北方的祸乱(后来笔者证明确实如此,光绪三十二年,即1907年,洪泽湖泛滥发大水,苏北地区人口小规模南迁,而其中一部分以“江淮戏”之名流落至上海发展),并非自主地向南拓展淮剧的范围。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淮剧”如此明确的称呼,当时分别叫做“淮梆子”和“呵大海”(下河调),后来人称之为“老淮调”。“淮梆子”属西路,声腔高亢、粗犷,淮阴地区北接徐州,话音接近,不差分毫;“呵大海”属西路,盐城临海,其声腔委婉、抒情,其地域又通扬州、无锡、苏杭,颇有吴语之风,显然绝非偶然。加之范先生的论断,使得笔者更加坚信自己的看法。
综上所见,笔者不仅可以断定“香火戏”绝非淮剧起源时的称呼,还可断定关于早起淮剧称呼演变的过程:
两淮:香火戏——淮梆子(老淮调)——西路淮剧
盐阜:盐阜小戏——呵大海(老淮调)——东路淮剧
如果如此论断不足以确信,在后文关于“东路淮剧”及“上海淮剧”的一些论证过程还可以加以佐证,在此暂时告一段落。而具上所知,“江淮戏”为东路淮剧一支,流落至上海,而两路淮剧在苏南会合,“两路”之“行程”结束(如同红军三路会师),并合而为一。
如果淮剧单纯靠自身源于苏北民间的力量,恐怕成不了如今淮剧的气候,在两路淮剧向南发展的过程当中,徽剧和京剧作为两股强大的外来力量,极大地促进了淮剧的成长,为民间小戏注入了一道新鲜血液。如果说香火戏、盐阜戏讲的民间风土、普通人情,是民间小戏的话,“靠把调”就应该是所谓的“大戏”了。
原因就是因为“小戏”的“小”终究难以被大众认可,苏北地区独特的口音,连淮阴、盐城本土的人都觉得其中的差异,何况是淮河流域之外的人?他们又怎么能接受淮剧带给他们的冲击?原因只有两个,而且缺一不可:其一,淮剧有着必然被接受的内容,即历史大戏;其二,不仅仅戏份足、场面大、语言异、表演好,还要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则必然得以流传。
[1]两淮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位置是指淮河两岸,即淮南、淮北地区的统称,而在江苏省内普遍的两淮地区是指“淮阴”“淮安”或“清江”“淮安”的合称,因为“淮安县”“淮阴市”多次改称,有“淮阴区”“淮安市”或“清浦区”“淮安市”等称呼,实际上就是现今的“清江市”“淮安市区”“淮阴区”三个行政单位的区域。此后文中所提“两淮”均指此区域.
[2]范学恕.为淮剧而“正名”.淮安淮剧网文章.
指导老师:黄丽群,副教授,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教师。
吴梦雅(1995-),安徽人,现为丽水学院民族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