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高校人才与区域经济动态对接的策略研究*

2016-02-04 15:08王培婷戈芮卿
山西青年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王培婷 戈芮卿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高校人才与区域经济动态对接的策略研究*

王培婷**戈芮卿**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分析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毕业生结构及就业意向,以及河北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区域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继而就河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建设的动态对接提出相应策略手段,包括从地方高校的角度如何更有效地培养能够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人才,地方如何改善就业环境,地方高校如何与其所在地协同合作等。

关键词:河北高校;京津冀区域经济;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地方高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在地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地方高校与地方休戚与共,地方高校也应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京津冀一体化成为我国目前的重要战略之一,各地的功能定位将重新洗牌,产业结构必将进行升级改造,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必将有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河北地方高校应该怎样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项目。

一、河北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所需人才质量不匹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用人才在社会中的受欢迎程度日趋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能够从区域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培养出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然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离这一目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首先,在国内高校中,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其次,专业过于细化并从大一开始就确定了所学专业。最后,师资水平不高或师资水平停滞不前成为阻碍河北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缺少合作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离不开地方对于高校的财政或政策支持;而地方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毕业生。目前的情况是高校和地方缺乏协同合作,这一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对于地方的相关情况根本无所了解,尤其是当地的经济、人文等相关知识;学生的实习实践大多局限于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建设颇有不足;现在不少高校都提到了双师型教师,可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地方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未能有效的加入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当中去。另一方面,地方区域经常会忽视本地高校的毕业生,过于追求名牌院校毕业生或外来人才;地方对于高校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不足,导致办学场地紧张等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地方高校对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京津冀区域动态对接的策略

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为河北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地方高校要抓住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提升办学水平,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入地方资源协助办学;地方政府也要为吸引人才创造就业机会,提高薪酬待遇,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双方应共同协作努力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建设共同努力,做好人才培养与承接的双重任务。

(一)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动态对接

1.优化学科结构及专业结构

河北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及专业结构。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被誉为河北省建筑行业的“黄埔军校”。应结合自身特点,集中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建设已有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及相关电气机械城建类专业,并开拓创新一些有特色的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本科专业。这样才能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培养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建筑类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制度和评价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每个专业都要有细致准确的目标。其次,人才培养内容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就是课程设置。要创新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跟上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法指的是教学方式或方法。网络时代信息的开放性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教师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转变传统中某些事倍功半的教学方式,引入如慕课、微课等手段为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元素。

3.提高高校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的建设成功与否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坚实保障。河北地方高校面临一个普遍问题是师资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短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有两点。其一,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改善师资结构。其二,要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培养。要鼓励在职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通过研修,进一步深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建立完备的教师能力评价体系,还可以引进地方资源,培养双师型教师。

(二)人才就业与区域经济的动态对接

1.完善人才引进体系

地方政府对待人才的态度体现在人才引进政策、对地方高校的支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的发展规划上。地方政府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引进,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及时的调整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规定。人才引进政策应该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能够吸引各个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

2.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引进人才是地方政府要做的第一步,但却不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留住人才,不造成人才流失也是一个地方政府需要面临的棘手的问题。人才培训机制要改变以往走过场的无意义培训。培训内容要切实的符合培训人员的真实需求,能够真正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工作技能,以提高人才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积极与各类培训机构或地方高校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训的水平和效果。人才评价应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制度,并综合各方意见,建立科学的、专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评价制度。

3.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地方政府应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构建能够满足各类层次人员的平台,并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帮助各类人员就业、创新及创业,从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其一,必须要有政府主导下的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包括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其二,要创新地举办各种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服务,使双方对彼此进行更好的理解。

(三)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动态对接

1.科研的动态对接

科研是地方高校的两大核心职能之一。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可以同地方实际结合展开,对于地方区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棘手的问题予以立项并着手研究,然后得到相应的研究成果,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地方实践,这样的话,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了实际生产力,对地方经济起到了激励作用,并且打开了高校科研研究的广阔视野。

2.师资的动态对接

师资的动态对接是指地方高校的教师与地方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提高。高校教师可以参与到地方人才培养的项目中去,而地方相关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可以走到地方高校里去,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这就所提到的双师型教师。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书本里的理论知识,通过地方人才的实际讲解,还可以将理论扎实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毕业生。

3.就业环境的动态对接

目前,河北地方高校的就业服务并不尽如人意,如招聘会的质量不高、资源不够充足、指导就业的老师本身专业化水平不高、就业培训课程量不够等等。地方高校不应囿于传统观念,应该和地方政府或机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以解决校内资源缺乏的问题。还可开设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多样化指导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而地方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到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当中去,能有意识去掌握一些自己需要的人才资源以储备。同一地方的高校应秉承互利互惠,资源互补的原则协同合作,高校之间可以就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加强合作。

[参考文献]

[1]王健,刘艳.河北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

[2]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03).

[3]周光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深层次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012-02

**作者简介:王培婷(1976-),女,汉族,河北康保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戈芮卿(1981-),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2016年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SQ161053);2016年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6456207D);2015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育教研究项目(2015JY101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