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敏方言“ka42su33(上)”“ka42ti35(下)”的意象图式分析

2016-02-04 14:14腾梦如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瑶族图式方位

腾梦如

(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标敏方言“ka42su33(上)”“ka42ti35(下)”的意象图式分析

腾梦如

(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文章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瑶族勉方言中的方位介词“ka42su33(上)”“ka42ti35(下)”做一分析,在以图式表征为依据的基础上,研究“ka42su33(上)”“ka42ti35(下)”在瑶语使用中的图式意义。

意象图式;ka42su33(上);ka42ti35(下)

一、引言

“图式”最早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完形心理学,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F.Bartlett发现的。后来当代认知语言学接受并发展了图式理论,Langacker并对其做了论述“图式是当人们通过不很精确的描写和不很强调同一性,去除差异点,从不同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共性”。[1]

“意象”也常常作为心理学术语,多指一种心里表征。所谓“意象”,是指人在某物不在场时但心智中还能想象得出该物的形象,这是在没有外界具体实物的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够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 Lakoff 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成“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并将其应用于隐喻分析。Lakoff和Johnson所说的“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它们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所以意象图式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活动或行为,它是所有行为的抽象概括。

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我们走路、我们吃东西或是观察周围的环境等,我们的身体始终处于和外部客观世界的接触和互动之中,在客观世界的这个空间结构中不断地穿梭,所以“意象图式一般可以定义为空间关系和空间中的动态模拟表征”。“意象图式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我们在语义方面进行词义多义性的探究十分有效。

瑶语是瑶族所使用的语言,由于使用瑶语的人口分布散乱而且分布地域较广,所以瑶族拥有复杂多样的语言和方言土语系统。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现在瑶族所使用的语言一般分为“勉语”“布努语”“拉伽语”。勉语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自称[mjen31]的瑶族语言,也是瑶族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如果从方言和土语角度划分,在《瑶族语言简志》中毛宗武先生把其细分为“勉方言”“金门方言”“标敏方言”和“藻敏方言”共四个方言。

本文对方位名词“ka42su33(上)”“ka42ti35(下)”的意象图式分析主要是以标敏方言为例。标敏话是自称“bjau21min21(标敏)”的瑶族所使用的语言。说这种话的瑶族有3万多人,大部分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灌阳两县相连的东山地区,与东山毗邻的湖南道县、双牌也有一些。从地域上看,该方言正好处在湘南、桂北土话和官话双方言区里,这也使标敏方言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

二、“ka42su33(上)”“ ka42ti35(下)”的意象图式

“ka42su33(上)”“ka42ti35(下)”在标敏方言里是表示方位的合成词,它们的基本意义就是表示方位“上面”和“下面”的意思。“ka42”是一个表示方位的前加成分,位置和用法比较固定,进入句子或与其他词构成新词时都不能省略。

(一)khan53səu33wan33ka42tɛ31ka42su33

把书放在桌子上面。

我们根据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分析意象图式知道,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trajector TR)、路标(landmark 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表现的是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径称为PATH。当所要表示的关系为静态关系时,PATH为零。当PATH大于零时就表示一种动态关系。无论是静态或是动态的,这些看似无关的活动实际上都有一共同之处,它们都有一个始源,或称出发点,沿着一个路径到达终点。它们都遵循“始源—路径—终点”这样的模式。这也就是一个意象图式,称为路径图式(PATH SCHEMA)。在例(1)中,射体为“书”,界标为“桌子”,路径为零,“书”与“桌子”是一种静态接触的关系。这个例子是“ka42su33(上)”“ka42ti35(下)”的基本的核心涵义,它们都属于静态的路径图式。

(二)məi31mi24ka42ka42su33hai42sɿ24mi24ka42ka42ti35

你睡在上面还是睡在下面。

例(3)与前面几例有所不同,例(2)中射体“məi31(你)”的路径是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界标在句子中没有出现,但是通过句子的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找得到界标。在这个句子里面射体与界标是没有接触的,是射体对界标的一种选择性安排。射体相对于界标的一个动态运动过程,从不与界标接触到运动到界标的上面或是下面。射体与界标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射体最开始是在界标之外的,经过射体不断的运动最终与界标接触。

他赶 牛去山上面吃草。

例(3)中,射体是“ȵuŋ31(牛)”,界标是“ka42dən31(山)”,路径是大于零的,所以在这个例子中射体围绕界标进行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弧形运动,从界标的底部运动到界标的上部,射体和界标一直是互相接触的状态。

(四)min31jan33ka42ka42su33ȵuŋ31wan24ka42ka42ti35

人住在上面牛关在下面。

例(4)中,“min31(人)”和“ȵuŋ31(牛)”都是射体,界标是“房间”同样是隐含在句子当中。在这里“min31(人)”和“ȵuŋ31(牛)”都是从“房间”的外部进入到“房间”内部的过程,也就是从外部世界的大容器进入到了“房间”这个小容器中,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作为容纳图式来理解,它是射体从空间外部进入到空间内部的运动过程。

在瑶语标敏方言里面除了用明显的方位名词来表示物体的方位,还有通过介词的标志表示事物方位,如:

多很书桌子在很多书在桌子上。(《瑶族勉语方言研究》第247页)

例(5)中就是通过表示存在的动词“na31”来表示“书”在“桌子”上存在的事实,所以没有出现方位名词“ka42su33(上面)”。“na31”作为表示存在的动词,在同一语言的方言土语中比较特殊,单独作谓语或在一些连动句中作谓语时,置于句末。

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具体化意象图式都是以中心图式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中心图示的基本特征还是体现在各具体化图式之中。中心图式可以看作是对“ka42su33(上)”“ka42ti35(下)”的意义理解的原型(Prototype),但各具体化图式之间又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Family Resemblance)。

三、小结

意象图式是一种分析空间方位词义有效的认知工具。本文就运用这一认知工具对勉语标敏方言中的方位词“ka42su33(上)”“ka42ti35(下)”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分析了“ka42su33(上)”“ka42ti35(下)”的核心意义及其意义的引申和扩展。本文也只是简单介绍了几个方面,有关该方位词在其他方面的引申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徐丹,李瑛. OUT的意象图式及其认知域投射[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

[4]毛宗武.瑶族勉语方言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毛宗武,蒙朝吉.瑶族语言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H251

A

腾梦如(1992-),女,河南省许昌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

猜你喜欢
瑶族图式方位
瑶族织锦
认方位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Word Fun